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市第十五小学(526040) 梁宝珠
阅读教学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以教材文本作为教学的全部,教材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导致学生阅读面过窄、视野不开阔、对文本的理解不深。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即使编得非常详尽,也不过是某一学科的提要,加上一些必要的范例罢了。因此,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也明确规定:“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申。因此,有效的文本拓展应运而生。
何谓有效的文本拓展?“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有信度的拓展应该是服务于课文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的一种教学活动。”(崔国明 《语文拓展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 2005.7)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教师要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目标、重难点以及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找准拓展的切入点,做到切入无声、拓展无痕。这样,才能让拓展延伸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浑然天成。根据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大家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激趣引文,找准课前拓展的切入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如教坛新秀蒋军晶老师教的《祖父的园子》是这样开头的:
师:请看我在黑板上写的一个名字——(板书:萧红)。你们说这个人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萧红是《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作者。
师:你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一样。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
师:老师有个习惯,当看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就会去关注这篇文章是谁写的。《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师:请再看我写——(板书:《呼兰河传》)。这是一本书,所以蒋老师加了书名号。这本书与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1:《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呼兰河传》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
生2:《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这本书。
师:蒋老师要写的第三个词是——(板书:回忆)。你们能说说“回忆”的意思吗?
生:“回忆”就是一个人想起以前的事。
师:那么,你觉得这个词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萧红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回忆了自己以前的生活。
师:是啊,呼兰河,很好听的一个名字,那是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那是萧红长大的地方。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了她小时候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事情。
师:在《祖父的园子》这个“片段”里都回忆了些什么呢?先读读这篇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蒋老师把几个看似平常又重要的问题巧妙地联系起来,课文的作者、出处、背景、主题等内容在一问一答中如数家珍,不留痕迹地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则在这一问一答中拓展了文本的背景知识,加深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从而激发他们探究课文重点内容的兴趣。
二、披文入情,找准课中拓展的切入点
语文教学中常说的“披文入情”,就是指在赏读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在“情”的熏陶、冲击、融会之中,如身临其境,方能沿波讨源,领会文章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的心灵。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读者凭借语言文字,与作者头脑中的“画面”相会,把静止的文字变为立体的活动的画面,这样才能由“境”入“情”,情境相融,感悟其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披文入情。
1.图文并用,相得益彰
课文中的插图大都是课文重点段落的内容和课文中心的体现。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能直观地理解课文中心。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以文本去深化插图的内容,两者相得益彰。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再见了,亲人》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两组人物的表情,透过人物的神情来猜想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学生观察得仔细,进行了全方位的想象;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回到课文里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的,找出相关的段落细细品读,体会“亲人”深刻含义。
2.品词嚼句,加深理解
每篇课文都有一些重点的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或句子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作为拓展的切入点,反复品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校的青年教师钟老师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就抓住了“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千”字进行拓展,品读了李白《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和《赠汪伦》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情”。二年级的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得出一个规律:古诗中的“千”是虚指,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3.学贵有疑,疑则进也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难点、疑点。教师如果善于利用教学中学生的疑难处作为拓展的切入点,就会化腐朽为神奇。如《再见了,亲人》的课堂上,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全文都是讲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亲人般对待,难道文中的亲情只是单方给予吗?”这个问题很尖锐,听课的教师也为执教的教师捏把汗。但上课的教师静静地用幻灯片出示文字:(配《英雄儿女》歌曲)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其中有: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毛岸英……教师随后说:同学们,有14万的英骨永远留在了朝鲜这块土地上。他们就这样浴血奋战,和朝鲜人民共同战斗了8年。你说和朝鲜人民共同生活了8年,他们的感情怎么样?这时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接收了新信息,不自觉地进行对比、整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整体。学生根据新的信息,结合文本字里行间传达的信息,展开想象,使文本内容和拓展资料成功无缝对接,进一步理解了中朝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
4.标点符号,传情达意
恰当的标点符号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教师可以抓住标点符号作为拓展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读懂标点符号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课文《给予是快乐的》一文,讲到男孩知道保罗的车是他哥哥送的时候,男孩是这样说的:“哇!我希望……”上课的教师抓住了这个省略号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角色想象:假如你是那个男孩,你希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讲出自己的想法。很多学生的想法与保罗想法的差不多。这就为下文男孩的出乎意料的举动做好铺垫,并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男孩的美好心灵。
5.空白想象,创新解读
学生接触的课文,作者的思想情感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达,也可以隐藏于文字背后的空白处。这些空白或者言外有意,让读者猜想;或者是言此意彼,让读者琢磨。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动态地把握课文整体,挖掘教材空白,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的支点,引导学生凭借语境展开想象,填补空白。
6.练习拓展,深化巩固
无论是设计的角度,还是知识点的包含与延伸,课后的习题训练无不匠心独具。教师利用课后设计的训练习题作为拓展的切入点,能让学生通过这些习题看到文章的精华,有效地引导学生自学,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草船借箭》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了让学生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除了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理解品读外,教师还可拓展《火烧赤壁》和《空城计》中相关的片段资料让学生品读,证明草船借箭的成功不是偶然事件,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结果。学生在练习中深化了对诸葛亮形象的认识。
三、余音绕梁,找准课后拓展的切入点
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教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当学生意犹未尽、悬而未决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教师应清楚而充分地认识到拓展式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要扎扎实实地研读文本,实实在在地拓展,做到切入无声、拓展无痕,使拓展延伸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浑然天成;让学生切实学到新的知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止于40分钟,不限于那仅仅50平方米的空间。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