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学教学论文范文,科学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策略研究

  • 投稿cand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960次
  • 评分4
  • 32
  • 0

◇浙江省桐乡市世纪路学校 郭群荣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使各个教师逐步形成了新课程改革教学思想,积极应用探究策略令教学行为全面优化,并全面创新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方式,进一步使学生提升了科学学习热情。文章就小学科学开展探究式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展开探讨,对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科学;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69-02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何类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科学,始终是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科学应将探究视为首要核心。探究始终为科学学习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应科学理解并有效引导小学科学实践教学,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方式,持续推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快速、持续发展。

一、合理引导观察,令学生情感丰富

观察是开阔思维的必由途径,可让小学生获取良好的情感体验。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对学生观察教学引导尤为重视,一些区域科学教学还规定学生需要将五分之四的时间用于观察学习。我国新课程标准规定,科学教学需要开展丰富的观察实验教育活动,令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分析周围事物,快速清晰地察觉并提出问题。开展观察探究教育活动之前,应让学生清楚观察标准与操作要求,进而能够就观察分析对象带着问题分析,知晓自身在活动之中应进行怎样的观察,要领有哪些,重要环节是什么,进而预防实施观察过程中存在盲目性。

另外,应贴近实际,优选合理观察手段。基本步骤为:观察研究动态变更的各类事物,应依据时间次序实施观察,而后分析静态对象以及较分散事物。可依据空间特点有次序的研究复杂事物,教师则应针对各个观察类别优选有效观察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中外著名科学家研究探析科学的实例,引导学生坚定信念,提升追求真理、探究科学的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观察学习习惯:学生应勤于动脑,积极用手操作并快速记录、积累有用资料,通过多想多看,齐用五官,求真好解,不断质疑、探索答案。

二、科学训练思维,令学生大胆质疑

问题是推动思维的源动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进行质疑,则是敏锐洞察力的展现以及创新意识的标志。科学教学实践阶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分析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综合技能。为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师应不断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营造民主、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令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踊跃回答问题,不断提出假设,令其始终保持思想认识冲突之中,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进而带着问题思考、分析,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摩擦生电”相关知识时,可引入学生较为熟悉的身边物体,使其带电。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与观察后明确:当物体靠近之时或吸引、或排斥,进而可推断总结出,电共有两类。接着,教师可给予学生明确的解答:即电包括正电以及负电两类。同时,还可给出科学家对正电以及负电的有关解释:即毛皮与橡胶摩擦生负电;丝绸与玻璃摩擦形成正电。这时,有的学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样规定呢?教师则可不急于进行解答,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与查阅资料的时间。在下次上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继续讨论,并对学生的回答给出充分肯定与鼓励。对于提出问题以及回答问题者,在进行表扬的同时,还应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大胆质疑精神与探究问题意识,进而对于不科学的见解进行修正,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变成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开展实验教学,令学生积极动脑

实验教学为小学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可全面培养学生掌握科学、运用科学的技能。可令学生深切体会科学家探究真理的过程,以及科学学习的无穷乐趣。因此,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组织开展演示课堂以及课外实验。

组织实验教学前,教师应优选有结构的典型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独立的规划设计实验,依据预测进行实验操作,进而有效验证假设的正确性,从而训练学生思维和动手操作技能,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明确目标,强调实验材料运用方法与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实验获取成功后,教师应奖励学生同他们一起体会成功的喜悦。即便实验失败,也应不断鼓励学生,一起分析探究实验失败的具体成因,使小组成员全面参与到科学学习之中。例如,在《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中,在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用酒精灯加热时,学生发现不是按自己预测的顺序先后掉下来。于是大家进行探讨,可能是蜡放得多少?经过反复试验,学生最终得出:用等量的猪油将火柴粘在铁丝上,实验效果显著……实验取得成功,学生则欢呼雀跃。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动脑思考,不断探究,提升科学兴趣,发扬科学精神,深切体验了探究科学奥秘的过程。

四、组织课堂讨论,令学生注重交流

讨论是引导学生探究式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可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就某个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探究思考,通过集思广益,得出问题的最终结论。由此可见,科学教学过程中讨论尤为重要,可令学生在学习阶段中更为积极主动,优化学习效果。

1.开放空间,有效引导。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验教学,通常按照座位将四人分成一组,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该分组方式则呈现出一定局限性,通常依据学生的个子高矮进行分组,而非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掌握知识水平的互补关系进行分组排位。由此可见,讨论活动并非每次均能有效的应对处理问题。因此,在讨论阶段,一旦小组无法应对处理问题之时,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跨组讨论。倘若仍旧无法解决问题,则可进行课堂集体讨论。自主讨论过程中,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边巡视边进行有效地参与引导,让学生掌握学习要领,提升举一反三学习能力。当然,这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讨论动态。

2.优选内容,巧抓时机。在科学实践教学中,有效的突破难点与重点问题、组织讨论活动十分必要。为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知识,明确讨论学习的切入点,教师应关注讨论话题有否将学生实验研究合理的延伸出去。同时,讨论内容有否令学生提起兴趣,并积极地与伙伴进行互动。只有两环节有效的融为一体,方能使讨论效果最优。当然,在实验教学中也会遭遇意外问题,或选择些易发生思维冲突的内容,这会提升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可有效的激化矛盾,抓时机,多讨论,令课堂教学真正的推向高潮。

3.注重评价,优化效果。学生心目之中,教师形象高大,学生会将教师所说的话视为真理。为此,教师应注重自身言行,对学生作出较为人性化的合理评价。不应作出草率的禁止命令,令学生研究创新的火花最终熄灭,讨论热情最终消散。教师应清楚学生的具体知识背景以及已掌握的学习技能,就学生有可能形成的讨论结果进行清晰的预设,进而通过全面考量,科学灵活的作出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探讨欲望,优化科学探究教学效果。

总之,为提升科学教学水平,我们只有明确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启蒙性和实践性特征,契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大力开展科学探究教学,制定有效科学教学策略,方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推进小学科学教学的持续、全面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蒋璐敏,袁德润.科学探究的内涵、实施与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1).

[2]吴鑫德,杨娟.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科学探究”的分析与解读[J].化学教育,2013,(8).

[3]曹玉民.浅谈科学探究的宽度和深度——以蜡烛燃烧的化学探究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2,(5).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