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六盘水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思考

  • 投稿愚一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22次
  • 评分4
  • 81
  • 0

张阳李治邦

农民问题依然是中国的重大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必然趋势。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产生农业转移人口。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转变为非农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是我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把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消失现象称为“传统农民的终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六盘水市农业转移人口状况

六盘水市现有耕地455万亩,按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人均耕作5亩计算,第一产业需劳动力约91 万,占总劳动力的71.3%,农村富余劳动力为36.6 万左右,占总劳动力的28.7%。按劳动部门统计,六盘水市现已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人以上,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8.6万人左右。根据《六盘水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数据,六盘水现有农业劳动力157.43万人,其中农业富余劳动力近70万人,除去常年在外务工的33.5万人和丧失劳动能力、没有外出就业意愿的人员外,还有35万余人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农业富余劳动力总量还将增加。

首先是农业劳动力供大于求。从农村劳动力供给看,六盘水现有农业劳动力157.43万人,其中农业富余劳动力近70万人,除去常年在外务工的33.5万人和丧失劳动能力、没有外出就业意愿的人员外,还有35万余人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农业富余劳动力总量还将增加。其次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根据六盘水市农办的调查,全市约74413名技术工人中,初、中级工有37532人,占50.43%;高级工有15661 人,占21.05%;技师、高级技师仅有1135人,占1.53%。从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总体文化程度和技能素质看,小学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40.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9.2 %,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17.7%。这种劳动力供给现状,一方面,熟练、高技能、新型技术就业者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劳动力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供大于求。依然存在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以及就业质量低、周期短、稳定性差等问题。

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面临的障碍

首先是对进城农民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措施,直接关系到进城农民待遇安排,影响农民市民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央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进城农民市民化开绿灯。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统一决策、分级管理的体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承担不同的责任。出于代表城市市民集团利益考虑,城市政府以本市劳动力充分就业为重要目标,并将此作为保证市民收入的一个手段。因此在对农民进城问题上,实行排斥和抑制政策的多,鼓励和支持政策的少。在政策安排上,大多是以城市市民的心态对待进城农民。实际工作中缺乏热情、缺乏引导,对农民市民化存在着重堵轻疏,重管理轻服务,重义务轻权益,重城市就业轻农民工安排的政策现象。

其次是体制障碍。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是实现农民市民化中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户籍制度人为地把农民禁锢于乡村土地之上,排挤于城市大门之外。即使是已进城多年的改变了职业身份的农民,仍然被排斥在城市管理体制之外,享受不到市民待遇,使其与生活在同一空间,工作在同一单位的城市市民存在着身份与地位的巨大差别,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尽管近年来户籍管理有所松动,但力度仍嫌不足,与农民市民化要求仍然很不适应。与这种户籍管理体制相联系,城市政府对进城农民的管理也存在着诸多体制不顺的问题。如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相互推语,责权利分离,出现了“有权的无力管,能管的没有权”;“收钱的不管事,管事的不收钱”;“有利才管,无利则推”的局面,把许多进城农民排斥在城镇体制之外。

三、推进六盘水市农业转移人口的对策建议

制度障碍是制约农民市民化进程的根本性因素。因此,破解农民市民化的难题,应从制度创新入手,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体系,重建城乡统筹、公平公正、协调统一的一元制度体系,加大相关公共支出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卫生、住房等级别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一是创新土地制度,割断农民工与农村土地的“脐带”。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流转机制、征用制度改革,在明确土地产权的基础上,探索多种土地流转的模式,合理确定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推动不再以土地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土地的彻底分离,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二是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加速农民与城市的融合。加快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政策性歧视,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条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三是建立覆盖全民、广泛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有效转移接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灵活性与多样性,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性需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J].中国城市经济,2002(11).

[2]六盘水市农办.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调研报告)[J].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研究, 2009(4).

[3]六盘水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