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车尾语使用状况考察与文化探析

  • 投稿Andr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904次
  • 评分4
  • 12
  • 0

摘 要:车尾贴和油箱盖贴的语言现象统称为车尾语。按语言风格,车尾语可分为温馨提示型、谦虚自嘲型、霸气直言型和戏谑幽默型四类。其中温馨提示型实用性强,使用量最大,谦虚自嘲型和霸气直言型使用量大致相当,戏谑幽默型使用量最少,实用性也最低。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车尾语是“共同娱乐”心理的体现,是“草根文化”蔓延的结果,也是人与人沟通的新方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车尾语 使用状况 社会文化

一、车尾语及其相关研究

时代发展催生了新的表达方式,人们可以用奇异的造型、夸张的表情和犀利的文字表达情感、阐释自我,汽车车贴由此应运而生。车贴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按所贴位置可分为车腰贴、车门贴、车尾贴和油箱盖贴。前两者多以图案呈现,车尾贴和油箱盖贴多为图文并茂的方式,二者语言风格相似,且油箱盖贴也处于汽车后部,故把二者统称为车尾语。

车尾语的语言风格经历了由单一、直白到多元、趣味的转变。最早使用车尾语的是美国一个卡车俱乐部,他们标出“熊出没,注意”作为安全警示。20世纪,车尾语文化渗入中国,起初多以大型车辆为载体,语言较为单一,实用性强,如“实习”“安全驾驶”等。我们现在见到的富有诸多创意的车尾语在21世纪初开始流行。2003年春晚小品《马路情歌》中有这样一句台词:“那奥拓,停住!这是你走的道吗?你乱七八糟写的都是什么啊?我是奥拓,我个小,别欺负我,我哥哥是奥迪。”

国内与车尾语相关的研究可追溯到2004年,大多数称之为“车贴语”“车贴标语”或直接称为“车贴”,其研究视角也各不相同。周斌(2011)、王晶、王虎(2014)等从修辞学角度进行分析,岑群霞(2011)、王南冰、牟岩(2014)等从语用学角度进行考察,聂德民、宋守华(2013)等主要探究车贴文化。还有一些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进行研究,但因调查范围受地域限制,语料稍显局限性。专门以车尾语命题的研究很少,截至2014年10月14日,笔者在CNKI中仅检索到4篇,其中两篇是语用学视角(刘性峰,2011、2012),另两篇是对语言特点、车尾语风格的分析(古金子,2013;古金子、李大鹏,2013),上述研究都没有明确车尾语的定义,也没有提及油箱盖贴的语言现象。

二、车尾语类型及使用情况

为保证车尾语的全面性和所得数据的普遍性,笔者在淘宝网上输入“车贴”进行检索,筛选出销量排名前十,且与本研究相关的网店,根据其月成交记录得出9月份店中所有车尾贴和油箱盖贴的销售数量,并把十家网店的结果进行汇总,共计36128条。本文在分类统计车尾语使用量的基础上,归纳其语言特征及使用原因,进而探讨车尾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

车尾语因其划分方式不同,类型众多:按字符的构成形式,分为完全汉字型(如“新手上路”)、使用英文型(“NO SMOKING”)、搭配数字、符号型(“93#的3Q啦~”);按修辞方式,分为夸张型(“SORRY!新手上路龟速~”)、双关型(“别吻我,我怕修”)、反问型(“你为什么总跟着我呢?”)等。按车尾语内容,可分为车距提醒型(“当你看见这行字时你的车离我太近了!!”)、车速警告型(“敢超我车我让你变形”)、新手警示型(“至尊新手急刹天后”)、车况告知型(“BABY IN CAR”)、加油提示型(“请加93#”)等。

本文主要从风格类型角度对36128条车尾语进行归类,分为温馨提示型、谦虚自嘲型、霸气直言型和戏谑幽默型,如表1所示。

温馨提示型车尾语的主要功能是善意提醒周围车辆注意车距、车速和车况或提示所需汽油的型号。该类型车尾语语言较为简单,销量很大,比例最高(39.58%),其中包含“实习”字样的车尾语数量最多,共10702条,占该类车尾语总数的74.84%。这一现象与交通法规有直接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后的12个月为实习期,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的,应当在车身后部粘贴或者悬挂统一式样的“实习”标志。另一种使用数量较多的温馨提示型车尾语是“MAMA IN CAR”“baby on road”等,其目的是告知后面司机,车内有孕妇或小孩,注意保持车距或避让。此外,还有一些富有深意的车尾语,如“距离产生美”,借用美学中的理论术语,提醒司机保持适当车距才能使旅程变得更美好。温馨提示型车尾语总体来说规范平和、低调内敛,旨在提醒大家遵守交规,安全驾驶。

谦虚自嘲型车尾语销量位居第二,可细分为谦虚示弱型和自嘲调侃型。谦虚示弱型车尾语多包含“新手”“请”等谦词、敬词。邮箱贴中还有“3Q”等表示感谢的词语,再配合笑容可掬的卡通人物,视之觉得该车主谦逊有礼、心态阳光,即使驾驶不当也多会得到谅解与宽容。该类车尾语使用人数较多,占谦虚自嘲型车尾语总数的89.94%。自嘲调侃型车尾语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这类车尾语或自我调侃(如“别吻我,我怕修”),或自贬车技(如“姐新手,hold不住,你懂的!”),或自嘲爱车(如“一辆破车闯天涯”),有的甚至说自己资金短缺(如“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有钱买车,没钱加油!”)。总的来说,谦虚型车尾语态度诚恳、语气委婉,自嘲型车尾语则损己抬人,二者都容易被大众接受,已成为公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霸气直言型车尾语多为祈使句,个性十足,略带恐吓威胁之意。该类车尾语所占比例不高,但花样较多,从简单直接的“离我远点”到蛮横无理的“油门踩到底,谁敢跟我比”,再到挑衅斗气的“有胆你就撞上来吖!”。尽管有提醒他人注意的功能,但同时也有恫吓立威之意。大城市交通堵塞现象愈发严重,二三线城市的早晚车流高峰也不容小觑,这难免会导致司机“路怒症”发作。如果以车尾语为宣泄口,不仅不能缓解焦虑,还可能给他人带来不快。车尾语体现车主的态度和素养,过于霸道的车尾语会产生不良影响。

戏谑幽默型车尾语轻松诙谐,多配以搞笑生动的图案,用玩笑的方式化解马路上的紧张气氛,但警示性较弱,人们在购买和使用时都较为谨慎,所以销量最少,仅占11.08%。该类车尾语处于时尚前沿,用语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有的来自网络笑话,如“悟空……你就别追了”,有的借用网络流行语,如“别追了,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该类车尾语看似与开车无关,实际上都是在提醒后车避免跟车太近造成意外。一些油箱贴中的车尾语更是用调侃的方式表达对油价过高的无奈,如“加茅台”“93#的来二两”。还有的与驾驶问题毫无关联,比如“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很低调”,这类车尾语张扬自我、突显个性,虽安全警示功能小,但能够博人眼球、引人一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车尾语虽数量众多,但基本上都可归入上述4类。温馨提示型车尾语实用性最强,购买量最大;谦虚自嘲和霸气直言型车尾语购买量大致相当,前者亲民,后者中的一部分值得商榷;戏谑幽默型车尾语别具一格,但因警示功能较弱而销量最低。

三、车尾语体现的社会文化

任何语言现象都承载和映射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车尾语是行车人之间沟通的一个窗口,它所反映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独乐不如众乐。车尾语文化从无到有,从小范围使用到广泛为大众所接受,其本身就是一个“独乐不如众乐”的社会文化心理的体现。从形式上看,车尾语大致分为“单纯警示”“警示+个性特征”“非警示+个性特征”三种类型,也经历了由第一种向后两种类型的演变。起初,使用“警示+个性特征”的人秉承着“我新故我在”的心理,“非警示+个性特征”的使用者也遵循着“我特故我在”的原则,追求独树一帜。本文调查表明,戏谑幽默型车尾语的销售量并不多,实用类、亲民类的车尾语反而更加普遍。其原因在于,随着车贴使用范围的扩大,再新奇的车尾语也免不了雷同,于是人们逐渐适应了从“个人盛宴”到“集体狂欢”的乐趣,这也是社会和谐、文化包容的体现。

第二,草根文化的盛行。有研究表明,车贴文化主要在年轻群体间传播,以普通白领和工薪阶层居多,私家车也并非高档豪华轿车。这一群体可称为“草根”,他们扎根于社会,最能感受到民生百态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同时拥有自己的思想智慧和审美情趣,许多车尾语都能体现这一点。比如谦虚自嘲型“有钱男子汉,没钱难汉子!”道出了该类人群经济拮据的无奈。戏谑幽默型“走起!屌丝立志换灰机”,既点明了自己的社会身份,又讽刺了城市交通拥堵不堪的现状。草根文化是平民文化、大众文化,车贴的使用群体决定了车尾语正是对这种文化的映射。

第三,行车人渴望交流而创造的别样沟通方式。生动形象的车贴使马路上流动的钢铁焕发生机,趣味无穷的车尾语也给冰冷的机械笼罩了一层人文气息和感情色彩。现代人渴望交流并希望引起共鸣,但生活的快节奏和车与车之间的客观界限为人际沟通设置了重重障碍,渴望交流的行车人便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车尾语这一沟通方式。一些车尾语包含网络语言,也有一些来自社会热点,这正是行车人对周围人和事物的倾诉,是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谦虚自嘲型车尾语能让人们会心一笑,戏谑幽默型车尾语能缓解人们的焦急情绪。车语即人语,行车人正在以车尾语的方式缩短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以无声的方式与他人、与世界进行沟通。

四、结语

汽车数量的激增带动了汽车文化的迅猛发展,车尾语不仅是对汽车文化的诠释,也为汽车增添了人文色彩。与此同时,车尾语中也存在一些不文明因素和需要规范的语言现象。我们要努力推动反映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谐社会生活的车尾语的发展,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普遍的沟通方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车尾语文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古金子.车尾语时代风格漫谈[J].现代交际,2013,(3).

[2]周斌.论车贴标语的修辞运用及现状[J].北方文学,2011,(5).

[3]王晶,王虎.车贴语修辞现象探析[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4]岑群霞.个性车贴的语用学解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6).

[5]王南冰,牟岩.城市车贴的语用学分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6]聂德民,宋守华.关于“车贴文化”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13,(1).

[7]刘性峰.车尾语的语用属性研究[J].语文学刊,(10).

[8]刘性峰.车尾语的认知语用探索——兼谈基于图样理论和关联理论的推理模式[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9]古金子,李大鹏.汽车车尾语言个性化特征探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4).

[10]张婷.车贴语的特点、类型与后现代文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

[11]胡乘玲,温锁林.车身时尚标语的文化意蕴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12]石超.解读车贴文化中的文化心态[N].文艺报,2014,(3).

(赵艺 刘艳春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