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彩红
义务教育七年级至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首要学科,也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面对新教材和新课标的新要求,面对新教材中的新的布局(图文排混、各种字体的材料排混等),面对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和课外的鲜活典型实例,面对知识与情感目标落实,教学中还存有许多不足。结合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思考。
一、思想品德教学存在问题及反思
1.教师没有认真分析教材中的图与文、文与文之间的联系,没有将它们之间有机结合起来,而是分不清主次,弄不清它们的内在联系,以致顾此失彼。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每一课、每一框题的编排一般都包括课题、小标题、正文、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相关链接材料、思想练习等几个部分。这种编排的意图就是要使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补说明及拓展延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真正理解教材的这一编排意图,没有深入分析教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直接根据教材中罗列的知识点提出观点,说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不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材料、案例分析问题,也不注重通过说明加以说明延申知识。
2.教师不重视收集生活实例、时政事例,缺乏课堂内外事例、课堂内外练习的有效结合。思想品德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生活生存能力,也是一门紧跟形式,要求学生时时把握时事动态的的学科,培养爱国热情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联系到天天在发生变化的时事动态当中。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照本宣科地对教材内容泛泛而谈,置生活实际于不顾,对时事动态也不加以关注,不注重将教材知识与其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3.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能力、感情的培养、品德的教育。
二、思想品德教学策略探索
1.图文并重。在诸多说明方法中,图像图片说明生动、形象且直观地说明问题、突出观点。新版本的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图片加以说明文中的观点、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运用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总结出它们所反映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循环利用资源”时,在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态农业图”之前,学生一头雾水,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态农业图”,后,学生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既循环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酒糟本是废物,却变成鱼的好饲料;鱼塘中的塘泥本也是废物,却变成葡萄树的好肥料;葡萄又可以酿酒。这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用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再者,中学生对图画图片的浓厚兴趣不减小学时代,充分利用插图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插图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它们共同筑成易于学生掌握的新知。
2.正文与辅助文并重。新教材中,一节内容主要由正文部分、插图、案例部分和“相关链接”的说明材料部分等构成。正文部分用以陈述观点与概念,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案例部分列举相关的典型事例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加以论证;相关链接材料则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作补充说明,后两个部分的辅助作用亦不容忽视。若教师只注重正文部分的教学,而忽视了辅助材料部分的教学,就难以让学生将正文中的观点理解透彻,学生也不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对文中的观点有种“从天而降”的感觉,更不能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在教学“我国人口现状与特点”时,从“相关链接”的数据中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等特点,如:材料中的我国有8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就说明了农村人口多的特点。若没有这具体的数据,学生就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了。
3.教材内外事例并重。教材中的事例典型且说明指向明确,教材之外的生活实例、实政事例既能说明问题又不乏鲜活。然而在教学中,有的教师重书本事例而轻课外事例,有的教师重课外事例而轻书本事例,二者各具其短。首先,教学要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不能离开教材进行教学,学生也不能离开教材而学。只重课外事例而轻教材内容,会使学生只记起课外新鲜的事例,对文中所列举的例子则不以理解。这样就会本末倒置;其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就是授予学生用头脑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政治的眼光看时事。只重教材例离开生活实际有碍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有碍于学生对新近时事的了解,以致学生不能将生活实际、社会时事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时,由于学生对近年来台湾问题发展的趋势不甚了解,教材中也没有作详细介绍,只概括性地提到实现完全统一的历史潮流,以致学生对这一历史潮流不理解。为突出这一趋势,我举了“两岸包机实现直飞”、等“大三通”的实现、“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共谋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等近几年的时事,让学生理解最终实现统一理大势所趋。因此,在教学书本事例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多了解生活、多了解时事,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4.课内外练习并重
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新知识和答题思维的训练;课后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二者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都不可忽视。然而,一些教师往往将思想品德课堂视为其单独演讲的台,教材中的思考问题大多自问自答,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因而造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当他们面对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时,便不知从何思考,无从作答;当他们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更是不知所措。
5.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并重
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授予学生基本生活常识、法律规范、国情国策等知识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事之道。因此,在教学中,要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真正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指引学生塑造自信、自强、坚实、成熟的美好人生。
总之,要真正达到思想品德新课标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教材中的图片和文本,兼顾正文和辅助材料,兼顾教材事例和课外生活典型实例及社会时事,兼顾课堂和课后练习,兼顾知识传授和情感培养等方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东台创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