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站稳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重视精神养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国精神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精神养老;精神抚慰;幸福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晚年生活是否幸福直接影响我国人民幸福梦的实现,而要实现他们的幸福梦,精神养老和精神抚慰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一、人民幸福梦视角下精神养老的内涵
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相比,人民幸福更为重要。人民幸福梦是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目的和归宿,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将统一于实现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之上。
要实现人民的幸福梦,必须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的幸福问题凸现出来,直接影响了我国人民的幸福指数。不仅是因为老年人的人数众多,还因为变老是每个人的必然过程。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我们年轻时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早日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什么是幸福?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相同的是,幸福是人的利益和需要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和自我认同。幸福的内在因素是指家庭幸福,主要包括知心的爱人朋友、孝顺懂事的孩子、宽容慈爱的父母等;外在因素是指事业有成,主要体现为自身工作事业成功获得的愉悦体验。笔者认为,所谓的幸福就是当事人在社会中,根据其家庭和事业现状对自己评价时获得的心理感受和自我认同。社会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幸福指数。幸福既不是单纯的物质享受,也不是纯粹的精神体验,而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满足的统一。随着我国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小康社会的实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加大,其中,老年人的精神抚慰问题最为突出,已成为制约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幸福体验较少。老年人已离开工作岗位,获得社会认可的机会和幸福体验在减少。子女不能常伴左右,降低了原有的幸福感。精神孤独、精神疾病、精神无着是老年人经常出现的精神养老问题。其中,精神孤独是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之首。精神孤独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抑郁,严重的还会出现其他精神疾病。因此,对老年人进行精神赡养,解决他们的精神养老问题,寻求解决老年人的幸福之道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所谓精神养老是指通过社会和子女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关爱,老年人对自身精神生活的充实与提高,使老年人精神需求如同物质需求一样得到满足,从而获得幸福和快乐的一种养老方式。包括通过社会及子女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爱戴,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人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二、我国重视精神养老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1.我国老年人的特点
⑴老年人空闲时间多,容易产生寂寞心理,且很难从社会中获得心理满足和幸福体验。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人”变成“受社会供养的闲人”,社会交往明显减少。此时,若再与老伴子女分离,而个人又不能妥善安排自己的空闲时间,就很容易产生寂寞自卑等消极心理,甚至出现睡眠不宁等各种身体不适状态。
⑵老年人很难从现代休闲娱乐方式中获得快乐。老年人中,有兴趣爱好的比例很低,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匮乏。在城市,没有老年活动室的社区占将近一半,没有运动场所的占一半以上;农村的老年活动场所则更是有限。虽然当前各城市老年人活动的硬件设施日趋完善,但所起作用并不大。因为老人更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关爱,更渴望亲人朋友的陪伴和交流。与亲人朋友聊天与陌生人是不一样的,亲情才是对老人最好的精神抚慰。
2.必须从生活方式和年龄结构方面重视精神养老
其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传统农业社会极力仰仗老年人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获得认知的情况不复存在,那种出于对老年人知识经验的尊敬形成的敬老思想开始淡化。人们更多的是从书籍网络中获取相关知识,而不再求助于老年人,甚至很多老年人还需要孩子为自己更新社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很容易被边缘化而不被尊敬。
其二,经济的发展、人口年龄构成发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精神养老质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78亿。根据人口惯性规律,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在2026 年将超过3 亿,2037年将超过4亿,2050年将达到4.4亿,约占总人口的30%。待第三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有可能面临的是一对夫妇上面有12位老人。别说亲自照顾,恐怕连见孩子一面都成了奢望。
其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大家庭转变为三口之家。过去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物质条件匮乏,儿女绕膝的老人,所缺的仅仅是吃饱穿暖等基本的物质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四二一”结构日趋成为社会的主要家庭结构。婚后年轻夫妻越来越趋向于分家单过,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挣钱和后代身上。这种家庭生活方式在给年轻人带来自由和幸福同时,也造成了老人晚年的孤苦和寂寥。在城市,高得离谱的房价,使得绝大多数城市老人几乎不可能和儿女生活。在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后,老年人除了照看孩子、料理家务,还要应付繁重的田间劳作。即使是有孝心的儿女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些钱物,或利用双休或节假日看望一下老人,至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则很难顾及。
3. 必须通过精神抚慰注重精神养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才是其本质属性。马斯洛需求理论表明,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当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人们的幸福梦,不仅要从物质着手,更要关注人们的精神需求,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更是如此。
在现代社会,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包括衣食住行、医疗卫生保健等;文化生活需求包括读书看报、学习研究、娱乐健身;心理慰藉需求包括亲情抚慰、心理疏导、家庭关系等。前两项可通过丰富物质财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满足,但第三项却不行。因为其核心是亲情友情和爱情,属于精神需求。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被认为是与物质需求紧密相连,并对其幸福影响更大、更高级需求,仅依靠个人或社会单方面难以解决,需要社会家庭和个人对精神养老问题共同解决。
4.通过延续传统养老方式注重精神养老
受传统养老方式影响,我国老人对亲情的渴望比对物质的追求更热切。无论居家养老,还是住老年公寓,都离不开子女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我国老年人在原始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等养老需求基本满足后,已不再满足有形的纯物质吃饱穿暖的单调生活,更渴望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等无形的精神需求。老人有时候更像小孩,需要别人的关注。
在我国,家庭不仅是社会的细胞,更是个人应对生活风险的基本单位,家庭不仅具有生育、情感、消费等功能,还具有维持生活和解决生活照顾的保障功能。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伦理的影响,我国社会中家庭的保障功能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中国,代际之间是一种有别于西方“接力模式”的“反哺模式”,“养儿防老,享受天伦之乐”,体现出我国家庭养老模式特色。孩子对老人而言,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精神的寄托。老年人能否幸福地安度晚年,很大程度上不是物质的多少,而是晚辈孝心的多少。所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诉求即精神赡养,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
5.解决好老年人问题是重视精神养老的现实基础
为了引起子女的关注,部分老人故意制造问题,以达到与子女相聚相亲相处的目的。2011年,呼和浩特当地媒体报道,有一位老人身体无恙,却喜欢“赖”在医院不走,子女一劝就闹。究其原委,只因自己平日孤单,子女很少看望。老人希望通过“装病”让儿女聚拢在身边。同样是想让子女常陪伴,北京一位77岁老人将40岁的儿子告上法庭。尽管儿子同意每月给600 元生活费,她仍坚持要求与子同住。
一些养老院为了缓解老人的思念之苦,通过“创新”来“倒逼”子女探望老人。南京一些养老院,拒绝以转账和邮寄方式收取养老费,只接受“按月上门缴费”一种方式,由此实现让子女“常来看看”。养老机构的老人存在的种种问题表明,我国要实现民众的幸福梦,特别是老年人的幸福梦,就必须重视他们的精神抚慰和精神养老。
三、解决精神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老年人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其积极乐观生活态度
受健康状况和经济生活的影响,老年人有其自身的心理特征。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老年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比较脆弱,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寂寞感”等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我国老年人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则更为明显。许多老年人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子女“反哺”上,不能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转变观念。所以,国家和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宣传教育,让老年人逐步从“依靠子女”向“依靠自己”养老转变。社会组织应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老年人心理知识讲座,引导老年人自我调适,正确评价自我价值,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以实现自我精神慰藉。
2.为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条件
进入老年后,虽然精力有所下降,但老年人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老年人不仅家庭方面的负担轻,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且还在漫长的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的知识和经验,完全有能力继续发挥余热,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展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一些低龄老年人,他们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较强的生命活动能力,而且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社会和家庭要从物质和情感两方面支持老年人,给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平台,让他们在为社会服务中实现自我精神赡养。
3.加强孝亲教育,以多种方式满足老人的亲情需求
亲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重视亲情和亲情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重要的社会根基,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和物质利益的巨大诱惑,父母家人之间的功利主义色彩日渐加深,传统的感恩意识、亲情意识逐渐被疏远和淡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满足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实现老年人的精神养老,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有条件的家庭应与老年人同吃同住,经常与老人一起聊天、休闲娱乐;没有办法同住的家庭则应定期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与老人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动态;如果将老人送入养老院,则采取就近原则,定期探望,尽可能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4.采取既符合传统文化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特色养老模式
“孝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诚敬的态度供养父母,是传统敬老文化的起点。它要求在养父母其身的同时,又能了解父母的精神需要,做到养其志、养其心,使父母即便是天天粗茶淡饭,依然能精神愉快、幸福满足。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养老方式已逐渐成为一种奢求,难以实现。我们必须创新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单纯的社会养老模式,也不同于我国依靠家庭和儿女的传统养老模式,而应是二者的结合。例如,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该体系以“社区”为家庭与养老机构联系的纽带,不仅弥补了家庭功能弱化和社会机构养老资源的不足,还符合中国国情与未来养老方式的发展趋向。
5.加大养老设施投入,解决好养老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养老事业存在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组织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养老机构的作用。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首先,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无论社会养老、社区养老,还是家庭养老模式,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家庭养老需要为老人提供住房、养老费用;社区和社会养老需要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其次,加强法律制度等软件建设。比如,建立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完整老人档案,完善老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最后,完善中国特色的服务体系。比如,中国特色的服务对象、收费方式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海涛,王晶.从传统到现代——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养老文化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2]任德新,楚永生.伦理文化变迁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嬗变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4(5).
[3]齐艳英.由家庭养老模式到居家养老模式的法理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基金项目:本文是石家庄学院马列部2014年实践教学项目“社会养老的精神抚慰问题研究”的结项科研成果。本文的撰写参考了多名同学的调查材料,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