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音乐教学论文范文,音乐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区域性中小学音乐社团“事业伙伴”协作组的构建与实施

  • 投稿小鱼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65次
  • 评分4
  • 55
  • 0

高文丽

摘要:根据音乐教师专业化的培养要求,本区的音乐教研活动从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进行了音乐社团“事业伙伴”协作组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分析了目前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认识了社团活动价值,提出了“事业伙伴”协作组活动的组织构建、研修类型、研修方式等实践策略,期望对区域性中小学音乐社团教学指导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区域性;中小学音乐社团;事业伙伴;协作组;构建与实施

一、学校音乐社团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体艺“2+1”活动的全面展开,如何打造一支符合新形势要求的音乐教师队伍已成为我区音乐教研工作的一个新重心。音乐社团宗旨是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根据多年的观察和调查发现,目前有不少学校的音乐社团在活动开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1、追求表面上的荣誉

很多学校音乐社团活动,倾向于“应赛”组织,无赛时处于“放羊”状态,参赛时成为速成班。平日里活动随意,缺乏有效的计划与实施方案,基本上随教师的“兴趣”和“心情”进行。为了荣誉,为了参赛质量,临近比赛时辅导教师硬着头皮连轴转,贪早摸黑,节假日更是加班加点,学生不堪重负,本来有兴趣的学生也是怨声载道。

2、活动方案、内容不完善

因为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不像学科教学那样有现成的教材作为其教学的内容,也没有一套现成的教学模式。又因为社团指导课往往不计入教师的任教课时量,因此不少教师在活动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材建设与资源开发方面随意性强。

3、缺少支持、孤军奋战

目前一所学校大多是一、二位专职音乐教师,即便有三、五位专职音乐老师,也是一人带一个社团,大家各有各的任务。与外校老师的关系往往是竞争对手,因此社团活动的开展常常是“孤军奋战”。

二、我们的思考

帕尔默曾指出:“任何行业的成长都依赖于它的参与者分享经验和进行诚实的对话……协作组有着丰富的教师成长所需的资源。”协作组研修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分析磋商、研究探讨、合作互助的平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从2011年4月起,在区教研室层面成立了中小学音乐社团“事业伙伴”协作组,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这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怀

教师的进步和成长有“主动成长”和“被动成长”之分。事业伙伴协作是以激发教师专业探索兴趣、帮助教师建立专业自主、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培育良好职业情感为宗旨。通过事业伙伴协作推动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的技术成长产生学习研究的动力。事业伙伴协作组是以“共享、共长、共赢”的教师专业发展愿景下的“主动成长”,是教学实践与专业发展的无痕渗透,是一种优势互补、合作进取、快乐成长的职业幸福感培育。

2、促进教师特色品牌的形成

“事业伙伴”倡导通过合作、互助、超越、共赢的组织文化,在以专业为纽带组建的事业伙伴协作组成员中,有整体实力较强、理论教学功底深厚的名师团队,也有实力雄厚的艺术特色学校的教学基地和专业教师,也有刚步入教师岗位的新教师群体,正是这种协作组内异质、强弱联合,才使得各自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资源得以共享,每位会员在协作组内既是师傅又是徒弟,每个会员都有机会在这个平台展示自己,从而推动音乐教师专业品牌的塑造和形成。

3、推进区域内教师的均衡发展

协作组的目标是致力于全体成员的成长和社团活动的深入,协作组以“事业伙伴”的人文关怀感召音乐教师,通过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吸纳超越、以强带弱、联动发展等使协作组成员人人有提升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区中小学校的音乐社团,促进区内艺术教育均衡提高。

三、我们的实践

“事业伙伴”协作组是同一专业发展需求的音乐教师群体组成的一个研修组织。协作组下设四个分支:舞蹈协作组、声乐协作组、器乐协作组、戏剧协作组。“事业伙伴”倡导通过合作、互助、超越、共赢的组织文化,协作成员要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共享,兼容并蓄,善于接纳,勇于超越。

协作组活动内容以音乐社团建设和实践交流为经线,以协作组成员自身专业技能提升为纬线。每个组每学期安排一定数量的主题研修活动。每次活动各成员都带着新问题、新思想、新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具体从组织建设、研修类型、研修方式等几个方面展开。

1、组织建设

(1)成员甄选

萧山区中小学音乐社团“事业伙伴”成员是根据《关于开展音乐社团“事业伙伴”活动的通知》要求,经过本人申报、单位推荐,并由教研室组织相关人员经过考评和审核后产生。协作组由教研室统一领导并负责组织、协调与管理。协作组下设四个分支:舞蹈协作组、声乐协作组、器乐协作组、戏剧协作组。同时确立区“事业伙伴”协作组区内专家组成员15名。

(2)制度保障

每个组设组长2名。组长负责制订每学年的活动计划,以及明确任务、目标和成员分工,组织好每一次研修活动;带动、督促小组成员按时完成任务,负责与区教研室沟通信息和通知的上传下达;负责代表本小组成员与导师团队的沟通;负责采集相关培训和观摩等学习信息。各成员所在学校应带相应社团,须有具体的记录并有学校证明,由组长负责每一学期交流一次。各协作组成员应认真参与每次主题研修活动,由组长登记,无故缺席者,视作自动放弃。

2、研修类型

我们按照“榜样引领、内挖潜力、借助外援”的联动发展思路,针对社团建设中最常见或最基本的问题,有的放矢进行研修活动设计,通过活动使其中的每位教师都能够从同伴的交流、合作、反思中获得灵感和智慧,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自身素养。

(1)榜样引领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办学校办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我区拥有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6所,这些学校在社团建设上有许多值得传承的精神。为充分展现艺术特色学校的办学优势,发挥特色学校的辐射力,我们把这些学校作为“事业伙伴”协作组的学习基地,发挥其区域内的榜样引领作用,在设计研修活动时有计划地安排协作组成员到这些学校观摩学习,分享他们已有的经验。

(2)内部挖潜型

专业引领是教研活动的三要素之一。怎样有效地挖掘区内优质师资的资源,是事业伙伴各协作组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协作组结合每次活动主题的不同,把一些专业知识丰富、见解深刻、能力突出的民间精英作为专业引领者,组成音乐社团“专家组成员”,而借助这样的平台,也使得这些“专业权威”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3)借助外援型

本土专家是“事业伙伴”协作组的重要教学资源,但这一区内资源的利用到一定时候也会出现“高原期”。为了进一步拓展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区教研室为协作组创设了不少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借助外援提升自己。

3、研修方式

研修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的问题,在协作组研修过程中要不断了解研修需求,根据需求设计好培训课程和方式,当有了以上规划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具体研修方式的选择。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研修方式,笔者认为,这是由研修主题来确定的。事实上,研修者素养的提升,绝不是只靠某一种具体方式的,而是要靠多种研修方式的合力影响。为此,科学地构建研修方式尤为重要。下面就以“事业伙伴声乐协作组”为例谈谈研修方式创新。主要有:

(1)主题系列式

当确立了研修的主题后,就要着手活动的设计。通过以活动为载体落实研修主题,并根据“榜样引领、内挖潜力、借助外援”的联动发展思路开展系列活动,激发教师自身发展欲望。在两年一届中小学生合唱节期间,研修活动会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深入的培训。以下是协作组当年的研修主题:

(2)现场指导式

现场指导式是指专程邀请合唱教学专家到学校为校合唱团指导,同时组织声乐社团教师进行观摩的方式,通常安排在临比赛前1-2个月,此时可谓是合唱训练的“瓶颈”,往往难上台阶,有很多问题需要专家来帮助解决。因此需要周密设计活动方案,让教师从不同角度看到可以提升的空间。如在9月的朝晖小学活动中,特意安排了两支合唱团(初中、小学)作为研修互动的团队,通过老师与专家的比较式教学,让老师直观感知排练中存在问题,并进行现场的示范教学与答疑。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第一步,邀请专家听指导教师的排练课,老师观察记录,并思考存在的问题。第二步,听课教师提出问题,可以结合平时自身训练进行质疑。第三步,专家答疑,指出排练可以改进的地方,接着,专家通过现场示范解答教师的疑惑。第四步,专家帮助教师进行归因分析,最后教师带回经验进行再实践。

(3)同伴互助式

经过前两届合唱节期间活动的锤炼,我区有一批教师已具有一定的合唱指导经验,这些老师往往都是声乐协作组骨干力量,掌握了一定的合唱训练方法。为了更好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方面提供给这些老师更高层次的进修机会,另一方面,让他们再带1-2名青年教师,从而帮助更多老师获得提高。现在已经有不少“名师出高徒”的成功案例。

(4)赛后点评式

比赛要结果,但更要过程。通过比赛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这也是协作组成员达成的共识。因此,在第三届合唱节现场评比中,要求所有指导教师都参加现场观摩,让教师知道自己不足、失分的原因,下一阶段如何改进等。

四、实施的成效

1、唤醒了教师的品牌意识

一所好的学校,离不开一批好的教师,学校要创特色,必须要品牌教师。《你就是品牌》书中讲到:什么是个人品牌——别人一想到你,这种正面的形象就会浮现在他们脑海中。“是与众不同、出类拔萃、值得信赖的”,它体现了你在别人心目中的价值、能力以及作用,是你职业生涯中的第二个自我。通过事业伙伴协作组的活动开展,唤醒了老师的自身品牌意识,同时也涌现了一批社团活动指导的行家,借助这样的平台为打造品牌教师奠定了基础。

2、促进了教研文化的重塑

开展事业伙伴活动,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讲求沟通、合作、共赢的新型人际关系,催生着崭新的合作文化。教师在这个大集体中通力合作,由昔日的“竞争对手”变成了今日的“事业伙伴”,大大唤醒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整合了区域性的优势教学资源,促进了本区音乐教师的群体发展。

3、提升了教师的思想境界

教师是一个实践者,教学工作具有技术层面的因素,但如果只考虑技术,教师就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书匠”;教师不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实践者,而应是一个“反思着的实践者”。如果教研活动只停留在技术教研的层面,只关注教材教法、教师技能、备课上课等层面上是不够的。应通过榜样引领、内部挖潜、借助外援等方式,充分倡导“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价值理念,让更多的老师在帮助同伴成长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教学工作的幸福。

区域性中小学音乐社团“事业伙伴”协作组的教研活动是一种新的尝试,它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分析磋商、研究探讨、合作互助的平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它为教师解决社团教学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研讨平台,将感悟带回到工作岗位,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与坚持不懈的努力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高文丽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学研究室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