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全面教育”体系的思考

  • 投稿迎风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393次
  • 评分4
  • 67
  • 0

徐进 朱坤

[摘要]学校与社会、家庭是搭建学生成长网络的三大支柱。高智商、高情商是对大学生素质的现实要求。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不可统一性,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矛盾。社会转型发展加剧了这一基本矛盾,对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提出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整合分散的高校、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构建全方位共同管理、全社会参与教育、全方面提升素质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全面育人 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徐进(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朱坤(1980-),男,河北唐山人,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北秦皇岛 066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052-03

“全面教育”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General Ed-ucation,是哈佛自2007年启动的一项新的教学改革。高校思政“全面教育”是指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人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整合分散的高校.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构建全方位共同管理、全社会参与教育、全方面提升素质的现代教育体系。

一、构建高校思政“全面教育”体系的现实必要性

(一)顺应社会转型发展的趋势

多元文化交织发展、人际关系复杂紧张、创业就业竞争激烈等是社会转型发展的典型特点。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剧增与就业率和平均工资水平的剧降形成鲜明对比,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负面“标签”增多,高分低能、频繁跳槽、自杀自残方面的负面新闻不断增多。种种现象表明,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转型发展不相适应。大学生不仅应该提高自己的智商,更要提高情商,努力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智商、高情商的综合型人才。

(二)符合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当前,高校教育存在两种有失偏颇的观点,一是“分家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认为教书是老师的任务,育人是教育管理者和家长的事;另一种认为教书是学校的任务,育人是家长的事情、社会的事情,甚至过分夸大家庭启蒙教育的作用,片面认为“社会经历是最好的育人方式”。二是“混合论”,就是将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认为教书就是育人,育人的经验和方法都蕴含在书本中、教义中,以为传授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育人的任务;二是认为育人就是教书,过于注重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把高校当成“小社会”,是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的预演预练,导致衍生了一些“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论”等错误观点,以为读书读得好不如赚钱赚得快。高校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且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三)吻合青年学生成长的规律

大学生处于向成人过渡的不稳定状态,思想情感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具有很强的追求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倾向性,但又不具备独立的条件和能力;渴望社会和他人认可,但又不完全具备他人认可的能力和素质。有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有成,智力因素的作用约占20%,兴趣、热情、意志力、承受挫折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却占80%0左右。当代青年学生在社会转型中思考,又在思考中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青年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应该更加注重心灵沟通、思想交流,更加注重关爱和陪伴,做到思想上共振、感情上共鸣、行动上共进。

二、构建高校思政“全面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育人是教书的根本任务,育人的成效是检验教书质量的重要标尺;教书是实现育人的主途径,教书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育人的成效。为教书而教书,则难以实现教书的社会价值和效果;脱离了教书的育人,则难以扩大教书的传承和辐射效应。教书对育人的影响既体现在言传上,也体现在身教上。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该充分利用教书这一主途径来实现育人这一根本目的,将育人融人教书全过程,既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输,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既注重学生智力的提高,更注重心理、情感、生理等全面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二)学校与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与社会、家庭是搭建学生成长网络的三大支柱。社会是大环境,同时作用着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学校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主要活动场地,人生中最重要的青少年时光一般都是在校园度过的。学校与社会、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都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对学生的教育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职责。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该树立大教育的理念,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人手,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支持、共同推动的良好局面。

(三)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的使命,最终实现路径在于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出发,准确把握学生思维思想状况和内在成长规律,更加注重运用引导、更加注重隐性教育,变灌输为交流,变强制为合作,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教育的引导、感化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构建高校总政“全面教育”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更加全面的组织领导体系

1.形成坚强有力的高校思政工作领导核心。教育的主体是多元的,影响被教育者的元素也是多方面的,可以形成合力效果,也可能形成斥力效果,只有齐抓共管,才能凝聚为合力。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缺乏规范有效的领导和组织,有领导没核心,有组织没协调,有部署没落实,是产生各种学生思政教育“眉毛胡子一把抓”“各自为战”等问题的首要原因。对此,必须形成坚强有力的高校思政工作领导核心。要将思政教育工作作为高校“一把手工程”,切实纳入高校党政领导班子议事日程和职责范围,加强院校党委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领导。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下的科学分工的组织协调体系,建立高校思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抓,院系、党组织、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发挥“一把手”的核心领导和示范推动作用。要明确牵头抓总部门及其职责任务,充分发挥思政工作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形成紧密有效的校地协调合作机制。高校思政教育,既受到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离不开地方为高校提供社会实践教育的资源和平台。当前,很多高校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整合和利用程度不高。要建立学校与地方紧密合作的协调机制,在内容上,共同挖掘、共同分享当地社会的教育资源,将地方历史文化、地理风貌、风俗人情、民间艺术等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平台上,开辟更多的社会教学实践基地,结合本地实际和专业特点,分类建立不同的实践基地,选择有代表性和研究性的城镇社区和农村、社会组织、医疗卫生、司法系统等行业部门,作为相对稳定的长期实践基地。探索学校与地方定向培养和就业的合作机制,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高校负责提供人才输出,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定点社会实践,地方负责提供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从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毕业生中择优选用。

(二)建立更加全面的课程教学体系

1.将思政教育融人高校课程体系。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工作的特点与实际,切实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德育精神实质和元素,引导学生对人类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感知。要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把握教育对象的年龄阶段特征,因材施教,动情晓理,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达到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教育的效果。要准确把握学科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文科学科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可以结合专业进行文明礼仪、文化艺术、人情风俗、人际交往等人文教育;理工科学科涉及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可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的情怀。

2.优化传统思政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方式。在教学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加时事政治的比例,适当地扩大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和社会实践课在教学中的分量,做到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现实生活,同时开设一些诸如电影欣赏、插花艺术、体育健身甚至金融理财等辅助性课程。要针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遵循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既有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也有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前期注重生活指引,中期注重情感关怀,后期注重就业指导,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要充分利用并发挥师爱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师爱表现出来的亲近感、友谊感和期望感,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自我教育网络。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不可统一性,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矛盾。由于个体生活经历不同和思想的复杂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始终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尊重思政教育中的差异性、个性化特征,更加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自觉、有效的自我教育,将自我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寓教育于学习、于实践、于娱乐、于日常,促使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等方面日趋成熟。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通过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中找到个人位置、个人发展的空间和平台,看到自身的人生价值,获得归属感、自信心和荣誉感,实现自发组织活动、自我完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目的。

(三)建立更加全面的制度配套体系

1.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考核评估机制。考核评估机制具有很强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发挥得好,可以促进工作落实,形成强大合力、动力;发挥得不好,容易产生内耗和纷争。考核谁、谁来考核、如何考核,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我国的思政教育,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一直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缺少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思政教育考核应该是对所有教育主体的考核,不仅要考核评估受教育者,更要考核管理者、教育者;既要将定性和定量、定期和不定期、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结合,也要在采用“自评”方式的同时,考虑引入“外部评价”。在将专业思政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的基础上,可探索实行“操行分”,在学分中占据一定的比重,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操行表现,给予不同层次的学分,可试行操行分不合格不能毕业的政策规定。要将学生对老师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纳入对老师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促使专业老师将思政教育融人教学中。要适当加大教学老师、校园管理方和同学对学生操行的评价权重,将他们的定性评价作为重要依据之一。

2.建立大学生高校一社会一家庭一体化信息反馈机制。高校、社会、家庭是学生生活和活动的三个基本空间,学生在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全面认识和了解学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基础。现实中,高校往往注重从学生在校园的行为表现来判断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思政教育成效,忽视了学生在社会上、在家庭中的表现。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建立高校一社会一家庭一体化信息反馈机制,畅通高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引起社会和家庭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要探索建立学生校园表现反馈机制,通过公开电话、电子邮箱、信函等方式,及时将学生在校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将家长的意见建议收集反馈给学生。要完善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采取制定日程安排、记录日记、心得体会、实地督查、实践效果鉴定和评价等方法,深入掌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表现。可探索建立学生思政教育档案或信用档案,作为学生争取奖学金、补助金、评选优秀、就业推荐等的参考依据。

3.建立学生思想政治连贯性教育机制。学生思想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殊性,但各阶段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情况,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如果想让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成效,必须整合各方力量,保持思政教育的连贯性。因此,对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和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要形成系统研究、统一协调、统筹部署的上层建筑,对学生思想政治连贯性教育有权威、统一的安排。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相互衔接和前后连贯,体现出阶梯式、螺旋式的提高。要探索高考、中考、小升初等考试制度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将“德”作为一贯的必要条件,不能宽严不一、衔接不畅。要对不同学龄阶段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改进,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生理等方面的阶段性成长特征。

总而言之,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适应高校教育发展需要、符合青年学生成长规律,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更加理性的思考,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成长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努力构建新型高校思政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