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桥学小学(530200) 蓝玉意
当前,邕宁区小学中年段习作指导课费时、低效的情况比较突出,我以城区小学语文学科的工作经验以及多年来的习作研究为基础,分析城区习作指导费时、低效的原因,以新课程标准以及较成功的习作教学案例等为主要依据,提供习作教学方法,希望能为城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习作指导提供一些帮助。
一、习作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习作指导低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个:一是现行的小学习作教学只有“语文园地”中的习作训练,少有方法的介绍,习作教学大多寄托于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二是各年段习作教学目标表述不够具体,不少语文教师对习作要求的解读不到位,导致不少语文教师对各年段习作教学不同的教学目标理解不清,教学随意性大,层次性、序列性不强;三是不少教师的习作教学脱离单元阅读教学训练,空谈习作知识,指导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针对性;四是习作教学与单元口语交际结合不够紧密,不少教师因口语交际不作为考试的内容,往往忽略甚至不将其作为教学的内容,导致学生知识链断裂;五是学生在习作起步阶段缺乏写作素材,习作字数少,内容空洞;六是学生对谋篇布局感到困惑,表述混乱无序。
二、开展习作指导课的流程
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我得出了开展习作指导课的流程:提前准备,收集素材;积极参与,激发兴趣;回读范例,掌握方法;整体构思,下笔成文。
1.提前准备,收集素材
教师在习作指导课前要围绕习作教学的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前观察,拓展阅读,以广泛收集习作素材,为习作做好准备。
“言之有物”是成功的习作的重要标志, 这里的“物”指的就是“素材”。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积累习作素材是习作成功的基石,那么如何提前准备,积累素材?下面是我积累素材的一些有效策略。
(1)加强课内外阅读,收集素材,拓宽知识面,提高课前积累的有效性。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以及班级书柜,指导学生阅读与单元习作相关的书籍,并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每两周,我进行一次评比或展示,激发学生阅读及收集资料的兴趣。如童话习作教学是中年段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年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巨人的花园》、《小木偶的故事》等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阅读了《格林童话》中的《勇敢的小裁缝》、叶圣陶的《祥哥的胡琴》和张天翼的《不动脑筋的故事》等文章。我还设计各种各样的有趣的积累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为单元习作服务。
(2)在活动中积累,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积累的有效性。如在童话阅读指导中,我有层次地安排了“看图说(编)童话”、“摆玩具编童话”、“卡通人物编故事”等训练环节,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在学习的难度上层层递进,学生易于掌握,乐于参与。这种训练充满童趣,深受学生的喜爱。
(3)填表格积累,使学生对事物有个整体认识,提高自主积累的能力,充分调动积累的主动性。如在三年级下册“介绍我自己”的习作指导课前,我制作表格,里面有基本情况、性格、爱好、外貌特点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仿照范例填写。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应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哪些方面。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学生的作文兴趣也浓厚了。
2.积极参与,激发兴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时机是在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自然而然地提高作文的质量。因此,习作指导课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交流和倾吐的兴趣。
(1)围绕习作训练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有不少学生喜欢猫,因为猫比较常见,农村家庭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养猫,而且猫又是比较温顺的动物,容易接近。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走进猫的世界——观察猫的一天”的活动,使学生接触猫、观察猫、了解猫的一些习性。然后,我仿照民主路小学口语训练的做法,让学生在课前五分钟展示。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不但讲出了猫喜欢吃的食物、喜欢在哪里活动、睡觉的姿势怎样,还讲出了猫无聊时的表现、抓老鼠等精彩的情节。有了观察,写小动物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2)重现真实场景,培养自主表达能力。小学阶段的写景作文不在少数,如何引导学生将场景写具体、生动,并掌握动静结合的写法?在《我们的校园》的习作教学中,我用摄像机将早晨学生未到校时安静的场面以及学生做集体操、在教室上课的场面拍摄下来,在习作课上放给学生看。学生兴趣盎然,说个不停,不同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景物来写,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
(3)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激发兴趣。每个年段都有描写人物的习作,但是要求不同,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各年段习作的层次性和序列性比较明显。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掌握对话描写的三种表达形式,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通过平凡的事写人物;在修改时倾听同学的点评并进行修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是介绍自己,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具体,学习反问句,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并通过对话描写,写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点。如果老师明确以上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比喻、拟人手法的训练,学生就可以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在几乎没有难度的学习中掌握习作的技巧。
3.回读范例,掌握方法
人教课标版的单元系统性较强,例文与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要求统一。因此,引导学生通过例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会谋篇布局,由模仿到运用,逐步提高习作能力非常必要。
(1)加强默读,提高课文使用的有效性。“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叶圣陶老先生语文教材观的核心,给我们点出了教材的示范作用。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在学生作文之前,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回读课文,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这个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明确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具体事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作者的敬佩之情;二是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三是写完后认真修改。这个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父亲的菜园》,在作文前,我建议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回读课文。学生发现课文分别从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描写人物的精神风貌。回读可以巩固学生掌握的描写方法,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修改的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将别人看不明白的、与事实不符的、用词不当的地方修改好。
(2)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经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基本上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下面的重点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例文的作用,用好例文,让学生比较探究,自读自悟,成为课堂的发现者。
(3)增加回读范例,不局限于课文,增强范文使用的有效性。由于教材内容有限,选用的例文难免有所不足,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适当补充、拓展范文材料,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世界遗产的导游词。这个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与导游词有很大的区别,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范文。小学阶段的导游词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开头语、概括介绍、重点介绍、告别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长城导游词,使学生对导游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请学生改编相应的课文《颐和园》或《秦兵马俑》。学生抓住重点,为后面的练习做好了铺垫。
4.整体构思,下笔成文
学生有了借鉴,心中有底,自然就有作文的冲动和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构思,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清思路,然后让学生动笔。
比较常用的策略:为学生提供形象的示意图。这种有效的表达工具能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示意图理清事物各方面的逻辑关系。学生拿着示意图就可以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有的示意图实际上相当于学生的习作提纲。
(1)填写表格。如三年级的习作主题是介绍自己,教师可引导学生填写以下表格,然后作文。
(2)做好记录。小学阶段各种活动很多,描写活动的习作也不在少数。如记录班队活动或其他重要活动时,教师可事先印好活动记录表格,指导学生做好记录。
(3)利用泡泡图了解习作的结构。在写想象文时,不少学生不知如何表达,采用泡泡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习作的结构,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文指导是一门大学问,只有遵循一定的规律,掌握一定的方法,多思考,多实践,习作指导才会更有效。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