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比赛教学法在体育课上的优化策略

  • 投稿半人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05次
  • 评分4
  • 55
  • 0

朱中尧

摘要:从学生的运动安全角度出发,对比赛教学法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措施,促进学生的学练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安全;比赛教学法;优化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04

教学比赛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一定的竞争性和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是体育课的魅力所在。如果运用的时机和场合合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该项目的兴趣,促进运动技术的巩固,如果运用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一、 比赛法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每一个技术动作的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多次重复一种动作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这时如果能利用比赛法,引起竞争,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比赛的最大特点就是富有竞争性和挑战性。比赛中,学生会为了本组的胜利,奋勇拼搏,以获得组员的认可。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意志力。如,在耐久跑比赛中,学生会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展示自我,这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比赛有着严格的竞赛规程和裁判方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它不允许违规行为的发生,这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比赛法在组织运用时,多采用集体活动,需要大家团体协作和协调配合。长期应用,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升华。

4.有利于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在教学竞赛中,学生的身心都处于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能,而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觉思维、判断等心理的承受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另外,在完成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巩固自己的技术,这有效地加快了动作技能的形成。

二、比赛教学法的优化策略

1.选用时机

在一次中长跑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八百米全程比赛,一个小组的女生在跑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停下来系鞋带,导致后面同学撞在其身上,摔倒在地。从上面授课过程中可以看出,新授课不宜采用比赛法, 否则容易影响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如在前滚翻教学的新授课中进行比赛, 学生为了达到快的目的, 很可能就不会考虑动作要点,比赛教学法尽量安排在复习课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强调规则

在一节短跑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往返跑接力的比赛来巩固学生的技术动作。赛前制定了比赛规则,讲清比赛规则后,若发现有同学违背规则,可以善意提醒,若还有同学一再违反,甚至可以停止比赛,重新强调了游戏的规则,让学生树立起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这些细节都可以对课堂效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学生能够遵守规则,互相信任,公平公正地完成体育教学。

3.树立保护意识

在中短距离跑的教学比赛中,经常有学生跑步时由于紧张或其他原因,跑到别人的道上,发生串道现象。串道现象很容易造成冲撞现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 能迅速地做出反应, 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或使损伤减轻到最低限度。在教学比赛前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主要包括安全教育、文明礼让教育、集体主义观念教育。

4.合理分组

一次实心球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的投掷技术,安排了投掷比赛。由于教师分组时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造成学生比赛时实力不均,弱势组学生出现抱怨情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比赛教学法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常见的分组形式有:技能分组、友伴分组、体能分组、随机分组等,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合理选择适合的分组形式。竞赛活动的分组要做到公正、公平,教师还要考虑到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速度类与技巧类项目,要考虑到体重因素,分组时要考虑体胖和体瘦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对于远度项目,要考虑到身高因素,分组时高个与矮个要进行适当的搭配等。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将身体灵活并且掌握动作技术比较快的平均分配到各组。对不能参与比赛的同学,教师可以安排布置场地器材、做裁判等,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5.随机应变

在一节女生篮球课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篮球比赛,采用标准要求,必须进球才得分。一场比赛下来,大家体力消耗很大,没有人进球,一个女生还扭伤了脚。运动性疲劳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展不够完善,而篮球比赛对学生体力要求较大,更容易出现疲劳。肌肉疲劳后容易导致动作变形,出现肌肉僵硬不协调,从而产生运动损伤。教师可以将篮球比赛场地缩小为半场,使学生在3对3的比赛模式下进行,在这种小型比赛模式中,学生才能得到更多触球和得分机会。教师也可以降低得分难度,如球触动篮筐即可得分。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比赛的兴趣,也降低安全隐患。

6.注重心理调控

在一次高职二年级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课上,学生练习一段时间后,积极性不高,我就采用比远的方法进行练习,以巩固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技能的掌握。开始时,比赛有序地进行着,但是练习一会儿后,学生特别兴奋,一些男生为了求远,开始用单手抛、侧抛等方法投掷,课堂秩序较乱。在案例中,出现了好多男生不遵守比赛规则的状况,这不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更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甚至出现伤害事故。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大多数的学生会兴奋地投入比赛,甚至会出现高涨练习情绪,学生出现一系列不良品质:不守规则,只顾个人的表现;通过投机取巧来取得比赛的胜利;在比赛失利时会垂头丧气,说粗话等,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引导学生调控心理活动,很容易使学生出现与比赛要求不相符合的过激行为。

参考文献

[1]周丰花.如何提高比赛法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5).

[2]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3]张军,刘斌,邢雯婷.争类教材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J].中国学校体育,2012,(1).

[4]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

[5]施绳武.比赛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2010,(10).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