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云计算及其农业信息服务研究

  • 投稿小赤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448次
  • 评分4
  • 24
  • 0

黄 蓉1 刘崇欣2

(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2;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2)

摘 要:在阐述云计算发展现状和服务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体系结构,认为云平台具有低成本、获取服务途径便捷、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方式个性化、资源整合等优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业信息服务;云计算;云服务平台;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22-02

收稿日期:2015-02-0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14D047)。

作者简介:黄蓉(1985-),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农业信息服务是指以涉农信息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机构开展信息的搜集、生产、加工和传播等服务工作,包括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农业信息产品服务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云计算,“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在云计算时代,农民利用各种简单的用户终端,综合有线及无线网络在云端获得所需信息成为可能。如何借助云计算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云计算概述

(一)云计算的概念

关于云计算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共识。美国国家技术与标准局(NIST)信息技术实验室所给出的云计算定义较中性、全面、系统。

NIST定义:云计算是对基于网络的、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能够方便、随需访问的一种模式。这些可配置的共享资源计算池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资源池以最小化的管理或通过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可快速地提供和释放。

(二)云计算发展现状

自2006年谷歌公司提出“云计算”以来[2,3],其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谷歌公司最先启动“Google101”计划,进行“云”系统的开发,目前Google已有多个云应用。Amazon在2006年推出弹性计算云,其内容包括4大核心服务: 弹性计算云、简单排列服务、简单存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IBM 于2007年11月提出“蓝云”计划,目标是为了减少信息安全等公有云存在的问题。Apple投资10亿美元建立了新数据中心。

自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成立了无锡云计算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云计算中心、中化云计算中心以及东营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2009 年,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在南京建立。2010年10月,国家工信部与发改委联合发布通知,表示将在无锡、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三)云计算的服务

根据NIST的定义,云计算有三大服务模式: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4,5]

1.IaaS:Iaas作为一个纯技术组件,用户可控制操作系统的选择、存储空间、部署的应用和有限制的网络组件。服务器云为客户提供一套虚拟的计算空间,用户在虚拟系统上运行自己需要的应用程序。

2.SaaS: Saas通过传送服务器端的程序软件为远程用户提供软件服务。在服务器端,Saas提供商搭建信息化所需的网络基础设计和软硬件运行平台,并负责实施、维护等工作,用户只需据己所需,从Saas提供商处租赁软件服务。

3.PaaS:Paas面向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用户可对应用程序及其运行的托管环境进行部署和配置。Paas依托基础设施云平台,利用开放的构架为互联网应用开发者提供了一个超大规模计算能力、共享云计算的机制。

二、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现状

我国农村和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1981年建立了以信息服务和农业计算科学技术研究为目标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机中心;1994年,首次系统地提出涵盖农业信息化的“金农工程”的“三金工程”;2005年,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程试点工作开展;从2001年开始,国家启动了“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农村信息服务市场行动计划;截止目前,我国已连续10年出台了围绕“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6-7]。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较大成果。2010年,“三电合一”工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初具规模,“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解决[8]。到“十一五”末期,已完全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网站,各大运营商也推出了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6-7]。

然而,我国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①平台重复建设,集成程度低;②信息化建设覆盖不均,偏远地区信息化覆盖率低;③平台信息面不广,更新不及时;④农民缺乏运用信息化的主动性[9]。

三、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构建

(一)基于云计算的农业信息服务优势

1.成本优势。农业信息服务的主体如果自己组建私有云,利用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能降低硬件、网络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同时,也可向云供应商租赁服务,节约建设成本,减少管理和维护成本及费用。

2.获取服务途径更加经济、便捷。在云计算“软件即服务”模式下,用户只需接入云计算中心平台即可快捷启用应用程序和享受服务;在“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下,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享受服务。

3.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方式有平台、设备、软件的租赁服务,也有信息检索、信息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各种增值服务方式,还有信息推送、信息报、信息公告等广播式的信息服务方式[7]。

4.有利于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同地区信息化程度、信息资源分布和需求水平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利用云平台可实现横向服务机构之间及纵向机构和子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让更多农民受益。

(二)云平台体系结构设计

服务是云平台体系结构构成的核心,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中,其总体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基于云计算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分为以下几部分:

1.资源层。资源层包括物理资源和资源池。物理资源支撑云计算上层服务的各种物理设备。资源池将物理资源层上的大量相同类型资源构成同构或接近同构的资源池,其目的是创造协同工作基础。

2.数据库层。用于存储用于农业服务的各种信息,包括农产品交易信息、农业生产信息、电子政务信息、农资供应信息等多个数据库,为平台实现众多系统功能提供数据支持。

3.平台层。为用户提供对资源层服务的封装,使用户可利用更高级的服务来构建自己的应用。服务组件是功能层中 Web 服务组件管理的实现基础;集成规范提供了集成标准;平台即服务可以实现针对各种农业信息的数据挖掘、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和编程模型的功能。

4.应用层。针对不同业务需求,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软件服务,包括农业电子政务、农产品交易系统、农业科技管理系统、农业智能化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等。

5.用户层。该层级是方便用户使用云计算服务所需的各种支撑服务,针对各层次服务均提供相应的访问接口,为包括众多用户提供包括PC、手机、电视等多种途径的便捷服务。

6.管理层。管理层为所有层次云计算服务提供管理功能。包括服务目录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部署管理等。

四、结束语

云计算为信息服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为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云计算这种全新模式的应用在带来众多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云计算标准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等,只有这些问题逐步解决,其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才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作玉.中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概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R Buyya,C S Yeo,S Venugopal.Market-Oriented Cloud Computing:Vision,Hype,and Reality for Delivering IT Services as Computing Utilities[C].Prceedings of the 2008 10m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Sep.25-27,2008,5-13.

[3] Lawton G Developing Software Online With Platform-as-a-Service Technology[J]. Computer, 2008,41(6):13-15.

[4]雷万云.云计算-技术、平台及应用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黄兰秋,陈婧,高波.基于云计算的林业信息服务研究[J].林业经济,2012(11):109-115.

[6]黄体杨,杨勇.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9):33-37.

[7]矫玉勋.云计算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分析及发展策略[D].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2013.

[8]刘崇欣,张应,陈一铭.县域农业信息服务实证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4(3):72-75.

[9]谢玉荣.重庆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模式研究及设计实施[D].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3.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