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认同理论分析《推拿》中的边缘人群

  • 投稿灯泡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670次
  • 评分4
  • 13
  • 0

吴晶晶

【摘要】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边缘人群,尤其是残疾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边缘人群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剧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文以电视剧《推拿》为案例,基于认同理论分析电视剧中的边缘人群。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认同理论边缘人群《推拿》

一、《推拿》与边缘人群

边缘人群,是一个相对于主流社会之外而言的一个群体概念,是指被社会忽视或是极少关注的群体,或被主流(主流社会、主流人群、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等等)所排斥,所不包容的群体。在边缘人群中,有这样一类人显得更为突出,他们便是残疾人。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最为直观和最为明显的差异表现就是身体的残缺。身体上的残缺导致在主流社会中残疾人成为被同情的弱者,相较于健全人,残疾人的角色定位一直处于被同情、被帮助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内电视剧的导演们纷纷开拓视野,在拍摄的题材方面越来越丰富,范围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不再仅仅表现家长里短、战争风云或是男女之间的情爱,而是更加关注社会的各个层面,关注一度被主流社会忽略甚至是忽视的人群和现象,尤其是关于边缘人群的题材。边缘人群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他们通过摄像机,通过电视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在荧屏上展现风采。然而这样特殊题材的电视剧在创作时会遇到很多困难,诸如演员的选择、角色情感的把握等等,但是在播出之后往往会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轰动,产生一定的反响。电视剧《推拿》便是这样一部让人震撼的影视作品。

《推拿》这部电视剧是根据著名作家毕飞宇在2011 年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推拿》改编而来。在毕飞宇笔下以及康洪雷导演下的这些盲人群像,性格斑斓,但又有一致的群体特点。它首次聚焦盲人推拿师这一特殊的边缘人群,展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剧中濮存昕、张国强、李菁菁、刘威葳、高亚麟等人所扮演的角色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最终收获了各自的爱情与幸福,在重新营业的“沙复明推拿院”实现团圆。

在电视剧中,观众可以发现很多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丰满了这部电视剧,使得观众通过银屏更为直观和感性的去了解作品。

二、电视剧中人物形象的认同问题

认同,在我们汉语中的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认可、赞同的意思。在心理学上,认同主要是指自我意识的萌生和成熟,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身份感。心理学领域的认同观念与理论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领域的身份认同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①电视剧《推拿》是以一群生活在城市里的盲人推拿师为题材,讲述了他们生活在明眼人的世界里所遇到的事情。在这样的境遇下,盲人推拿师们内部的交流和与城市明眼人的交流中所产生的认同问题便浮出水面。

1、自我身份认同危机

自我认同是指个人对自己角色的一种自我确认,它是个人一系列个性的统一,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整体标识。“它是个人依据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②换句话说,自我认同就是对“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问题的思考和体会。

在电视剧《推拿》中,由缪俊杰饰演的盲人推拿师马跃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自我身份认同上,马跃表现得尤为明显。

马跃原本不是盲人,曾经的他一直生活在健全人的世界里。因为一次意外,他走进了盲人的世界。由健全人突然变成了盲人,这样的身份转变让年轻的马跃有些接受不了,他对自己这样的盲人身份缺少认同感,他认同的仍然是曾经健全的他,认同的是曾经看得见的世界,对现在只能通过想象才能“看见”世界的自己充满了不认同感,对于自己的身份产生了认同危机。尽管他的师父沙复明一直在开导他,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引导他,但是马跃从心里对自己的盲人身份的不认同让他总是走不出困境。

而在马跃一度落落寡欢的时候,又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光明的他渐渐能看得见东西了,他又重新拾回了光明。但是此时的马跃又再一次的陷入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危机中。在电视剧所有的人物形象中,只有“马跃”这个形象是经历了明眼人—盲人—明眼人这样的一个过程。在马跃失去视力之后,尽管一直落落寡欢,但是事实总归是事实,对自己盲人身份不认同的马跃也在慢慢熟悉盲人的世界,渐渐适应盲人的生活。在突然经过一次意外后,又重新回到了明眼人的世界里,马跃是不敢相信的,他对自己这样一个新的身份再一次产生了认同危机,他一直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在电视剧中观众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这一点。比如说马跃走在马路上,绿灯亮了,身旁的行人纷纷往前走,但是马跃却是踟蹰不前。他试图用耳朵听声音来辨别是否可以过马路,而不是相信自己已经开始恢复视力的眼睛。

对自己个人身份的不认同,让“马跃”这个角色在电视剧中不断地纠结。身份上的认同危机让马跃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当然也增加了电视剧的戏剧性和可视性。

2、盲人群体的集体身份认同

在哲学领域、心理学领域,认同主要是指自我意识的萌生和成熟,从而形成稳定的身份感,而在社会学与政治学领域,认同主要是指对所属地域、文化、集体的某种体验,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前者我们称之为自我认同,后者我们称之为集体认同。③

电视剧《推拿》讲述的是以沙复明为代表的一群盲人推拿师们在沙复明和张宗琪两个老板合开的推拿中心里发生的故事。在电视剧中,推拿师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学得一份技能,在城市里谋生。尽管已经形成一个小集体的他们每天都与城市里的明眼人打交道,为他们服务,但观众可以通过种种细节感觉到这群盲人们之间存在的集体认同感。

在电视剧第六集中,盲人“都红”这个角色的出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都红出场的艺术化,还有盲人金嫣对都红表演钢琴的节目所说的那段话让人回味无穷。当节目中的主持人站在健全人的角度以主流社会的价值观说怎么怎么样的时候,金嫣说:“最恨他们动不动就说我们可怜,动不动就说我们可怜。我们不就是盲人么?不就是残废呗,我们这样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一件事,就是供健全人宽容,供健全人同情,好像我们能把钢琴弹出声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就弹了一首钢琴曲么?怎么就扯到报答上了,都红亏欠谁了,亏欠你的,什么时候亏欠的,还亏欠全社会呢,幼稚”。通过金嫣的这段话,姑且先不分析主流社会对盲人等残疾人的态度等问题,金嫣这个角色对盲人这个集体有着认同感,她不以自己是盲人而感到不适,她认为自己归属于盲人这个群体。除了金嫣,电视剧中算得上是男一号的沙复明这个角色同样也是如此。尽管双目失明,尽管看不见花花世界,但是他认同自己所属的这个盲人集体,他有着自己的一套处世之道。

在电视剧中,推拿院里的盲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这个集体有着归属感,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把推拿院当做自己的家,这便是集体认同的表现。

3、明眼人与盲人之间的认同问题

明眼人与盲人各属于不同的群体,在电视剧《推拿》中两个集体之间存在的认同问题也更为突出。集体认同,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个体对所属的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或是一个群体对一个个体的认同。

在电视剧中,在推拿院里以沙复明为代表的盲人们是一个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的认同感,但是对于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高唯这样一个健全人的角色,他们仍然存在着认同上的不同等。尽管高唯一直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这群盲人们,但是身份上的差异让盲人们对高唯难以产生同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像在电视剧中,高唯说“感动有什么不好的,每个人都需要感动,全社会都需要感动”,而金嫣的回复却是“是,人一感动就流泪,一流泪就获得了一种崇高感是吧,那你们都为这种崇高感流泪去吧”。这里的“人”其中就包括了高唯,让观众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他们对于高唯这样的明眼人的排斥,尽管在电视剧中表现得不是很明显。

在当今主流社会,健全人是处于主流地位的,太多的健全人在盲人身上反而会选择性的失明,只能看见那些他们身体上的不足,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剧放大,遮掩了盲人本身普通生活的精彩。

在电视剧中,健全人对盲人们的认同也存在着不同等的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不管是健全人,还是盲人,都是平等的。然而,在《推拿》中,通过一些镜头观众可以发现健全人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地位放在较高的位置上,而盲人们则是处于弱势地位。电视剧中还有一个情节,就是金嫣与曲芒来坐公交车,公交司机不认为金嫣是盲人,让她付车费,金嫣与他争辩,说自己没有装瞎蹭车坐,包括车上一位阿姨主动站起来说替金嫣交两块钱的车费。尽管这是好心的举动,但是这位阿姨的做法让观众细细品味便会觉得有种别扭的感觉。

现代社会关注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极力通过种种措施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但是这样的一些举动有时候表现出来的不是平等和认同,反而会让人感觉正是由于主流社会对边缘人群存在的认同差异,才会有这些措施的产生,极力让边缘人群融入到主流社会中来。

结语

盲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他们的生活其实与健全人是一样的。但是在主流社会的背景下,作为特殊的边缘人群,他们被排斥于健全人之外。电视剧《推拿》有着满满的正能量,有着滚烫的生命热情,也夹杂着油烟味的生活气息。盲人们的乐与愁、喜与悲,并不是动辄凄苦的一味煽情。在剧中,盲人们面临的问题,家庭事业、房子股票,都贴近现实,真实可信。不论是书籍,还是电视剧,《推拿》就像杯温暖感动的热茶,不做作,不苦情。

然而电视剧也只是属于影像方面,真正要解决边缘人群的认同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需要从科学持久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③姚文放:《审美文化学导论》[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26、227

②张向东,《认同的概念辨析》[J]《. 湖南社会科学》,2006(5)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