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纳 李雪可 陈 露
摘 要: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修订本)是目前高校文科专业普遍使用的教材,具有广泛的影响。然而金无足赤,该书依旧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其文选部分注释中的“属引”“乃自强步”“盛气而揖之”“絺”“劝”尚存疑问,本文对其中解释存有未尽之处予以辨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郭锡良 古代汉语 注释
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郭注”),是目前高校文科专业普遍使用的教材,具有广泛的影响。然而金无足赤,郭注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妥之处。笔者就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个人意见,以就教于方家。文中括号所标页码均出自郭注。
一、属引
《水经注?巫山巫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郭注:“常常有山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呼叫,叫声像一种悠长的歌曲非常凄凉特别。属引:‘属音引调’的意思。古时指人的歌唱,在此形容猿啸,是一种拟人写法。”(20页)此处注释欠妥。
郭注增添了“音、调”二字,用“属音引调”偷换“属引”概念,并借拟人一说来迁就,而后得申其说为“叫声像一种悠长的歌曲”。这样迂曲的解释,正是犯了古人所说的“增字为训”的错误。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一《通说下》“增字解经”条:“失其本训而强为之说,则阢陧不安。乃于文字之间增字以足之,多方迁就而后得申其说,此强经以就我,而究非经之本义。”
从语源来看,《仪礼?既夕礼》中已出现了“属引”一词。卷三十八“属引”下郑玄注:“属,犹着也;引,所以引柩车。”指“用绳索拴在车前横木拉着前行”,即“牵引”,进而又引申为“接连不断”义。上揭《巫山巫峡》中的“属引”一词,郭在贻《训诂学》认为北京大学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注释“谓猿声接连不断”,这个注解平实允当。在词义上,“属”有“连属”义,“引”有“延长”义,翻译成“接连不断,无懈可击”。从结构上看,“属引”是形容词性谓语动词,与“凄异”能组成联合结构。语法上,“属引凄异”前省略了主语“长啸声”,将“属引”翻译成接连不断,可与之后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相呼应。故全句可译为“常常有高处的猿猴长啸,(长啸声)接连不断,凄凉特别”。
二、絺
《勾践灭吴》:“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郭注将“絺”解释为“夏天穿的葛细布”。(157页)此处注释欠妥。
这里想表达的是以葛为材质而织成的布,应称为“葛布”。其他以葛为材料制作的,比如“葛纱”,是用葛织成的纱;“葛帔”,是用葛织成的披肩。如《南史·任昉传》:“西华冬月著葛帔綀裙,道逢平原刘孝标,泫然矜之,谓曰:‘我当为卿作计。’”清赵翼《至苏州瘦铜子孝彦来见泫然有作》诗:“葛帔相看泪满衣,贫官门户已全非。”用葛织成的精细布料,则应称为“细葛布”,不应作“葛细布”。如《论语·乡党》:“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絺綌”为布的统称,而“绤”的解释为“粗葛布”,与此相对应,“絺”就应该释为“细葛布”。《说文·糸部》云:“絺,细葛也。”在《小尔雅·广服》里“葛之精者曰絺”,也同样释为“细葛布”。此外又有“絺衣”译为“细葛布衣”;“絺素”译为“细白葛布”。如《史记·五帝本纪》:“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张守节正义:“絺,细葛布衣也。”又有“絺素”,如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令我采葛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弱於罗兮轻霏霏,号絺素兮将献之。”所以上文的“絺”应释为“细葛布”。
三、劝
《勾践灭吴》:“果行,国人皆劝。”郭注“劝”解释为“勉力”。(163页)此处注释欠妥。
“勉力”当作“勉励”。“勉力”是“努力、尽力”的意思,而“勉励”是“劝人努力、鼓励”的意思。前者是指个人的主观努力,后者是对他人的一种期望。据文“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可知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鼓励和劝勉,对象是他人,所以应释为“勉励”。《说文·力部》释为:“劝,勉也。”荀子的“劝学”是“鼓励学习”,古代所谓“劝农”“劝耕”“劝穑”都是“鼓励生产”。这些都是近于“勉励”的意思,而不是“勉力”。再如《答李翊书》:“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所贬也。”“劝”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劝勉。《韩非子·难势》:“无庆赏之劝。”《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这两处的“劝”都是“勉励、奖励”义。《史记·货殖列传序》:“于是太公劝其女工,极技巧。”“劝”即“鼓励、勉励”义。在文献资料中,几乎未见将“劝”释为“勉力”义的。因而上文的“勉力”应该作“勉励”。
四、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郭注“揖”解释为:“拱手礼。《史记·赵世家》中‘揖’作‘胥’。‘胥’通‘须’,等待的意思。”(173页)此处注释欠妥,前半部分“拱手礼”三字应删去。
裘锡圭《〈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章中的错字》中说:“《赵策》:‘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赵世家》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旧以下句“入”字属此句,非是)。清人黃丕烈《重刻剡川姚氏本战国策札记》、王念孙《读书杂志》都指出《赵策》‘触龙’当从《史记》作‘触龙言’。元人吴师道《补正》指出《赵策》‘揖’字当从《史记》作‘胥’(王念孙说同)。帛书本此句正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大(太)后盛气而胥之’。得此佳证,上引诸氏之说可以视为定论了。”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二》中进一步说明,“揖”是“胥”字之误,今试从字形演变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隶书中,“胥”字作“”(见《校官碑》),后来口旁下面的笔画竖折又拉直作“咠”。而“咠”在敦煌文献中作偏旁时如“揖”作“”、“缉”作“”,右旁进而又省作“咠”,汉碑中“揖”已经写作“”。这样,“胥”和“咠”在字形上都可以写作“咠”,容易发生混淆。上文的“胥”应通“须”,为“等待”义,如《管子·大匡》中提到“吾君惕,其智多诲,姑少胥,其自及也”,“少胥”义为“稍等”;《史记·扁仓传》中“胥与公往见之”的“胥”也通“须”。上揭《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不可能在盛气的状况下对一个大臣作揖,不合君臣之礼;其次,从上下文语境来看,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是在等待他到来,下文“入而徐趋,至而自谢”,言下之意,左师“至”还有一段时间,太后不可能长时间举手作揖而等待左师,于常理不通,且作揖应在当面互作,所以解释为“等待”更为合理。而“揖”和“胥”的错传,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已得到证实,帛书本此句正作“胥”字,且《史记·赵世家》作“太后盛气而胥之,入,徐趋而至”,可资比勘。因此,“拱手礼”这一注释不符语境,应当删去。
五、乃自强步
《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郭注“强步”解释为“勉强散散步”。(174页)此处注释欠妥。
据《汉语大词典》,“强”除有“强迫,勉强”之义外,还有“勉力,勤勉”这一义项,“强”字《集韵·养韵》释为“勉也”,《尔雅·释诂》释为“勤也”。《孟子·梁惠王下》:“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杨伯峻注:“强,勉也。”杨凤萍、关童指出:“被动勉强之义于先秦不经见,盖至唐宋以后方得通用,如李白《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主动之义于先秦则往往而有,如《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不肯,大臣强谏。’谓极力进谏。”再根据文意,此处触龙以自身劝说太后保重身体,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以自身之勉强而去劝说他人之勉强。若将句中“强”释作“勉力”,进而释作“努力,尽力”,显然较“勉强”为优。由于“勉强”含有“不情愿”义,不能显现出触龙的积极主动之态,也就不能与其主动劝谏赵太后这一语境相吻合。因此,此处“强步”的注释应为“尽力、努力走走”。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张磊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唐作藩.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976:74.
[3]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杨凤萍,关童.王力《古代汉语》诂训质疑[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
(胡亚纳 李雪可 陈露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