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历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研究述评

  • 投稿张安
  • 更新时间2016-02-26
  • 阅读量661次
  • 评分4
  • 29
  • 0
 摘 要:政治动员是指引导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组织和凝聚社会力量的过程。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在团结全国人民抗日救亡、推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政策、特征、内容、方法途径、作用意义以及国共两党的政治动员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丰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这些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当代政治动员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运用。 
  关键词:抗日战争;政治动员;统一战线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28-02 
  政治动员是指引导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组织和凝聚社会力量的过程。它是现代国家和政党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在社会整合和现代政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现代民族国家和政党政治建立与发展的重大事件。这一时期,国共两党面对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从民族大义出发,摒弃前嫌再次合作,并形成统一战线,为争取民族抗战的胜利进行了广泛有效的政治动员工作,积累了大量关于政治动员的宝贵经验。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理论、实践和经验的探究,国内外理论学者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一、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主要视角、观点和内容 
  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的研究成果,其主要的研究视角有三个层面,即专门研究共产党的政治动员、专门研究国民党的政治动员以及研究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视野下的政治动员,所涉及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包括政治动员的政策、特征、途径与方法、作用与意义等诸多方面。 
  (一)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政策 
  政治动员需要制定相应政策来保证其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在争取人民支持抗日战争胜利的努力中,国共两党都认识到了政治动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就如何进行政治动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 
  1.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政策。孙远东在《政治动员与政策过程》中认为中共的政治动员政策主要是在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治政”上,主要表现为在根据地的政权人员组成上搞三三制,在土地问题上进行减租减息;二是“治党”层面上,主要是整风运动。李斌则在《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的视角》中指出中共的政治动员政策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意识形态的宣传劝导,将抗战的政治文化植入底层民众的心理;二是通过组织联络工作,把底层民众广泛地联结起来,形成具有强大的集体行动潜能的人际联系网络;三是借助群众运动,向群众个人提供物质利益,以换取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和参与。 
  2.国民党的政治动员政策。李俊在《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民众动员》中指出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政治动员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具体的指导性政策和措施主要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得以体现。申燕等学者《略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民众动员政策》中认为,在抗战初期一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的政治动员政策是比较积极的,主要表现为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的庐山讲话和1937年8月13日国民党的抗战声明,修改公布《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和设立国民参政会以改良政治和扩大民主,以及调动部队积极作战、抗击日寇等方面;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的动员政策发生了逆转,主要表现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破坏抗日民主、实行独裁统治,解散抗日团体、禁锢抗日言论,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吏治腐败、贪污成风等方面。 
  (二)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特征 
  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特征,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美国学者詹姆斯·汤森和布兰特·沃马,他们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指出中国的动员体制更类似极权主义,但更符合中国的现实社会状况,主要表现为精英分子在未来主义的目标下动员群众进行公开的斗争[1]。中国学者则站在阶级立场的比较视角下,对国共两党的政治动员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1.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特征。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虽然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但并不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执政党。其阶级属性和非执政党的地位,注定了其政治动员在目的、动机和策略方面与国民党不同的特殊性。刘颖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员研究》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抗战时期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特征:第一,目的的多重性。即根本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同时兼有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广泛传播其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目的;第二,广泛性与深入性。主要体现为政治动员所涉及的区域和对象广泛且深入;第三,秩序性。即强调和注重严密而有效地战争动员体制和动员组织,建立了健全的动员领导机构以及地方性的群众抗日团体,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计划性。 
  2.国民党政治动员的特征。大多数学者认为,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权本质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决定了其政治动员缺乏革命性和彻底性。焦以爽在《论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民众精神动员工作》中指出国民党政治动员的不彻底性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国民党顽固坚持一党专政,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农民和农村地区;第二,国民党不愿也不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改善民众的生活;第三,认识上的不足和执行时的偏差也导致实际动员效果低下。 
  (三)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内容 
  梳理学者们有关抗日战争政治动员内容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1.共产党政治动员的内容。李春峰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能力探析——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个案考察》中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支援抗日动员,包括兵力动员、人力动员以及物资动员;二是政治参与动员,具体是在根据地建立完善的政府系统、司法系统,同时推进民主选举;三是巩固边区动员,包括剿匪锄奸动员、制止反共摩擦动员;四是经济建设动员,主要是生产运动动员以及减租减息动员。于夕红在《毛泽东抗日民众动员思想之特色探析》中则认为有五个方面:“通过政治动员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大众化的社会教育和文体活动提高民众思想文化素质;通过榜样示范和实利引导扩大动员效果;通过民众内部各种成分间的交流学习凝聚民众力量和提高民众军政素质;通过民众合作组织和民众团体提高组织和利用民众力量的效率。” 2.国民党政治动员的内容。李峻在《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民众动员》中具体分析了国民政府政治动员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并将其民众动员归纳为五项具体工作:国民政府动员众在精神方面准备抗战的“新生活运动”;对共产党在抗战初期发起的民众动员与宣传活动表示支持;实行“新县制”,依靠农民杭日;设国民参政会以统一民众意志;积极进行难民的疏散及教济工作。古琳晖、李峻在《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际舆论动员》中指出,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广布国际宣传网,构筑自己的宣传阵地,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注重军事行动与舆论动员的配合,以大规模会战吸引国际舆论视线;利用外交活动进行舆论宣传,影响各国政府的决策;四是充分利用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的力量推进舆论宣传工作。 
  3.国共两党政治动员的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共两党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进行了抗战的政治动员合作。学者杨立志就从国民参政会这一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特定产物入手,探讨了抗战时期两党合作下的政治动员工作及相互关系。他指出,国民参政会在其初期为改善两党关系以及进一步维系国共政治动员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平台;到了中期国民参政会抗日民主色彩的消退,但仍是国共两党进行政治动员合作、共商抗日大计的重要政治机关;而随着抗战形式的变化,后期国民参政会的进步性质已不复存在,完全变成了国民党宣传内战和一党专制的工具,国共两党的政治动员合作也由此瓦解[2]。 
  (四)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方法途径 
  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是取得政治动员效果的重要保证。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所采取的途径与方法极为丰富多彩。第一,通过政治权力主体以强制力或命令进行政治动员。如徐彬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论析》中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是一种强制性政治动员,是由政治权力主体以强制力或命令推动和实现的政治动员,其手段大致包括利益的整合与认同、组织化控制、借助革命资源这三种最为重要的动员手段。第二,通过典型示范进行政治动员。李孟圆在《抗日战争时期太行根据地的典范动员》中以太行根据地为例,探析了中国共产党运用树立积极分子、举办群英大会、搞实验县模范的典范动员的方式来动员群众参加生产与抗日。第三,利用报纸杂志、教科书、民俗艺术等进行政治宣传和动员。如吴小鸥、杨红波在《试论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动员》中指出,在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教科书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全面深入的政治动员的宣传载体,其“政治取向”是政治动员的基本前提。崔一楠、李群山还在《秧歌与政治动员——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根据地为中心》中指出秧歌等民间艺术是中共用来传递自己的政治理念的重要途径。第四,通过物质利益的满足进行政治动员。如刘颖在《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方法》中提出物质型政治动员是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重要途径,主要是指通过重新调整各阶级利益,满足各阶级、阶层的物质利益要求从而达到动员民众的目的。 
  (五)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作用和意义 
  政治动员对争取抗日战争胜利重要性,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的领导人都毫无疑问地给予了肯定。而抗日战争时期丰富的政治动员理论和实践经验,是我国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无论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年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第一,推动了国家主权独立,为中国政治发展创造社会条件。第二,促使中国共产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取得政治信任并使其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领导权和权威性得到巩固[2]。同时“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的民主建设开辟了道路,为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革命和建设积累的经验,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政党若想要始终保持其执政的合法性,就要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办事的指导思想。”[3]第三,提升了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使得广大民众的利益表达和意见表达得以实现,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真正成为主人[4]。 
  二、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梳理,可以看到关于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亟待在以后的研究中改进和加强。 
  (一)关于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不足之处 
  尽管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化研究的课题。首先,尽管已有成果的研究视角多样化,并有其各自的独特性,但同时也表现出研究较为零散、系统分析较为欠缺的问题。学者们对于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视角多元,但往往散见于对于某一特定群体、地区、人物的历史考察与分析,论述领域往往较为单一,研究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尚未形成一个理论研究体系。第二,缺乏具有代表性和总结性的研究著述。尽管学术界已经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问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业已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出现了一批相对成熟的理论成果,但形式上多见学术论文、少见研究专著,内容上缺少统一的被广泛认可和运用的理论观点,有分量的专著鲜能见到。第三,缺少现代性视野中关联性研究。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历史,更要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之上,从狭隘的视野里走出来去考察这一问题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而现有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多在于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定性上,注重对某个群体或地区的政治动员的具体内容、方式进行考察,但对于历史事件对现代发展的特殊意义的挖掘还不够,缺少现代性视野中的关联性研究,难以真正解释和有效解答我国现代政治动员遭遇的现实问题。第四,缺少深层的机制机理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在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历史叙述和实践分析上的基础上,注重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但是,对于政治动员的研究还缺少深层的机制机理研究,在政治动员的政策、手段、内容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机理机制框架和理论体系。 
  (二)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未来展望 
  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政治动员问题愈来愈成为研究的热点。总体来看,当前学术界对于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较为全面,学者们不仅总结了政治动员的一般概念,还对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手段、特征、动员作用与效果都进行了研究。但是,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第一,深化政治动员的机制机理研究。要更好的发掘政治动员的当代价值,就需要在梳理和总结抗战时期丰富的政治动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政治动员的机理机制研究,把握政治动员的规律,同时结合革命或社会运动理论以及政党政治的相关知识,开阔理论研究视野,不断丰富和完善政治动员的理论研究,构建系统的政治动员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第二,深化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与现代性发展的关联性。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研究需要着眼于当代发展需要,能对当前的民族国家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发展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三,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要充分借鉴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理论成果,拓宽研究视野,推进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理论层次和水平。第四,深化国共两党政治动员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两党合作下的政治动员过程、合作理念、合作动员的效果以及其合作失败的原因等。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汤森,布兰特·沃马可.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北京:江苏人民出版如社,1996. 
  [2]杨立志.国民参政会与国共两党关系论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张桂霞、吴春晖.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动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