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 超
【摘 要】高中物理一直是很多学生的一大困扰,因为物理科目的特殊性,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物理有一定的兴趣。笔者从事高中的物理教育以来,对物理教学有着一定的见解,本文将从新课改以来对物理教学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物理;教学;改革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虽然已经实施多年,但是迫于社会、家庭、政策等方面的压力,改革并不能很好的进行。为了“升学率”、“高分”,很多学校的教学仍然是传统教学为主。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有其特殊性,学生没有兴趣不能理解就难以学好物理,“高分低能”“低分高能”的作者不在少数。我们为了学生最终的高考,很多时候物理教学都是采用“题海战术”,长期的应试教育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好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课难,讲高中物理课更难。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物理教学势在必行。
二、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提议
1.增加并逐渐完善实验课,提升学生兴趣
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物理公式的原因就是没有较多的物理实验课,物理教学能否达到最优效果,能否协调运转,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师正在物理教学中能否让学生喜欢物理,学生对物理课感到乏味,就难以达到最终目的。所以兴趣的培养必须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相结合。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我们必须要在实验课上下功夫,逐一分析研究。通过趣味性的实验改进,让同学们能在欢乐的气氛下就懂得物理原理,了解公式的由来。一些简单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或自己动手来解答。这样,将课内、课外,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结合起来,学生既学到了和物理相关的知识,又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物理课上经常有实验性较强的章节,这些章节教师要起到一个示范作用,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加深印象。一些演示实验并不能便于学生理解,要设法改为学生实验,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小实验。要认真做好回来反馈给课堂。通过对学生进行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如对比法、比较法、模型法、平衡法)等科学方法教育加强学生实验观察方法的培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培养实验能力,开拓创造性思维。但是这些预计的效果只有通过完善的结构才能在实验教学体系取得。因此,每个学期,各个物理教师应该按照教材大纲制定详细的教改方案,确定最终要达成的目标,建立配套的组织,专人进行操作。各个小部分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最终目标。从而发挥出整体结构的最大优势。 2.增加物理课堂趣味性,改革课堂教育方法
课前首先让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章节,要求他们通过看书猜想或者上网查询相关知识预测一下实验现象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就会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在课上就让学生带着预习时的不足和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总结。这样不仅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地位让学生当主角,更加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物理新知识的探索热情,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实验的能力。教师必须突出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我们在选择教学法要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在现有的众多物理教学方法中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经过优化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成功的物理课中我们可以看出,都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统一组合,而不是几种教法的简单拼凑,这样成功的物理课一定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科学正确并且带有创造性地进行优化选择、认真实施的结果。
物理教学改革中教师也要优化课堂的讲解方式。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必须具有强烈的科学性、针对性、综合性,每个章节的内容不同就可以随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对教材内容从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推理、理论来源等方面作全面完整的讲解;对实验性较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就做实验性的讲解。对考试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或学生容易发生差错的问题,作分解点拨式讲解;在学生独立思考、阅读或者进行练习训练之前,作提示性讲解;根据学生在预习复习中的疑点,应用释疑性讲解。
总之,物理课堂的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学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授课方法。
3.物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样化
在传统高中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对是静态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建立起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动态教学评价体系。和相对传统的静态教学评价不同,笔者认为新的评价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1)动态把握学生综合的发展状况,不能只注重物理分数,要将各种教学评价的方式结合起来。(2)教学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忽略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状况,因为每个学生水平不同,所以要重视每个学生的已有水平。(3)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并不是单方面的,这其中也包括教师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相评价等等,学生给教师提意见加强教师教学水平,教师给学生提意见增强学生水平。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之间互动的过程而非单项的指责性批评。(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鼓励与指责相结合等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松林.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Z1):53
[2]李文军.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创新[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01):23
[3]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4-148.
[4]郑新忠.浅谈高中物理总复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物理,2009(3):1-4.
[5]徐福萌.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4-25.
【作者简介】
吕超,男,(1979—)辽宁朝阳人,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新华路1段151号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122000,大学本科,物理教育,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