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外贸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均衡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 投稿夏天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768次
  • 评分4
  • 90
  • 0

于雁洁 河南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外贸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内容,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外贸企业无论是实行海外投资还是跨国并购,说到底还是要靠人来运作,对市场和机会的把握是由人才视野所决定的。本文首先基于面板数据对我国外贸人力资源需求量进行分析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外贸人力资源的供给与培养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外贸人力资源 供给 需求 均衡 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外贸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内容,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增长迅速,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11.6亿美元,而当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为630.2亿美元,吸引外资量是中国对外投资量的3倍。而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078.4亿美元,仅仅比同期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低不到100亿美元。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企业将会更广泛地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步伐的加快,对外投资的风险也在凸现,2004年11月底,曾被誉为走出去棋盘上“过河尖兵”的明星国有企业——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爆出了5.54亿美元巨额亏损的丑闻。据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制造、商贸、服务等领域,仅2008年一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损失就达2000亿人民币,不少企业折戟海外,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贸人才的匮乏。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时,无论是海外投资,还是跨国并购,对市场和机会的把握是由人才视野所决定的。所以,培养和储备国际型外贸人才,是保障国际经贸活动持续、高效运作的关键环节。

一、中国外贸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

图1是中国1990-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中可以看出,20 0 0年以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缓慢。从2000年开始,许多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寻求海外业务拓展,2005年联想集团正式宣布完成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此外,中国海洋石油、京东方、TCL、上汽、中化集团等大量的海外并购案例集中涌现,我国企业正逐渐步入国际化发展的轨道。

2008年的次贷危机及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对我国的内需及出口的国际竞争力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仍显示出外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008年全面,我国进出口总值25616.32亿美元,同比增加17.8%,累计贸易顺差2954.59亿美元。2009年进出口总额较前期虽有下降,但仍高于2007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贸行业的前景是很乐观的,我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外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种状况和发展,客观上需要更多的外贸人才参与到对外经贸业务中。特别是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其外贸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随着产业经济国际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和外贸的不断发展,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逐年上升。根据国内知名的HR供应商—前程无忧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外贸行业需求职位,如跟单员、外贸业务员、采购员到涉外律师、商务谈判人员等各种职位,位居职业需求排行榜的前列,各类外贸人才供需缺口仍然突出(见表1)。

根据前程无忧公司公布的2013年1月-12月外贸行业人才职位需求量(见表2),利用t表示时间,设为自变量;Y表示需求量,设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表3是相关系数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Pearson相关系数为0.946,单尾显著性检验的概率ρ值小于0.05,所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图2是回归标准化的正态P-P图,图中给出了观察值的残差分布与假设的正态分布比较,可以看出标准化的残差散点分布在直线上或靠近直线,这说明标准化残差是呈正态分布的。

表4给出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参数和常数项的估计值,其中常数项系数为4.759,回归系数为0.274,线性回归参数的标准误差为0.036,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924,回归系数T检验的t统计量观察值为7.670,T检验的概率ρ小于0.05,所以可认为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即得出线性回归方程:

Y=0.274t+4.759 ①

利用公式①可对2014年度外贸行业人才职位需求量进行预测。利用该线形拟合公式对2014年外贸行业人才职位需求情况进行预测,得到表5数据。

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不但体现在对其的数量要求上,更体现在对其更高的质量要求上。企业要求外贸从业人员不但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外语好,有一定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还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是最重要的岗位“敲门砖”,目前,各证书的培训机构培养人才基本上仍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必要的业务操作技能,而社会上紧缺的是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随着外贸行业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期,外贸行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更显急迫,尤其那些掌握现代贸易与物流理论、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管理,从业经验丰富的人才,在贸易进出口领域非常抢手走俏。

二、中国外贸人力资源的供给分析

我国外贸人才的供给渠道分为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内部供给主要来自于外贸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单位内部的培训,这种方式主要用于选拔更适合部门发展的人才,缓解外部供给的压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外部供给主要是指高校毕业生和人才引进,它是外贸人才供给的主要来源,这里所讨论的供给主要指外部供给。

1.供给总量不足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批准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贸人员不仅具有日常工作所需的听、说、写、译的外语能力,还应懂得国际外贸知识、国际贸易谈判规则、国际经济法律、营销技术及基本的产品专业知识等。随着与国外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增大,大量地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时,外贸专业是经济学专业的二级学科,而大部分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员都来自于经济学专业。鉴于目前难以取得外贸专业招生人数及毕业人数的最新统计数据,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情况来讨论外贸人才的供给。2012年我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人数,数据显示,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人数仅占所有毕业生的5.2%,为29万多人,假设经济学所有的毕业生全部就职于外贸行业,那么与本文所预测的外贸人才的需求量相比,外贸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仍然很大。另外,我国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局面,即本科生居多,研究生和专科生较少,图3更加直观地显示了每年经济类毕业生中,具有高学历的人才所占比例非常小,这对外贸行业越来越高的从业资格来说,无疑是一种缺欠。从外贸行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来讲,供给总量是不足的。

2.能力素质结构偏低

现有的人才数量与外贸行业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的缺口,外贸人员的素质也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外贸行业需求,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期望的是较高级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偏重理论课程的教学,忽视对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一些重要的实务性课程和实践环节缺失。虽然近年来很多高校也开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这些都仍处于初级阶段,未能真正落到实处,这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不足,大部分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对外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方法,在审核、填报相关单据、报关和商业风险的防范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在这种学历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跟不上经济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外贸行业属于知识、经验、智力高度密集的行业,外贸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贸人才应该具有良好专业理论知识,要通晓相关的外贸政策、外贸规则与惯例,进出口交易程序等。由于交易双方处在不同国籍,因此外贸从业人员要熟悉国际贸易法,通晓国际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情况。另外,要具备较高的电子商务知识以及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

(2)良好的职业素养。外贸人才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要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国际礼仪。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思维敏锐,要敢于开拓新路子、新局面,同时要有良好的业务决策和组织能力。

(3)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外贸人才的沟通交流能力主要是指语言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精通外语,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外贸人才最基本的能力,在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海外投资、跨国经营等方面,没有良好的外语功底是无法胜任工作的。此外,国际贸易人才还要有开放的思想和全球化的观念,具有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尊重外国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

三、外贸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外贸人才正面临着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加强外贸人才队伍的建设已成为迫切的需要。新时代外贸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在全球化经济为各国提供自由广阔的贸易空间的大背景下,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战略思维及全球视野的人才,而且这样的人才具备国际理念,通晓国际规则,富有积极的创新精神,能够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人才竞争是21世纪的主题,我们应跟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积极深入地探索外贸人才的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1.培养目标的明确化和课程设置的宽泛化

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明确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层次,对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避免趋同化现象。综合型重点高校要侧重培养研究型、创新性和复合型高级人才,诸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法规,WTO规则等方面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维护公平贸易、实施贸易救济、跨国投资经营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针对不同进出口行业、不同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适应新时期主流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

高校国际贸易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更加宽泛,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开放性。在课程设置时,应多加注重经济、管理、法律等学科的融合,尤其与法学课程的结合,强化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和国家文化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应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积极增加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和研究,注重专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充实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国际竞争的能力,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人才。

2.积极开展外贸人才培养的市场营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而国际经贸相关用人单位是高等院校提供的产品的使用者,现在多数用人单位仍不愿意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的费用,招聘中要求具有工作经验,因此对刚刚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提高了就业门槛。高等院校要从提高教育竞争力、优化学生个人职业前途出发,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高校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专业特长领域内,准确定位,建设自己的专业化品牌,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探索校企人才合作模式,积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与企业直接对话的机会。如可以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完成,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并在实践环节得到延伸和巩固,最终实现外贸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人才培养的信度与质量,为我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做出贡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张汝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7)

[3]孙艳萍,徐丽.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商业经济,2010(1)

[4]布鲁斯·约翰斯通.全球大学的变革方向.中外大学校长论坛,http://www.edu.cn/

多吃果蔬,胃癌风险低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近日公布,果蔬吃得多,得胃癌的风险也随之下降,该研究成果已经在欧洲《肿瘤学》杂志发表。

这项研究涉及19万人,研究人员把调查对象一天内吃的混合蔬菜、黄绿色蔬菜、各类水果、混合果蔬按摄入量,由少到多分成5档,然后进行了约11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无论男女,果蔬摄入量越多,罹患胃癌的风险越低。同时就发生于胃下部2/3处的胃癌而言,摄取混合蔬菜或黄绿色蔬菜量最少的人与其他人相比,患癌风险更大。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预防研究部专家笹月静认为,果蔬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活性成分,它们能抗氧化,对胃癌起到了很好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