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226100) 陆鸿雁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被普遍认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不少学生一提作文就害怕,教师也不知从何下手。这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词汇积累不多,思辨能力较弱,写作的灵感只能来源于生活,因此,作文教学可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启发和灵感,写出生活的气息与精彩。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创设生活情境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孩子对生活的情境有所遗忘,我们可以唤起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重温一幕幕场景,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手段,再现生活场景,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从中获得灵感。
比如,有一次作文要求学生写春天的景物,不少学生虽然对春天的场景已经很熟悉,但是到写作的时候又不知从何写起。这时候,我用多媒体列出了几个春天的生活场景。场景一:小草发芽了,柳树冒出了米粒大小的芽儿,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玩闹,春意盎然。场景二: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播种,擦拭着额头的汗水,露出甜蜜的笑容。场景三:公园里,草地上,小朋友穿着漂亮的衣服正在嬉戏。通过这些生活场景的再现,学生们很快就有了写作的内容,有的学生还引用了一些有关春天的诗句,写得非常精彩。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领悟生活真谛
生活片段、生活素材都是零散的、表面的,写作就是将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原来生活里蕴藏着这么多的道理,而将这些感悟通过作文呈现出来,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了。
比如写《第一次做家务》时,不少学生酝酿半天都写不出来,我便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做一次饭,然后把整个过程写下来。学生们提交的习作比较让人满意,有的学生感悟到动手做饭的乐趣;有的学生提到虽然自己做的饭菜不如父母做的可口,但是父母在吃的时候,露出了欣慰、幸福的笑容,这让自己很自豪;还有一些学生通过自己做饭菜,理解到了平日忙于家务的母亲的辛苦,表示今后要体谅父母……这些都是学生真实的感受,他们通过生活的细节,感悟生活的真谛,并将其融入作文,使作文富有灵气。
三、“云在青天水在瓶”,提升思辨能力
写作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过程,更是思维的过程。通过生活的素材,经过教师的指点,学生将脑海中的生活资料转化、提炼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内涵,这是一个思辨的过程,需要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所谓“云在青天水在瓶”,也就是这个意思,要求学生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
思辨能力的提升需要开阔的思路,比如结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中的“读书要有选择”这一个课题,我引导学生在平日的阅读中,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为艺术作品其实都来源于生活。所以,不论是从阅读还是生活,我们都可以汲取营养。比如,阅读《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片段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有的扮演史湘云,有的扮演宝玉,有的扮演王夫人,有的扮演刘姥姥……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学生们进一步体会到刘姥姥的朴实憨厚。这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还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其实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场景,不正是生活中人世万象的呈现吗?
四、“我手写我心”,抒写真情实感
不少学生写作的时候,没有写出自己的心声,而是站在想拿高分的角度,有一些心理描写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化的作文,只有写出生活的气息与精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有一次,我要求学生以“关爱老人”为主题写作文,学生提交上来的作文千篇一律,先是讲述了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后列举了自己所了解的尊老敬老的例子。这些例子都是老掉牙的例子,比如看见路边的老奶奶跌倒了,把她扶起来;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我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在敬老院,学生们很热情,有的帮忙晒被子,有的帮忙扫地,有的跟他们谈心、聊天……通过亲身实践,他们有了更多的感悟,在写作的时候也能写出真情实感来。由此可见,要“我手写我心”,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经历出发,让真情实感从笔端流出来。
作文教学从生活出发,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真谛,感悟人生。这也是小学语文的优势和特色所在。经过一年多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尝试,不少学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避免了作文时无话可说的尴尬,在作文中融入了生活的气息,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善于发现、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能力与情感。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