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竹柏”非竹、柏——《记承天寺夜游》之“竹柏”释义的质疑

  • 投稿phil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575次
  • 评分4
  • 69
  • 0

赵宜瑾

苏教版八上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一直为历代文人称道,也是各级考试命题者重点关注的语句。因为它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月光清澈透明的静谧之感和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苏轼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但是,笔者始终对此句中“竹柏”的释义持有与许多参考资料上说法的异议。

笔者认为:这里的“竹柏”不是我们所说的竹子和柏树两种植物,而应该是一种植物。对此,笔者翻阅历年的此文翻译想找出我需要的答案,但是,我看到的始终是“竹子”和“柏树”,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买一些花木准备装点自己的办公室时,我认识了一种植物,它就是竹柏,当初我听到此植物时,我为之一震,真有这么巧,正是众里寻它千百度,那“竹柏”就在眼前。深绿色的条状叶片极有竹叶之神韵,树身又有柏树之挺拔。为此我特地向卖花的大姐再三询问,这真得就是竹柏吗?对方也是很肯定的说正是此树。再看此植物外形,更让我眼睛一亮:它不就是竹和柏树的完美的结合物吗!?

以下,我对此次发现做一些事实证明,特请大家予以指正。

一、植物“竹柏”的相关的知识

竹柏,学名: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 ex Zoll,别名:罗汉柴、大果竹柏、山杉、竹叶柏。因叶脉平行似竹叶而得名。松柏目、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竹柏叶形奇异,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与行道树种,为常绿乔木,生长缓慢,高20米。喜温暖环境,不耐湿不耐旱,稍耐寒。产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竹柏性喜温热湿润气候,大概分布于年平均气温18~26℃,性耐阴、喜湿润、但无积水的地带生长。

二、《记承天寺夜游》写作年代和地点考证

此文是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后带罪被贬到今天的湖北黄冈市(当时是黄州)任团练副使,不能签发公文以及行政职权,是一个地道的“闲人”。苏轼在黄州五年间是他创作井喷期,《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都是在这期间创作的,此文是他在黄州的第四年(1083年)创作的。今湖北黄冈也正在亚热带温带气候范围内,适合竹柏生长要求。再者,作为当地有名的承天寺,寺内一定会有花草以及相应的行道树用来美化寺院,那么作为“活化石”的景观树很有可能被栽植在此,更何况竹柏这种景观植物把苏轼先生一生挚爱的两种植物都囊括在一身呢!

三、文本意境分析

皎洁的月色下,竹子和柏树混在一起能否达到文本中意境呢?我一直对此感到怀疑,每次学习此课时,我心中总有疑惑。首先,竹林竹叶在皎洁的月色中可能会形成疏密有间的斑驳的影迹,在大艺术家苏轼眼中就形成一种优美的意境;然而,柏树在我们的印象中大都是宝塔式的,在皎洁的月色中我认为他一般会形成一片浓阴,哪能还会有斑驳的影痕呢?这更难让人想到水中藻荇的样子(藻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呈带状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蒴果椭圆形。)如两者混在一起的话,很难能实现文中的诗情画意,更难让人想到水中的藻荇之状了。然而,笔者今天发现的竹柏,它就不一样了。它的叶神似竹叶,对称有秩序地排列着,枝叶繁茂,疏密有间;另外,此树的俊挺、高大,在皎洁的月色下一定能营造出作者想要的诗情画意的境界。

四、可能导致翻译出差错的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是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廋,无竹令人俗”名句,从中我们可知苏轼对竹子的喜爱程度,这正如他那样坚贞不屈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操;以及苏轼的《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四首诗中,《柏》“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时来拾流胶,未忍践落子。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这里的“松柏”自不用说始终体现了作者自若和无畏的品质。可能正因为这样,我们很多编者在释义时没有认真核对并考证竹柏是为何物,还是停留在对苏轼形象化的认识上,以及掌握到的固有的知识上,特别是我们对竹子和柏树特有的精神层面理解,就始终把此处的“竹柏”理解成了“竹子”“柏树”,导致牵强附会。实质上类似这样的错解,在我们的教材中可能还会有,只是因为我们大家对此习以为常罢了。

此次发现和考证还是有待于大家的支持和指正,我始终相信我的发现会有一些值得大家探讨和肯定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字词句的释义,不仅仅是字词意义的咀嚼,同时也是文本内涵的深入挖掘,同时更应该是和事实材料三者之间综合其意而进行准确而全面地释义。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