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国平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教学情境对于学习活动的重要性。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兴趣、启慧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左右,崇尚考分至上,大搞机械灌输和重复训练,割裂了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忽视了学生的人本主义与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使物理教学步入低效的盲区。
物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物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物理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领学生通过发现、感知、分析、思考、假设、实验、推理、验证等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敢于质疑的探究精神,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合作学习的意识。
一、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北宋教育家程颐认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必然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刻苦钻研,若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就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富有乐趣,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2.培养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愈强烈,会驱使学生主动提问,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要利用生活现象设置悬疑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引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过程,能主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3.实现知识迁移。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静态地看待问题,把知识看成是封闭的、孤立的,错误地认为死记硬背是“强化记忆”、机械重复是“巩固练习”,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贯通和迁移。教师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从而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从多方面、多途径解决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二、物理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教师创设的问题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要符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
2.发展性原则。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提问不是简单地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能切中要害,发人深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熟悉性原则。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为落脚点,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入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进而产生不一样的见解,通过交流、讨论、争辩直至解决困惑,交流互动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借助现象掌握物理规律,探索问题的本质。
4.发散性原则。教师问题的设计要以教学重难点、关键处知识为切入点,要以此为中心,逐层递进,层层深入,引发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三、利用生活现象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1.抓住有效时机。教师不能将问题随意地抛给学生,而是要选择恰当的时机。(1)导入时发问。教师在导入时恰当的提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轻易打开学生灵感的突破口,引发学生自主探究。(2)关键处发问。教师要在学生处于困惑处、疑难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如在“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学中,教师呈现地震爆发前夕,动物引颈倾听并四处逃散的图片,学生百思而不得其解,“画面中的动物到底听到了什么?我们人类怎么可能听不到?”为了消除学生的疑虑,教者播放了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蜜蜂和蝴蝶上下飞舞的视频,并提出问题:“我们可以见到蜜蜂翅膀振动的嗡嗡声,但为什么听不到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声音?”学生顿时来了兴趣,再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3)结课时发问。教师在结课时或拓展延伸,展望未来,提出运用物理知识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或有意识地在结课时设疑,抛出问题,为下节课的授课埋下伏笔。
2.引发学生猜想。猜想不是天马行空的瞎想,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是针对某一现象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如在学生分析力、振幅、响度的关系时,教者创设问题情境如下: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另一端,改变力的大小,观察所发出的声音不同。再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用不同的力敲鼓时,通过鼓所发出声音的不同,观察碎纸屑振动的高度。通过实验,给学生的猜测指明了方向,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原来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响,力只是决定声音响度的外因。
3.诱发创新动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并运用物理知识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如在“杠杆”教学中,学生在了解杠杆及其原理后,教者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工具都是杠杆,而它们的作用各有不同,有省力、有费力,还有等臂的,你能举例说明吗?”有学生指出:“天平是等臂杠杆”,有学生指出“指甲钳、开瓶器、扳手、撬棍等都是省力杠杆”,还有学生指出:“费力杠杆有筷子、镊子、火钳、剪子。”这时有学生提出:“园艺师傅的剪刀不是省力杠杆吗?”“剪头师傅的剪子是费力杠杆!”学生们各抒己见,经过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剪刀的动力臂、阴力臂的长短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既有省力的剪子,也有费力的剪子。长口的剪子费力,短口的剪子省力。
总之,物理教学要走出传统教学中“满堂问”而忽视引导的误区,要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