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高中物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 投稿研究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422次
  • 评分4
  • 39
  • 0
  摘 要:通过对高中物理各单元思维障碍的统计分析,尝试在认知冲突中进行知识结构的构建,重视程序性知识的积累,并使之有序化,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思维障碍;知识构建;程序性知识;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6-0011-3
  如何教得有效,如何学得有效是教育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笔者用两年时间,通过在单元复习课中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分析思维障碍,并就高中物理各单元知识的思维障碍,对三个教学班近120人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在认知冲突中进行知识结构的构建,重视学生程序性知识的积累,并使之有序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有效教学”。物理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拥有的物理知识结构,是学生对物理世界的观念的加工和组织[1]。
  众所周知,房子建造之前首先要进行地质勘探。在教学中,就是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前概念)。房子地面上的建造过程最起码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体框架施工,一层一层往上造,相当于新课学习。主体框架施工完成后,需要排布管、线,进行装修,相当于单元复习(模块复习)。与房子的建造类似,物理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某一知识点(单元)知识结构的构建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夯实基础。因为,只有知识结构的主要框架牢固而稳定,知识结构在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才不会“变形”,甚至“倒塌”。
  1 在原有知识结构上,让学生参与思维加工活动,构建物理概念
  事实上,概念习得的过程是一个从具体物理现象中逐级“抽取”本质特征的过程。
  例如,高中物理的第一个概念――质点。列举:①研究列车从上海开到北京的运动(动画展示);②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动画展示);③研究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实验演示)。
  引导学生“抽取”:物体的形状、大小对研究的运动无关(或几乎没有影响),或者物体各点运动情况相同这一特征,构建质点的概念。
  列举:④研究列车通过一座桥的运动(图片展示,列车和桥的长度差别不明显);⑤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⑥研究削球时乒乓球的转动。在例子变式中,使概念的本质特征得以留存,干扰因素被逐一排除。
  《电场》中,电势、电势能的概念一直使学生产生思维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电势及电势能的概念的正确理解。
  步骤一:运用类比学习抽象概念
  电势能类比重力势能,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类比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通过类比思维方法把电势能的概念纳入到认知结构中。
  电势的概念也是与电场强度类比而来,但是,学生对一些概念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电势有正负,是一切正的电势都大于负的,还是比较它们的绝对值?”“负电荷从A到B,外力作负功,A点电势是否一定较高?”大部分学生仍然对电势概念的认知存在障碍。
  步骤二:让学生参与思维加工过程
  与电场强度的定义一样,对电势的定义在类比的基础上,进行“稀释还原”教学,让学生参与思维加工过程。
  1) 将理想化的正检验电荷放入电场中一点,分析Ep/q。
  2) 改变检验电荷的电荷量,分析Ep/q。
  3) 将电荷换成负检验电荷,放入电场中同一点,分析Ep/q。
  4) 改变检验电荷的电荷量,分析Ep/q。
  5) 改变电场中的位置,分析Ep/q。
  6) 学生得出结论:不论正、负检验电荷,Ep/q为恒量。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点,Ep/q不同。
  我们把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用φ表示。它反映了电场具有的性质,与q的多少,正负,甚至检验电荷是否存在都没有关系。
  让学生经历一次与电场强度类似的过程,有助于电势概念的习得。
  步骤三:在变式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7) 根据电势定义,分析正点电荷周围的电势。
  8) 根据电势定义,分析负点电荷周围的电势。
  9) 顺着电场线移动正点电荷,通过分析电势能的变化,判断电势的变化。
  10) 顺着电场线移动负点电荷,通过分析电势能的变化,判断电势的变化。
  ……
  在具体的情境中,以问题的形式分析电势和电势能,从而得出顺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正点电荷周围电势为正,负点电荷周围电势为负(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深化了电势的概念。
  2 重视程序性知识的积累
  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个人具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一类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的问题。[2]
  在物理教材中,陈述性知识处于显性状态,具有比较严谨的结构,而程序性知识常常处于隐性状态,不易被关注。其中,程序性知识中的一类――认知策略,教材中几乎没有痕迹。
  如果在学习中只关注“是什么”和“为什么”一类的问题,而对“怎么做”以及“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学习”这类问题很少涉及,那么,必然会出现上课时听得懂老师的讲课,回到家也及时复习了,可是自己做题时,总觉得无从下手,进行受力分析之后,如果物体一多,就不知道如何分析,也不知如何合理地将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来解题等类似问题。
  《力和力的平衡》一节的24份复习记录表中只有14份提及“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中不能熟练地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圆周运动》中对公式掌握不熟练,不知道该用哪个公式,不能很快列出方程……纵观学生思维障碍的典型实例,绝大部分列举问题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构建不足。   如何积累程序性知识呢?
  方法一:明确对程序性知识的要求
  由于程序性知识的隐含性,学习前要进行分析和确认。例如,拓展课程《摩擦力》,教材中介绍了有关概念,例题中隐含了利用平衡条件求静摩擦力的方法,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就要明确:①会求滑动摩擦力;②会求静摩擦力。
  方法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促进程序性知识的生成
  通过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如:
  1) 手握住杯子时杯子受到的摩擦力(演示实验)。
  2) 筷子插在米桶中提起,筷子受到的摩擦力(演示实验)。
  3) 用弹簧秤拉水平桌面上重10 N的木块,拉力依次为2 N、5 N,木块均不动,求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当弹簧秤的拉力增加为8 N时,木块刚好被拉动。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秤示数略微减小至7.5 N,求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你能计算出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吗?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生成了程序性知识:
  1)如果要计算摩擦力,首先应该依据两接触面是否发生相对滑动,判断是属于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2)如果属于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属于被动力,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进行判断。
  3)如果属于滑动摩擦力,根据f=μN进行判断。
  方法三:在变式中将程序性知识内化为智慧技能
  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不同知识类型应该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陈述性知识一般要求“懂”,而程序性知识则要求“会”和“熟”。那些上课一听就懂,题目却不会做的学生,主要问题可能出在,对程序性知识只停留在“懂”的层次,没有对学习任务不断的接触和反应,形成某种熟练技能。
  例如,《摩擦力》中,可以通过以下变式训练,将程序性知识内化为智慧技能。
  4)用20 N的水平力把重10 N的木块按在竖直墙壁上静止,求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如果水平力减小至8 N,发现木块开始下滑,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5,求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
  5)如果重10 N的木块是被按在两块板之间静止不动,两边均用水平推力20 N,求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5,问至少要用多大的平行于两块板的力拉动木块,才能使木块移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6)思考:如果10 N的木块放置在倾角为30 °的斜面上,木块与斜面之间动摩擦系数为0.5,求:如果木块静止不动,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如果木块沿斜面下滑,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认知策略是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类型,是对内调控的技能,调节和制约着学习的过程。认知策略的学习受个体自我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的认知被称为“反省认知”,也被译为“元认知”。长期坚持提高元认知水平将有助于认知策略的习得。
  3 促进知识有序化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假设为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贮存的质量关系到提取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贮存的知识不能是孤立的,应有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联系,形成有层次的知识网络体系。这也是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单元复习(模块复习)阶段要实现的学习目标之一。
  步骤一: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图
  鼓励学生沿“主线―网络―立体结构”建立知识结构图。
  例如,在力学模块中,主线是力和运动、功和能。以力和运动为基础,不断演绎力的瞬时效应(牛顿第二定律)、空间累积效应(动能定理)和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略微补充介绍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学生如果有这样的认知结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越容易形成双向推演的过程。
  步骤二:注重知识的比较和联系
  步骤三:在交流和评价中完善
  在交流与评价“知识结构图”的环节中,在各小组的知识结构图中,选择1~2组内容有特色的,印发给各个小组,让所有同学帮她们一起以完善的方式引起认知的冲突,构建新的认知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图的构建和学习中的反思,有助于促进知识的有序化。
  参考文献
  [1]梁树森.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栏目编辑 赵保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