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历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与课程标准吻合度初探*

  • 投稿seij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80次
  • 评分4
  • 60
  • 0

◇甘肃省武威市第二中学 李玉龙

摘要: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吻合度问题无论是对课程标准的贯彻,还是对教科书的编写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文本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四个版本教科书与课程标准在课程三维目标和内容标准方面的吻合度问题,并初步探讨了教科书与课程标准吻合度相关的问题和争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不同版本;教科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02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学科不同版本教材特点的比较分析及其与课程标准吻合度、科学性、适应性的研究”【批准号:GS(2010)G0988】的阶段性成果。

在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制定与教科书的编写是两个关键性问题。课标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在“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格局下,不同版本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问题无论是对课标的贯彻,还是对教科书的编写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现行四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教科书与课程目标的吻合度

课标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教科书编写要“严格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切实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课程目标。”教科书如何才能有效地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呢?结合课标和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来看,教科书要有效实现课程三维目标,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知识方面重视具体的历史史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基本线索规律三方面主要知识结构的构建;能力方面要为历史技能和历史认知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为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学科认知能力培养提供丰富的素材;过程方面要为学生设计一个时序上、内容上、难易程度上和内在逻辑上可操作的学习过程;方法方面要加强史学方法的学习和具体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则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教科书知识结构的构建至关重要,是课程三维目标落实的基础。四个版本教科书在具体的历史史实的叙述和基本的历史概念的概括上都与课标有较好的吻合度,但在基本线索和规律的总结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新教科书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完整的历史线索和脉络是教师和教研员对教科书的作用评价中唯一给予否定评价的一题,同时也是学生、教师、教研员三个群体对教科书的作用的评价中均值最低的一题。这也是在访谈中教师反映最多、最大的问题。”

能力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教科书编写的一个隐性问题。四个版本教科书主要通过课文引言、资料卡片、问题思考、课后习题、活动课、课外读物和网站推荐等方式来实现。在这些方面,四个版本教科书与课标都有相对好的吻合度,但在史学方法运用方面和“学本”特征方面还有待加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教科书最容易实现的,所以各版本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也是最高的。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显示“教科书对学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促进作用是学生、教师和教研员对新教科书作用评价中最高的。”

二、教科书与课程内容标准的吻合度

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呈现课程内容标准时,基本分为五个层次,即册、单元、课、子目和具体知识点,以对应内容标准中的模块、专题、内容要点三个层次的内容。

模块具有确定性,四个版本教科书都分六册,对应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专题也有确定性,教科书都以单元来对应。专题层面各版本教科书与内容标准的不吻合主要表现在标题表述的不准确、专题顺序调整合并的问题。标题表述不准确的情况如:人民版与北师大版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内容标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不吻合。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与内容标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不吻合。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内容标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吻合。这些不吻合的情况主要是课的标题不能准确表达内容标准的完整意思。专题的顺序调整与合并问题颇有争议。除了人民版严格遵循课标,没有改变课标内容标准中专题的次序和数量外,其他版本教科书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专题顺序上,人民版按课标先中国史后外国史编排,其他版本都以中外对比的形式编排。在专题合并问题上,除人民版外,其他版本都对内容标准中“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进行了合并。对专题调整程度最大的是岳麓版教科书,对此拙作《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有详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教科书中课、子目和具体知识点对应内容标准中的内容要点。课标内容标准中绝大多数的内容要点表述是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四个版本的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都较好。但是,课标内容标准中有些要点表述本身就有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就不是太好,而且难以测量。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等专题,就属于此种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与争议

四个版本的教科书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已使用近十年,期间关于课标与教科书方面积累的问题和争议也不少。这些问题和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研究都有密切关系。

新课程改革后“一标多本”与以前的“一纲一本”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课标是指导性的,教科书是多样性的。教科书编撰既要遵循课标的指导性建议,又要进行创新。课标“教科书编写建议”中主要对三维目标,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数,教科书呈现方式多样化,学生个性的发展,适应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很显然,课标对教科书编写提供了很大的空间,鼓励教科书在提出的这些原则性建议下进行大胆创新。所以,教科书只要遵循课标的基本原则就可以了。我们不能对教科书在体例、具体知识选择等方面有太多的苛责,创新其实更重要,在研究教科书与课标的吻合度时,也要注意这一点。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课标“教科书编写建议”也处处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弱化历史学科地位,甚至是放弃历史学科体系。课标“教科书编写建议”中只字不提以历史学科为基础,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课标解读中提出“历史学科也是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重要依据”,并进一步强调“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建立在历史学科的基础上,以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为依托,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这不能不说是对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而忽略历史学科特点的考虑,对此聂幼犁、任世江等学者都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课标和教科书使用调查、评价和修订机制也是一个问题。课标实施近八年,教科书使用近六年,教育部才启动《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研》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科书使用情况调研》项目,项目研究成果在2013年才相继完成,而相应的修订又不知在何时能完成,这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吻合度问题的研究的现实意义有直接的影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侯桂红,郑林.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调研[J].历史教学问题,2012,(2).

[3]李玉龙,王宇琦.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

[4]朱汉国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