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都要立足学生生活实践,注重生命体验,尊重成长规律,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品德;生命教育;生活实践;成长体验
从事小学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教学已有些时候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中实施生命教育、生活体验及关注学生成长方面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一、注重生命体验,实施有效教学
在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学生进行生命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和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让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1.体现教师生命价值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应该持续更新教学观念,调整知识结构,吸取新养分,发现新问题,珍惜学习机会,专注于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会使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教学,将所知所学传授于学生。只有这样,教师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也才能影响和带动学生做有德、有志之人。
2.实施活动式体验教学
在活动中体验生命的意义,感受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的意义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体验、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展开教学。例如,在教学《小心,别伤着》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活动,一个是“地震来临时”,学生现场进行室内避震演练,亲自入情入境地尝试体验,再通过汶川地震图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生命的珍贵。另一个是“火灾发生时”,让学生拿出自带的小毛巾等,演一演、说一说,结合119电话报警,体会危险发生时如何自救与寻求帮助。这样,在活动中让學生体验感悟,从而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一种愉悦的生命教育过程,成为学生向往生命和体验生命的一种方式。
二、立足生活实践,体现活动特色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用了“体验、认识、感悟”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在品德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的迫切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社区、家庭、学校生活实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走进生活,促进体验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成人不同,老师要蹲下身子去聆听、去观察、去交流。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可以把生涩的或者难懂的知识转换为儿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明白道理,懂得规则。对于学生较为陌生的一些生活方式,需要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进行感悟。比如,在教学《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一课时,在课前举行“我当一天家”活动,让孩子在周末做小家长,尝试买菜、做饭、搞卫生、洗衣服等家务。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孩子深深体会到了做父母的不易。当老师在课堂上引导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一切显得是那样的自然,他们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也就会在生活和学习中自理自立,主动帮大人减轻负担,用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恩情。
2.开展活动,获得感受
学生的天性是爱玩,组织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的活动进行时,其实也是学生生活场景的再现。比如,在教学《巧安排收获多》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班级跳蚤市场,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方便面、文具、玩具等,开开心心地进行着“交易”。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进一步领会了商品交易中的品德及价格的秘密,感受到了从商人员工作的辛苦、商品质量对价格的影响以及参与商业活动必须遵守的规则意识。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三、尊重成长规律,促进身心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说:“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课堂也要关注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的:根据成长规律确定活动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形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形式。
在教学中,结合孩子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活动,高中低年段特点要巧妙把握,不拔高也不降低,例如,在教学《您好,祖国》这一课时,在上课伊始,我先播放毛泽东开国大典的讲话视频,宣布新中国成立,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了解祖国吗?祖国有哪些悠久的文化和灿烂的历史?”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接下来继续提问:“对于国旗、国徽、国歌你了解哪些信息?请找一找,说一说。”当引导学生了解清楚后,再让学生满怀激情去动手画一画国旗、国徽,动口唱一唱国歌。在这样一步步组织下,学生对祖国的情感已在心里生根发芽。
总之,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是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应该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年龄特点、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
作者:褚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