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鹏
【摘要】如何做好一个党报记者?尽管有很多要求,诸多答案,但有几点笔者认为是共性,那就是党报记者必须要有鲜明的党性,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性,要有悲天悯人“人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党报记者 党性 职业性 人性
一、党报记者必须要有鲜明的党性
凡是新闻一定打上阶级性、民族性、党派性、国家性、区域性的标记。党报作为各级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就是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就是要反映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人民群众的需求,沟通党和人民的联系,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激励民众的意志,在众多媒体中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正是因为党报的这个特性,使之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它作为向社会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把它作为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的重要工具。
而作为一个党报记者也就必须要有鲜明的党性。而如何做到这一点?要从以下几点把握:
1、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是保证全党思想上、政治上高度一致的根本条件。一个党报记者,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一条红线,必须遵守。党性原则还要求党报记者组织上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纪律。
2、在新闻选择上,要始终紧扣“两结合”
要找准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结合点,作为党报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和党报报道内容的主要价值取向。党报新闻工作者要胸怀全局看问题,重心下移找选题,心中装着大局,笔下多写群众,做到“两结合”,党报新闻才能有底气、接地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3、在报道方式上,要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落到实处
眼睛向下,脚踏土地,用新视角、新语言报道群众的喜怒哀乐。勇于创新话语体系,采取平等式、互动式、交流式的报道方式,用老百姓的视角,说老百姓的语言,写老百姓的感受,回答老百姓关注关心的问题。
二、党报记者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性
1、职业意味着责任
记者是一种职业,凡职业都有岗位的责任。首先是发现事实的责任。国外新闻学著作里曾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某先生和某女士的婚礼。他事先对此次采访做了种种设想和充分的准备。但是,那天当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的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消息。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这不是更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年轻的记者才恍然大悟。这位新记者就是没尽到发现事实的责任。
敏锐地去发现事实,还包括对事实的认识,要比别人更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敏锐地去发现事实,透过现象捕捉事物的本质,是记者的职责与义务。
2、职业意味着操守
作为一个党报记者,职业操守最重要。党报记者应有一些基本的职业操守
(1)首先不做假新闻。职业操守首先是真实。记者有责任检验所有信息来源的准确性。《戏剧电影报》第807 期头条《刘晓庆又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将在白宫亲自给刘晓庆颁发杰出演员最高荣誉奖。美国方面已派人到香港某电视台,通知刘晓庆。刘晓庆对此很高兴,并且认为自已完全应该得这个奖。这篇报道将这个无中生有的故事,描写得绘声绘色。这样的虚假报道,让刘晓庆顺理成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百姓饭后的谈资。
(2)不做有偿新闻。记者利用自身的权力和业务的专长,报道“有偿”性的新闻,自已捞取好处。常见现象包括:参加新闻发布会获取好处。记者靠单位负责人精心准备的汇报和文字材料,写出邀请单位所需要的新闻稿件,单位又给记者发“红包”。
以政府名义通过各种关系请记者对企业进行个人或集体采访,以得“正面宣传”,后发给记者“好处费”。
以广告换新闻。你今天给我宣传报道,我明日给你广告,让你提成。
充当新闻掮客。积极奔走于各个新闻单位和被采访者之间,搞公关,搞新闻策划。
如何不做有偿新闻,党报记者应该:避免自己的利益与采访发生冲突,不管是现实的利益还是潜在的利益。不参加任何可能损害自己公正和信誉的组织和活动。拒绝广告商的优厚待遇和特殊利益,抵制他们企图影响新闻报道的压力。
3、职业就意味着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
记者是靠文字吃饭的,你的思想情感、文字组织水平、策划组织能力、新闻敏感度等等都是职业水平的体现。水平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1)新闻敏感、新闻发现力。新闻发现可以说是记者对于新闻事件迅速作出判断,并对该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认知过程,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优秀记者不仅能从已发生的事实、已写成的材料中看出新闻在哪里,更能从已有的事实或材料中判断趋势,从趋势中发现新闻。
(2)采访中的脑功、眼功、听功、记功。脑功,即采访中的思维功力,是记者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眼功,即采访中“看”的能力,这个“看”是记者善于看门道的一种职业能力,一种是采集性的,用眼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另一种是核实性的,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听功,善于倾听是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第一渠道,没有好的听功就无法捕捉到第一手的新闻素材;记功,指准确、快速记录的功力,记者采访时的记,包括记事、记景、记形象、记所看见的,记言、记声,记所听见的。
(3)记者的表达能力。即: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向对方提问、对话时准确而简练地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以及在写稿(传播)时通过运用所采集的新闻素材把自己的写作(传播)意图准确、艺术地展示给受众的能力。
(4)掌握现代化采访发稿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记者应学会使用采访用的便携式文传机、电脑、多功能电话、多功能照相、摄像机,学会边摄影边向录音机口授新闻;学会熟练地在电脑上输入、修改、检索各种文字资料的技术,通过电脑、互联网络收发文字稿件、资料,并建立起自己的采访资料库,以备采访时查阅。
职业水平还包括记者应有的综合素养:
(1)从知识结构而言,记者的知识首先要“博”,在广博的基础上力求有更精深的了解和掌握,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应当是一个“杂家”。同时,我们还应当强调记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做到博而专。
(2)基层工作知识和编辑工作经验。记者应当具备一定的基层实际工作知识,成为懂行的人,经常做一做基层实际工作,接触和解决一些实际矛盾,品尝一下基层工作的辛劳,有助于记者在观察全局工作时打下扎实的根底。
(3)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社会活动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是记者采访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记者在各种条件下采访的生存能力是成为全方位记者的重要条件之一,记者对于当地特殊环境、风俗习惯的适应可以解除同当地人民的心理隔阂,有利于深入采访。
(4)思维活跃、思想独立。记者的思维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是一个记者知识含量、知识结构、理性思辨能力的全面考量,是记者运用知识分析事物,抓住本质,以严密的逻辑方式求证、表达的能力。
三、党报记者要有悲天悯人的“人性”
有人称记者是无冕之王。但记者首先是人。稿子见证人性。
1972 年6 月8 日早晨,一架美国战机在越南展鹏县投下炸弹和汽油炸弹,此时,小女孩潘金淑和她的家人正躲在附近的一间破庙里。不一会儿,潘金淑和她的两个兄弟、两名亲戚尖叫着从黑烟中跑了出来。美联社西贡分社摄影记者黄幼公拍下了这一瞬间。这张照片登上了6 月12日的《纽约时报》头版,接着被各大报纸转载,并获得了1973 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和当年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这张照片被认为“加速了越战的结束”。被誉为“美国公众良心”的作家苏珊·桑塔格这样评价这张照片:“她张开双臂,痛得放声尖叫———在激起公众对战争的反感方面,很可能比100 小时的电视广播的暴行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黄幼公并不是仅仅拍了这张照片就一走了之,他接下来的做法尤其值得称道。拍完照片后,黄幼公和其他摄影师开车送潘金淑和她的家人去了医院。黄幼公请求医生不要放弃这个孩子,直到看到她进入了手术室,黄幼公才离开了医院。
记者的身上应该闪现着人性的光芒,不能欠下良心债。记者不应该成为冷冰冰的记录仪器,他还应该富有同情心和人情味。
2008 年,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大批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险地,第一时间传回了灾区的消息,用感人的文字、震撼的画面,为救灾决策、为团结民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公开的报道中,我们也看到了个别同行身上人性的欠缺。如有些记者采访刚从山里逃出来、惊魂未定的灾民,当得知这位老乡家毁人亡时,跟着就是一句:你现在心里有什么感受?灾民闻声痛哭。
这样的采访情景,之所以被人诟病,就是记者为了达到报道目的,不惜把已经开始结痂的伤口一次次地撕开,甚至用精心设计的话语狠狠地刺痛他们的伤口,这种缺乏人性关怀的报道,没有人情味,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缺乏人性的报道,有的人将其称之为“媒体冷硬的客观”,是媒体冷漠以及忽视人作为一种社会生命体存在的体现。例如“对于车祸现场、凶杀现场赤裸裸的画面展现;将民工的自杀说成是一场“跳楼秀”;歌颂那些舍身取义的人,说他们如何不顾个人安全,不顾家人,不管他们愿不愿意说,也不管他们如何有话说不出,也不管他们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话。这其中媒体其实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些英雄人物也有家庭,也有妻子儿女以及正待赡养的老人,也有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权利,可能当时他们只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但却被媒体无肆的放大了。如此报道确实不足以说服受众。作为党报记者,要树立“人性”意识,树立社会道德意识,敬畏生命,一切报道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媒体立场不能丢弃,报道不能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客观是必要的,但不能一味的强调没有人情味的冷硬的客观。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