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先生谈及“童年阅读经验”时说,他童年的阅读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时期,我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我从我祖母的故事里汲取了文学的营养。但更可以骄傲的是,我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哥哥。除了我的爷爷、奶奶、大爷爷之外,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这段经历培养起了我与大自然的亲密联系,培养起了我的历史观念、道德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想象能力和永久的童心。”
用耳朵阅读,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因此,每一次习作成稿后,我都会精心挑选出最具特色的习作,请作者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全班同学听。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送作业给老师批改的时候,老师突然冒出一句:‘这次周记你写得很好,等会儿读给大家听。’说着,便从本子堆里取出我的本子打开。我一看,啊!优加四颗星!我的心情就像泡在蜜瓶里一样甜。要知道作文得优加四颗星,还能读给全班同学听,对我来说可是史无前例的。这一天,我都以笑示人。”一次公开朗读竟然让孩子一天都以笑示人,难怪福建师大的潘新和教授特别强调:“如果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发表欲,对于他们写作上的成材必将大有助益。”而对于倾听者来说,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经验,应是学习的一条捷径,我常常鼓励学生:“谁要是会把别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的写法‘偷’到自己的文章里来,谁就是有本事的人!”这种“偷”是倾听者经过反思后的学习与借鉴,能够让他们的表达经验越来越丰富。
在写作学习中,要形成新的表达经验,就需要打破学习主体既有表达经验的平衡,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引发“一对一”和“一对众”的对话,促使学习者不断地“反思”,由此形成新的表达经验。“听作文”使学生互相成为积累表达经验的促进者,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也把“听作文”的方法前移至习作的过程中来呢?
学生陆陆续续写好习作的草稿后,我示意大家停下笔来,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他的草稿。读了几句,他忽然停了下来,哟!这里漏了个词,不通了。没关系,添进去后继续往下读。待他读完后,由听的同学展开评论,其他同学可以对“评论”进行“再评论”,朗读者可以针对同学的“评论”进行“辩论”。这样当学生的观点受到挑战时,必然会设法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一定的保护和支撑。这样促使他在展示自己的观点时,一方面,处于一种被审视的状态,听众的存在要求陈述自己观点的人将自己的观点清晰化、精致化。另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和思考别人的观点,以此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因此,在各种观点进行交锋、补充、修正、完善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思维方法上相互借鉴,也方便他们在思维上遇到问题时相互帮助。
在“听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的身份也在不停变化:时而是自己观点的陈述者,时而是他人观点的倾听者,时而是他人观点的反驳者,时而是自己观点的捍卫者。从举手发言,到不举手发言;从等别人说完了再开口,到等不及别人说完就急不可待;从教室里只有一两个同学对话,到响成一片。各种各样的意见、想法相互呼应,作文学习的“华彩乐章”便到来了。 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有了倾听的耳朵和愿意倾听的心,你才会拥有学习的智慧。叫醒耳朵,倾听作文,当你被同学的言语唤起了什么的时候,就让这种被唤起的灵感结晶为自己的言语,让自己的言语与同学的言语相互碰撞,擦出最美丽的思维的火花来。动态的学习过程就是差异相互激荡回响的过程。在“倾听——应对”的协商对话中,每个人都会重新审视甚至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此刻你的言语表现力也就丰富而灵动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