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简论冯班的读书治学、立身处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投稿安静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734次
  • 评分4
  • 32
  • 0

曹 峰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冯班在《钝吟杂录》中关于读书治学与立身处世思想的阐述,依托当代现实条件,从读书治学和立身处世两个方面,具体论述冯班思想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运用。以期起到教育与指导的作用,纠正当前学子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并让古代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建构提供有益的思想和文化养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冯班 读书治学 立身处世 当代意义

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常熟人氏。冯班一生著述颇丰,在诗集方面,有《钝吟集》《冯氏小集》等;在文集方面,有《钝吟文稿》《钝吟老人遗稿》等;在诗论方面,有《钝吟杂录》和对《才调集》《玉台新咏》等诗集的批点。

冯班与其兄在文学史上并称“海虞二冯”,是清代前期虞山诗派的代表作家。冯班在清代诗论上贡献巨大,他和兄长冯舒不仅把晚唐诗风再一次引入到清初诗人群体中间,革新了明末清初学江西诗派而形成的生硬粗拙、诘屈聱牙诗风,而且,在清代唐宋诗之争的流变中,冯班学习西昆体,承继晚唐诗风,使清人对晚唐诗歌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跳出了宗初盛唐的藩篱。在诗歌理论的成果以外,冯班在《钝吟杂录》“家戒”二卷中阐述了读书治学与立身处世的方法,对后人颇具启示和借鉴意义。《四库全书总目》评价该书曰:“多涉历世故之言,其论明末儒者之弊,颇为深切。”[1]因此,本文以传承古人优秀思想文化为目的,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拟对其“家戒”二卷中的思想进行阐发,以期对今天的学子有所启发。

一、读书治学思想

无论古今中外,读书做学问始终都在人类社会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南宋理学家朱熹云:“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2]而在当前,人们往往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耽于游戏和娱乐,较难静下心来读书治学。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去汲取古人积极正确的思想来矫正这一不良风气。

在《钝吟杂录》“家戒”二卷中,冯班提出了一些关于读书的正确方法,指出读书的一些认知错误,强调了读书的意义和必要性,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首先,冯班在“家戒”中指出了读书的方法:“读书当读全书,节抄者不可读。”[3]“读书须求古本,近时所刻,多不可读。”[4]“好今而不知古则俗,知近而不及远则陋。”[5]冯班强调的是一个对读书的基本态度:要完全地掌握书本知识,不能偏听偏信,不能舍本逐末胡乱臆断。当前,关于这种读书治学缺乏求真求实态度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冯班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冯班在“家戒”中谈到了读书应有耐心:“儒者之业,莫如读书。记诵以为博,是读书病处,亦强似不读。”[6]冯班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读书需要积累,没有投机取巧的办法,“岁月既积,卷帙自富”[7]。凡读书治学都讲求“积的功夫”[8]。要反复温习,踏实认真地研读,“人于其所业,当竭一生之力而为之,勿求其便者,必为其难者。”[9]最终“老成后见识进,读书多解悟,温故而知新,由识进也”[10]达到通晓的境界。结合当今的现实来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普遍缺乏耐心,坐不得冷板凳,静不下心来,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如果能遵照冯班的读书治学方法去做,相信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更加饱满,心态会更积极向上。

再次,冯班提到了阅读理解中的重要现象及解决办法:“读书有一法,觉有不合意处,且放过去。到他时或有悟入,不可便说他不是。”[11]“凡学问皆须实见实行,不可虚空揣摩。”[12]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确实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一些与作者观点相抵触的看法。一方面,这可能与我们的学识和理解能力有关。“儒有好学而不能立功立事者,不是读书无益,只是不会看书。观其尚论古人处,皆是以意是非,不会实实体验,如此则读书无益。”[13]另一方面,即使是书中观点错误了,这可能与作者本身所站的立场和历史局限性有关。“士人读书学古,不免要作文字,切忌勿作论。成败得失,古人自有成论。假令有所不合,阙之可也。古人远矣,目前之事,犹有不审,况在百世之下,而欲悬定其是非乎。”[14]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公允得当的评判态度,而不是一个盲目的批判态度。冯班的这些论述,对于当前很多人不认真读书而随意发表议论的问题,不啻一剂良药。

最后,冯班指出了踏实、严谨读书的重要性和益处。“周孔之道,是谓之儒。人不可不学儒,学儒必从师,师最难得。不近人情,不通世务,不读书者,便是小人儒。”[15]一个会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近人情、通世务的人。如果不会读书,就容易闹出许多笑话。“儒者不知看书,多可笑处。”[16]虽然读书的过程十分艰苦,但最终达到的效果却会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和富足,正如冯班所言:“大是会读书,如吾所见。只一二句便终身受用不尽。”[17]

二、立身处世思想

在我国古代,儒家一直强调君子的道德标准,而读书人也往往把成为君子当作自己的道德目标。虽然儒家对于君子的要求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大部分思想,对今天的我们仍然适用。冯班关于士人君子立身处世的思想,就对我们当前的道德建设和人性提升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首先,冯班认为,君子应该“平实”“不行险”“不作伪”。“君子立身行己,只要平实,不行险则无祸患。不作伪则无破败。此是实实受用儒者功夫,不是老生常谈。”[18]观当今诸多官员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大肆贪污受贿的“行险”行径,以及一些“名人”人前正派、人后龌龊的现象,就可以看出,冯班所提出的“平实”思想确实很有见地。至于什么是“平”、什么是“实”,冯班云:“君子居易以俟命,不顾乎外,只是一个平。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方是实。”[19]除去其中的“天命”思想外,冯班不为外界诱惑所动、不轻易相信外界说辞的踏实认真态度,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冯班认为充分发挥“礼义”的作用是成为君子的基本要求。“君子以礼义安人养人,俗儒以礼义桎梏天下,不知礼义之本也。”[20]君子掌握礼义应该为人们服务,是要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让人们乐之,而不是用礼义来为害天下。对于达到“仁义礼智”的途径,冯班指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如此便可以观心,扩而充之,便是尽心。”[21]人们必须存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然后才可以谈“仁义礼智”,心中有他人,有天下,才算是“尽心”。这对于今天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一部分人来说,恐怕还是具有教育和启迪作用的。

第三,冯班强调了作为君子为善的重要性。《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22]从祸福的角度讲积善和作恶,多少带有功利的思想。相比之下,冯班的思想较少功利性:“匹夫匹妇一事之善,如将枯之禾偶得一溉,其福微矣,然必不胜于不为一善者。”[23]不管为善的结果如何,也不管福报大小,只要努力去做,就比什么都不做好,这一思想与刘备临终前告诫刘禅所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体相似,但更加具体化,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不爱人,不仁也。不知世事,不智也。不仁不智,无以为儒也。未有不知人情而知性者。”[24]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君子,尽管我们达不到君子的高度,但冯班认为至少要学会为善,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我们能够为善,知仁义,相信我们周围的社会能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文明。

最后,冯班论述了君子应有自知之明,敬慎自戒,从而知足远害。人有所长,亦必有所短,“盲者处平而不陷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危险,是谓善避其所短。为人不可不自知其短。”[25]做人有自知之明,可以远离危险,而不为利益所动,也能避免伤害:“近火先烧,近水先湿,好利之人不可近,我必丧其利也。好伤人者,人皆知避之矣。不知好利之至,未有不伤人者。”[26]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欲望愈来愈难满足,如何提高幸福感,冯班的话可谓至理名言:“少欲则易足,易足则身心安乐,此是真受用。”[27]淡泊名利,修身养性,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对冯班《钝吟杂录》中关于读书治学和立身处世观点的概括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的读书治学和立身处世思想确实很有见地。因而,汲取古人的智慧,古为今用,尤其是读书治学和立身处世思想,对于当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大学生尤具教育意义。这些治学与处世思想不仅能很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而且还能让传统文化在今天焕发新的生命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建构提供有益的思想和文化养料。

注释: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64页。

[2]吴曾祺:《万有文库第一集 千种涵芬楼古今文钞简编(八)〈行宫便殿奏札二〉》,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22页。

[3]-[21][23]-[27]冯班:《丛书集成初编 〈钝吟杂录〉》,商务印书馆,民国26年版,第22页,第28-29页,第19-20页,第2-3页,第11-12页,第24页,第6页,第32-33页。

[22]贾谊著,阎振益,钟夏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6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徐世昌.晚晴簃诗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志英.清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3]韦力.芷兰斋书跋初集[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曹峰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8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