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江苏镇江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文/周红雨
【摘 要】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创设好数学教学情境对于一位数学老师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把握好创设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数学;情境;创设;策略
一、情境创设的概念
教学情境就是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氛围。“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之间的感情交流。“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如教室中的布置与陈设,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统一和谐方为情境。情境创设,是指在备课或上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特点的不同,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选取恰当的问题素材,设置合理的情境结构,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我们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是极为重要的。
二、情境创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1)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和意义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不从教学内容出发,只是为了追求一种形式认为只要上课时播放一段动画,出示一张挂图这就是情境创设。有的教师则认为创设教学情境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能不用就不用。
(2)情境创设粗糙,牵强。大多数数学老师都能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设计出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新颖有趣的情境,但不少情境创设不细致,不自然,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
(3)情境创设乏味无价值。为了追求新、奇、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不少教师总是煞费苦心地创设迷人的问题情境,设计的问题情境场面宏大,场景繁多学生如临其境.可过多的非数学化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问题情境的呈现,内容堆积,过程太长,学生抓不住主题,使情境创设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我们知道,情境创设只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有独到的作用,再有就是当数学关系比较复杂、数学原理过于深奥,学生不易理解、不易认识时,创设恰当的情境让问题形象化、直观化、浅显化,以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
三、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1.趣味生活性。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生活性”和“数学味”是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联系的两个侧面,生活性是基础,它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数学味是目标,它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实际问题。要防止片面追求“生活化”,冲淡“数学味”的倾向。数学教学必须思考:到底用什么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创设情境时,在注重“生活化”的同时,还要注重“数学味”,必须通过实际问题更深入地研究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2.学科针对性。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远离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创设情境时,选取什么材料、采取哪种形式都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进行考虑,能帮助学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境才是好情境。要使情境创设紧扣教学目标,首先要非常明确教学目标的定位,再根据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素材与表现形式。
3.问题形象性。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4.应用情感性。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有教育家指出:能够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任何正当的手段和方法,都是合理的,加入为了促进学习,必须把要教的东西包上糖衣,那么你不应当吝啬糖。这“糖衣”就是情境创设中的情感性。
总之,情境创设应以合理选取情境材料为前提,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础,以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以激发数学问题意识为导向,以能否承载数学知识为标准。创设情境时,只有重视课程资源开发、面向全体学生、紧扣教学目标、寻找“生活原型”并注重“数学味”,才能避免现存问题的重演,才能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要使学生真正具备个性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通过几堂课就能达到,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持之以恒,寓数学思想方法于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就一定会日趋成熟。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