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民
建筑劳务企业与施工企业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施工企业给劳务分包业务,劳务分包为施工企业完成工作。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共同的目标。只有合格的劳务分包才能做出合格的建筑产品,也只有在出色的施工企业的管理和领导下,劳务分包的工作进展才能顺利。
劳务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新增的生产一线实际作业人员有80%~90%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再就业人员。这些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在建筑劳务企业从事工作,由于建筑劳务分包制度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秩序缺少有效监管,建筑劳务企业的社会地位不被广泛认可,应该享有的政策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建筑劳务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生存面临着诸多困难。
政策层面。一是现行法律规定滞后,只有《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两项法律规定,虽然明确了发包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责任,但未对工程项目中的劳务作业分包做出规定,制约了科学高效、成熟完善的分包体系的构建,难以满足施工产业专业化,分包市场多元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二是政策和监管措施尚未全面贯彻实施,监管措施难以落实,承包企业依然可以与“包工头”进行劳务交易。政府主要是通过实行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来防范和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监管不到位。三是建筑项目标的额较高,有的项目存在资金不到位现象,致使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资金短缺,不利于企业规范用工。
企业层面。一是施工企业层面用工行为的因素,有些施工企业自办建筑劳务企业,直接使用劳务作业队伍或“包工头”,转嫁经营风险,使得独立的建筑劳务企业难以与其公平竞争,劳务分包市场秩序混乱,劳务企业资金紧张,难以按时足额支付务工人员工资,经济效益低迷。二是建筑劳务企业自身的因素,无合同用工现象严重,务工人员队伍稳定性差:挂靠现象严重,专业化程度低;规章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粗放等情况,容易将企业内部经济矛盾演变为工程承包企业与劳务企业的劳务纠纷,甚至发生务工人员与总承包企业的对立,以及恶意讨薪导致的社会问题。
务工人员层面。一是建筑业劳务资源日显短缺,整体素质难以提高。随着城镇化和地方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回乡创业,为从事建筑的农民工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建筑业务工人员向相对贫困地区和较低素质人群转移;农村家庭子女数量减少,独生子女家庭曰益增多。建筑业劳动力资源短缺,技术工人青黄不接已成趋势。据报道,建筑农民工年龄多在40岁以上,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很少愿意从事建筑业。
二是合同意识淡薄,随意频繁流动。由于劳务企业与务工人员劳动合同制度不健全,双方没有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权利义务也不对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很差。务工人员往往根据工资高低、待遇好坏,在“包工头”的诱导下随意、频繁流动。这种现象不但直接影响劳务企业务工人员队伍的稳定,危及到承包企业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也使得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从业缺乏长久之计,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建筑业生产生活条件艰苦,长期流动作业,务工人员社会保障覆盖面远远小于其他行业。外来务工人员对参加培训,进行技能鉴定普遍缺乏积极性,不但不愿承担培训费用,还向企业索要务工补贴。据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的调查,外地进京建筑劳务企业中的高级工仅占务工人员总数的7%。
加强施企自身建设,助推劳务企业发展
基于未来的环境和发展趋势,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该如何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可以从宣传贯彻国家和省市对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三方面入手,助推建筑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共同发展。
注重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引导认同建筑劳务企业社会地位,建筑劳务企业正处在培育发展阶段,社会公认度低,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支持其拓展市场,扩大影响,形成促进建筑劳务企业发展的舆论氛围,使所有总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了解认识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在建筑施工以及规范建筑市场行为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逐步认同建筑劳务企业的社会地位。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在评选表彰先进、优质工程评定中将管理规范,守合同重信用,质量信誉高的优秀建筑劳务企业列入其中,使建筑劳务企业分享表彰奖励所带来的荣誉感,激励建筑劳务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数量的增加,应制定完善监管措施,维护建筑劳务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对劳务合同的监管,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市场主体行为;建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引入建筑劳务分包招投标机制,建立有形市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劳务基地,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彻底取缔“包工头”,使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合法有序地进入建筑市场。
注重精细化管理,引导劳务企业共同发展。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市场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先要能够生存,进而不断提高利润率。为了高品质、高效益、低成本的战略主题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精细化管理,合理有效地选择劳务分包队伍,形成一种合理有效的施工总承包和劳务分包的总分包关系,实施对劳务分包队伍有效的监管,帮助劳务企业解决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司题,与劳务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综合效果。
加强管理,引导劳务企业健康发展。根据“金字塔”型产业组织结构的阐述,劳务分包企业是整个塔形结构的基础,在建筑行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与劳务分包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劳务分包企业管理工作做得好,工程质量、进度得到保障,施工企业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渐发展壮大。
严把劳务队伍审核关。施工企业在承接一项工程前,首先要根据工程体量、结构状况、质量标准、工期要求等因素,选择数家劳务分包企业参加投标,重点把好资质审核关,保证劳务资质符合市场要求。对劳务队伍的评估,从保证工期、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场文明施工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全方位考察、调研、认证,防止不合格劳务队伍进入,给施工企业造成不良后果。尽量选择在建筑市场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劳务队伍,有所了解,便于管理,利于沟通和处理纠纷或矛盾。
强化劳务分包合同管理。施工企业(总承包方)必须与劳务队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必须加强合同评审,约定合同内容,尤其是违约责任,确保企业权益不受损失。合同要做到“全、细、实”。所谓全,就是合同中的劳务分包内容要全;细,就是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子目要细,不能缺项,漏项;实,就是合同中对劳务队的要求要实事求是,便于操作。在合同中约定损失的补偿办法。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针对施工现场实际,要建立劳务队伍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技术管理制度、工期推进制度、劳务协作制度以及签订综合治理管理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信访责任制等,以制度约束劳务队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管理。项目部对劳务队伍的施工过程要跟踪检查、监督,加强施工现场动态管理。每天检查掌握劳务队伍人员进场情况并做考勤记录、施工进度、流程安排、质量控制、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防止工期拖延,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劳务队伍必须向总承包方报送进场人员实名制花名册。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开展劳务用工检查,对照合同要求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和监督,第一时间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
建立劳务队伍数据库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劳务队伍数据库和信用评价体系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确有必要也很重要。企业可以将所有在本企业或其他施工企业从事劳务分包的队伍进行信息集中,并根据劳务队伍的资质、实力、专业、规模、业绩、违约记录、风险系数等关键指标,确定优质、合格和不合格等不同等级,建立数据库,而且要动态不断完善剔除。在选择劳务分包队伍时,由相关部门提供实时资料,组织相关力量评审,为严把劳务队伍审核关提供翔实依据。
(作者单位: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