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广
【摘 要】对于重大灾难新闻的报道,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报道新闻成了最重要的使命。在地震灾区,哪些内容是媒体报道的重点?我们在采写新闻时,应该坚持哪些原则?笔者结合自己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在一线的报道经历,谈一些心得体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震报道 内容 原则
一、地震报道的重点
1、抓灾情——不要放弃面上新闻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一开始最重要应该是灾情。从大的层面来讲,我们要重视读者的知情权,及时告知地震灾害的信息,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一般来说,在灾难事件发生时,由于灾难事件与公众个体切身利益相关,所以往往会引发公众的恐慌以及对信息的大量渴求,这时,社会最需要的是记者准确、及时的传播,告知相关信息。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那么对以后事件的处理等会带来非常明显的效果。
在汶川地震中,我们对灾情的报道有《空城北川》、《直击映秀》等一系列反映地震灾情的报道;芦山地震发生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震中,写出了《本报记者直击震中龙门乡》、《本报记者走进震中芦山县——困难虽多,生活依然在继续》、《你们来了,宝兴就不再孤独》等反映灾区灾情的稿件。虽然反映灾情应该全面,但我们的记者不应该扎堆,应该走近一些被冷落,甚至被遗忘的地方。这次本报记者在灾后第三天率先进入了天全县,是全国媒体中最先抵达的一批,我们及时的传递了天全的灾情,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2、抓热点——热点地区事件人物
什么是热点?笔者认为就是读者关注或者喜欢,并期待知道的信息。这里包括热点地区、热点事件和热点人物三个方面。
热点地区:地震发生后,热点地区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震中地区,汶川地震中的汶川、映秀,芦山地震中的芦山、龙门;二是重灾地区,汶川地震的北川,芦山地震的宝兴;三是被遗忘的地区,汶川地震的青川,芦山地震天全。在这两次灾难报道中,我们的记者都在这些现场。
热点事件:这方面需要前方记者和后方指挥合力解决。在芦山地震中,我们前方抓的热点有《78岁老太被困废墟下一天一夜获救》、《安全前提下,尽快复课是头等大事》等;在后方的指挥下,关注了《震区首个“高考帐篷学校”开学》等一系列热点新闻,极大的提升了报道的品质。
热点人物:这方面,大家都知道得很多了,“范跑跑”、“最美女教师”、“被免职干部”、“救援人员”、“被困人物”、“敬礼娃娃小郞峥”等,我们也做了“中国好室友”是我省枞阳人——面对太多关注,他称:请不要把我英雄化,多关注震区吧;《天使没了翅膀,一样可以飞翔——对话“最美志愿者”廖智》等一些灾区热点人物报道。
3、抓深度——看得更宽想得更深
对于两次地震报道的经历,笔者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深度报道不够。其实,在这样的灾难报道中,反思报道最能体现灾难新闻价值的社会性和久远性,但是我们在一线时总是趋向于将灾难性报道的重心全部放到了灾区灾情与抗灾救灾方面,忽视了反思报道的重要性。
在灾难爆发的初期,读者们急切想得到相关的权威信息,媒体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向公众提供真实的信息,随着事件不断发展,读者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报道,这就要求媒体能够拓宽信息来源,同时对事件尽量“挖深”“吃透”。
我们在面对一个重大灾难的时候,更大程度上是想寻求心理的支撑和支持。我们的报道不仅要满足知情权,同时也需要给受众心理上的帮助,要为抚平公众的受创心理而努力,要努力引导社会走上正常轨道。在芦山地震报道中,我们就曾做过尝试,《上万名志愿者涌入芦山县城》、《从城里到乡下,救援物资要“走”一天》等报道,角度独特、效果很好,但这样的报道份量仍然不够。特别是当地震从救援变成重建之后,我们应当转变思路,看得更宽想得更深,要运用科学思维,对灾难产生的原因做出科学的解释,把预防措施和脱离险境的办法告诉大家,这样可以消除人们的无助感,有助于沉着面对灾难,开展自救工作。
同样,在今后的报道过程中,我们要多一点分析,多一点思考。因为我们报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警戒世人,从而尽量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帮助人们分析灾难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事后的处理措施等,使人们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或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或亡羊补牢,尽量减少损失,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同时,也期待报道能给政府在遇到类似事件时得到启迪。
二、地震报道应坚持的原则
1、报道真实的第一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客观的记录所看到与听到的。在这两次地震报道中,笔者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跟书本上说的真实有很大的差距。地震这样大的灾难性新闻,应该有“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两个维度。我们书本上学到的可能更多的是“客观真实”,而主观真实,应该是“客观真实”的衍生。
举两个大家熟知的案例:一位汶川母亲临死前给孩子留下的“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另外一条是类似幽默的故事,一老太婆被外国救援队救出来后,第一句话说“龟儿子,这地震太厉害了哦,都把我震到国外去了”。
作为记者,一看就知道,这两条所谓的新闻,要时间没有,要地点没有,要人名没有,要目击者没有,要消息来源更是空穴来风。可以肯定的说,这“五无产品”都是假新闻,尽管这样的故事很感人,但笔者认为,不能写这样的新闻。
另一个方面,是微观真实和整体真实。一般来说,这样的大事我们都是匆匆上路,根本就没有报道方案,采访很可能从机场就开始。
2、不要添乱的采访原则
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再到雅案地震,每一次,国内有条件的媒体都会派出记者前往灾区采访,坊间也有议论:这么多记者前往震区会不会添乱?其实,类似争论早在汶川大地震时就隐约显现,这次网络上的争论之所以比此前更为激烈,原因之一是“一位记者曝同行吃雅安灾民所赠鸡蛋”,网络舆论认为这样的记者去灾区前线采访纯属“添乱”。原因之二国务院也在号召,希望非紧急救援人员、志愿者、游客等在救援阶段尽量不要自行前往灾区。
笔者认为,记者在地震灾区,要遵守灾区特殊时间的秩序,使自己的工作、生活不给灾区添乱。任何采访报道一定建立在“善良”和“正当”的基础之上。譬如,在雅安地震灾区,我们看到了一些记者不顾受访者的感受,“打破砂锅问到底”;一些记者和医生争抢受伤者,干扰电力、通信抢险人员的工作。记者在遇到“救命”时刻,个人觉得,第一念头应该是参与救援或者让出救援通道,而非坚持采访,同样对于一些刚救出来的被困者,尽量缩短采访时间,以保证其健康。有记者为第一时间奔赴被围困的区域,和救援人员争坐直升飞机,这种“勇敢”的代价是减少了运输救援人员和伤员的宝贵的座位。再譬如,在灾区采访时,合理控制采访情绪,因为在灾区很多受灾群众在经历一场大难之后,心理、情绪上难免有波动,遇到一些小不平后,就会“小题大做”,这时记者要合理控制自己情绪,避免冲突发生。
3、以人为本的情感原则
无论是什么样的热点,我们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他们在灾难中生存状况,在直面悲剧的同时,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他们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在对灾难新闻的采访、报道用语、图片选择等环节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爱。
采访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对灾难受创者及其家属的采访应该考虑心理因素,理解灾民、救灾者的心理,采取适当的提问方式不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作为传统的报纸记者,我们的报道必须与当事人进行详细对话才能完整地勾勒出整个事件的影响和人物形象,但是,我们常常遇到的是当事人及遇难者家属仍沉浸在巨大的恐惧或悲痛之中时,我们还必须采访。这个时候,就需要记者注意尊重他们的感情,从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出发,然后采取富有人情味的接近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心理距离,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期间,提问方式尤为重要,比如问他们知道不幸消息后的感受之类的问题,不仅不会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反而会使被采访者再一次回想起痛苦万分的经历,使可能已经平静的心情再受到刺激。又如,我们在面对一个地震中不顾救家人而救他人的人物时,记者尽量不要提“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被困人员会不会想到自己的家人?”之类的问题,说到底这样的问题并非恶意,但会在无意中撕开他们的伤口。
地震报道中,记者也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当然不希望伤口曝露在阳光下,记者对于受害者的家属来说就好像一把盐,你要把自己从“一把盐”的身份,变成一剂“良药”。
4、不夸不俗的理性原则
很多时候,一场地震灾难报道变成了地震灾难展示,特别是一些文字的描述,总喜欢把一些“惨”、“重”的场景描述出来,这很大程度上使灾难恐怖化。
作为记者,为了让报道更吸引人,不可避免的会迎合受众而失去理性。在地震灾难报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幸存者被救出来后,被记者围住采访,使救治工作无法进行。另外,媒体还喜欢关注一些稀奇的事件,而忽视救灾过程中的普通的一面。
另外,在大灾大难的报道中,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报道效果,容易把灾难报道娱乐化和随意化。每次灾难经常会听到一些“猪比人坚强”、“救生犬再次死亡”等等的消息。报道随意化,值得警惕,一场灾难之后,一些救灾不及时,偷盗现象被无限放大。不能否认,这些都是新闻,在灾难面前,对新闻报道的理性选择显得非常重要,忌随意处理。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