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音乐教学论文范文,音乐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多元文化发展下的新民歌之变革

  • 投稿小鲸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284次
  • 评分4
  • 26
  • 0

王飞(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

民歌可以说是中国众多传统文化中最能密切联系实际,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艺术形式。它的语言质朴、形象鲜明、风格独特,能够真实地反映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地域和民族的现实生活。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不同的地域和众多的民族孕育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歌种类。传统的民歌一般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不论什么种类体裁,民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的认可,并能广泛传唱,特别是一些能够充分反映人类文化和情感的经典民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隔阂,从过去唱到现在,从某个地域流传至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不过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改变,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和欣赏也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交流更加频繁之后,外来的音乐文化以及音乐形式对传统民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传统民歌就像我国的戏曲、曲艺一样,正在遭受巨大的生存危机。比如流行音乐,通俗简洁的语言、炫丽丰富的编曲、华丽生动的包装,跟传统民歌相比,更加符合现今大多数人对音乐的审美需求。“艺贵在新,音乐艺术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要在不同的时代中去表现人民群众新的情操和风貌,要唱出时代的精神,发挥音乐的社会功能”。对于传统民歌进行改编的“新民歌”也就应运而生了。新民歌保留了传统民歌最为核心和精华的优美旋律,而在配器、伴奏方式、编曲以及演唱形式上重新加工创作,使之更加适合新时代人们对音乐的欣赏需求。这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方式使我们的民歌焕发了新的活力,也使民歌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新民歌的特征

“新民歌”这个词汇早在20世纪新文化运动时就被提及,虽然新民歌根植于传统民歌,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却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新民歌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时间的洗涤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不断变化之后,使其兼具了传统民族风格和新时期新的音乐元素的特性。对于新民歌的认知,社会各界的音乐人士都有着各自的看法和见解。从笔者的角度来理解,新民歌主要就是突出其“新”,这个字包含了其对传统的、旧的民歌的改变和更新,这种改变和更新一般不涉及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更多的是通过强弱变化的重新处理来表现新的情绪特征和通过细腻优美的音色来表现更加悦耳动听的音响效果。

对比分析新民歌与传统民歌

1 表现形式的差异

相比较新民歌,传统民歌的表现形式较为单调,伴奏乐器比较单一,一般使用本民族的某一种或几种简单的乐器伴奏,甚至没有伴奏.演唱者直接清唱,这种形式虽然保留了传统民歌的原汁原味,但是缺乏丰富的音乐表现力,降低了对普通民众的吸引力。而新民歌则打破这些束缚,在改编创作中增加了丰富的和声、炫丽的织体甚至烦琐的复调技法,伴奏中除了使用钢琴或者管弦乐等乐器以外,还增加了很多现代的流行音乐的伴奏乐器,甚至在编曲加入一些烘托效果的合成音色。这些方式都使新民歌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2 社会功能的差异

传统民歌产生于人们现实的劳动生活和情感生活,一般都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比如劳动号子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协作劳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些山区的对歌主要是为了当地青年男女传递表达情爱。而新民歌大多数都弱化了原本的功能作用,比如王二妮、阿宝演唱的陕北民歌,虽然还是原来的曲调和歌词,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推动和展示这些音乐本身的魅力。

3 传唱方式的差异

传统民歌一般来源于社会底层,由普通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有感而发,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口头创作,继而在传唱过程中经过众多传唱者无数次的加工再创作,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因此,大多数传统民歌几乎都不知道具体的创作者,西部歌王王洛宾收集了许多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的民歌,这些传统民歌绝对不是王洛宾所创作,而是其深入各地民间收集整理而成,所以王洛宾也仅仅是这些民歌的传承者。而新民歌基本上是由比较专业的曲作者在某些传统民歌的基础上改编创作而成,这些新民歌绝不是口口相传或代代相传,而是以较为严谨规范的记谱法进行记录,歌唱者是以这些乐谱为标准进行演唱,基本上能够反映创作者的真实意图和情感。

4.记录音乐方式的差异

传统民歌传承记录的方式一般是口口相传,一代代的民间艺人为了这些艺术瑰宝,奉献了毕生精力。这种方式确实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民歌精华,但也有些问题,比如这种记录方式肯定会有部分丢失和走样,而且传播范围以及欣赏者的人数都会受到限制。新民歌一般会采用更加科学标准的记谱方式,或者使用媒体设备进行记录,这种方式就更容易大范围的传播开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听过一些对传统民歌改编的新民歌,而原始状态的传统民歌,真正听到的人却非常少。当然传统民歌中可能会有一些现代记谱方式也无法记录的元素,比如特殊的方言发音、自由抒发的旋律唱段,这也反映出从古至今音乐记谱法的局限性。因此,现代的媒体记录设备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新民歌的形成

所有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都必须要通过创作、表演和欣赏来展现其艺术魅力,新民歌也是如此。传统民歌在改编为新民歌过程中可以融入其他艺术形式,这样就为传统民歌融人新的血液,换发新的面貌。

1 融人中国传统的戏曲元素

我国的戏曲形式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在新的时代,民歌和戏曲两种传统艺术精华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发展。这种结合方式也衍生出了很多优秀的新民歌作品。比如早期创作的新民歌《前门情思大碗茶》,就很好的融合了京韵大鼓的某些音乐元素,使歌曲听起来婉转悠扬、余音绕梁;还有王庆爽在十三届青歌赛上所演唱的曲目《千古绝Ⅱ勖,就是将我们的戏曲国粹——京剧完美的融入到歌曲当中。

2 将流行音乐融入其中

流行音乐与民歌的融合可以是创作上的,也可以是歌唱方式上的。现今音乐界有一种民歌通俗化的热门现象,主要就是体现在歌唱方式上,尤其是一些比较专业的歌唱组合,比如黑鸭子、青燕子、八只眼等,他们在演唱民歌的时候,完全采用流行音乐的歌唱方式,听起来清新质朴、平易通俗,普通大众更容易接受和欣赏这种形式。

3 将民歌与中国的历史典故结合起来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很多经典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流传广泛,被普通民众所熟知。比如《昭君出塞》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历史典故,这首新民歌就是根据西汉时期,王昭君为了汉匈两个国家的长久和平,远嫁匈奴,为两国人民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生活和发展。这个典故本身具有民族性,而且故事内容曲折丰富,曲作家和词作家在一些传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编,塑造了一个美貌与智慧并重、深明大义、为国为民的女性英雄形象。除此以外,还有《孟姜女》《木兰从军》等也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改编而成的新民歌的经典之作。根据民族器乐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新民歌,因为这些民族器乐曲本身就被大众广泛熟知,因此所改编的新民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好的流传性。

新民歌的影响

我国的民族歌曲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每个地域、每个民族的民歌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这座艺术宝库,我们需要继承,更需要将其发扬光大。而新民歌无疑是最好的载体,创作新民歌需要广泛地收集传统民歌的素材,通过各种创作方法,将其传播开来。当然,在传承改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既能在风格上最大限度地保留鲜明的民族特色,又要在艺术上提高其艺术价值,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就能使传统民歌在新时代以新民歌的形式展现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民歌。

课题性质:宝鸡文理学院校级项目;编号:YK1409

参考文献

[1]刘安煌中国传统声乐教育的特色[J]人民音乐,1984、(2):27

[2]王晶晶论当代新民歌的流行现象[J]作家2011, (12):203

[3]郭伟萍,孙圣广当代新民歌的改编手法及特征简析[J]音乐天地,2008 (5):53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