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激发潜能的小学课堂教学初探

  • 投稿Wall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15次
  • 评分4
  • 51
  • 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袁 菲

摘要:新课标规定所有的公民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具备创新精神,要达到新课标的目标,就必须打破过去的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精神,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心灵最深处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激发潜能;小学课堂;教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69-02

21世纪初我国启动的新课程改革实验,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着眼于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上,课改试图通过构建三维教学目标,选择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认知、心理、人格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然而,在课程实施的实践中,出现了“价值认同,行为错位”的现象,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认知模糊。我们看到,在一些班集体中总有一些学生不爱学习,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一项教师、父母强加的任务。究其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之外,很大程度是由于广大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动力、积极心理的调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勒内·马厄指出,“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尽管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现实的基础教育注意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却忽视了对人的潜能开发。其实,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潜能教育,都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开发智慧潜能,二者在本质追寻上是一致的。

新课标规定所有的公民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人文素养,要具备创新精神。如果要想达到新课标的目标,就必须打破过去的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精神,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心灵最深处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引发学生思维,教学过程追求优化

学校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表现是师生开展充盈发展的思维。要想激发学生的潜能,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多途径、全方位的激发。

1.在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明白掌握方法要比掌握知识重要数倍。要想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就必须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就要紧紧围绕“激发潜能、促进思维”这一观念进行。对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要着重思考学生会不会对此感兴趣,怎么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潜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喜欢学习,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并且解决问题。

2.教学过程以思维为主,激发学生的潜能。无论什么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问、敢疑,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潜能便会被无限激发出来。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静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仿写、续写等,既能使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同时又能使学生打开思路,激发他们的潜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求异、逆向以及直觉等方面的思维训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思维的发展,进而提高他们的能力。

3.在各种实践性活动中激发探究思维潜能。我国传统的教育偏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课程改革以及创新教育的发展,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重视。各个学科都将学习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教学过程成为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尝试,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感性认识,通过自己的反复实践,再一次将其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得到的知识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也是全面、深刻的,最重要的是学生会了解这些知识是切实有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引导自主探究,推动课堂教学中心转移

无论是国内的教学改革还是国外的教学改革,其重心都是由“教”转移到“学”上,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能力、培养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尝试,从而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教师在新课导入设计的合理性方面。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设置悬念导入的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然后通过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导入,如游戏、故事导入等多种形式,这样就可以达到质疑激趣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用到了这样的导入:“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几个小朋友来到花园里躲迷藏,有的躲在树后,有的躲在角落。有个小朋友爬到了假山上,一不小心摔了下来,刚好掉进假山下面的大水缸里,缸里的水满满的,旁边有没有大人,几个孩子吓得当场哇哇大哭,眼看小朋友有生命危险,这该怎么办呢?在这紧急关头,司马光急中生智,他是怎样救出小伙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司马光》。”

2.注重学法的指导与启迪。学法指导是自主探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倘若没有这一环节,也就谈不上什么自主学习。我们经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也说明了学法的重要作用。教师如果提出一个学习要点,而不给学生提示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那么学生往往会表现得不知所措。而如果教师给予了学法的指导,学生就会积极进行思考,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探究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如实验操作法、迁移类推法等,这也是学生潜能激发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齐读了《小马过河》这篇课题,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怎样过河,结果怎样”去阅读课文。有的学生初读一遍课文以后,就能比较正确地给课文分段。学生之所以能这样主动高效地学习,跟他们初步学习方法有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归纳、概括出基本的规律和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高涨,潜能得到激发。

3.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要牢牢记住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话,“学习主要是靠学生自己来读书,自己去领悟。”这也足以看出自学、自悟的重要性。如果学生的自学不够,那么自主探究自然就会缺乏实效。一般在学生进行自学之前,教师要将学习目标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进而主动地进入自学的氛围之中。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点拨,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更加强烈,他们的潜能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了。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笔者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二段,教学的基本过程是:①观察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②精读课文,了解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分析段落的结构方式(先总述,再分述),学习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比较、排比、比喻);③师生互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④教师进行学法小结,接着教师扶着学生运用第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三段,教师适时就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最后拓展延伸选用一篇与《桂林山水》一文内容相似、结构相同的《我爱漓江》让学生独立自学。这样安排自学程序,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探索、质疑、争论充满了整个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也使学生真正看到了他们在课堂中的地位,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主人”的角色。

4.组织小组交流,实行合作学习。通过学法指导以及自学,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但这些见解与认识只是他们的个人行为,并不一定完全正确,这就必须要进行讨论交流,这既是展示学生个性思维方法和过程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反思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最终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之中与同学展开积极的讨论,讨论的过程就是他们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就是潜能被激发的过程。这个交互式活动的开展,既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又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赵有权.构建生命课堂的“五个统一”[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

[2]喻佩玲.生命课堂:特质与构建[J].新课程(综合版),2010,(11).

[3]张积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以人为本”的“生命课堂”[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4]王开良.学习激发潜能,创新增添活力[J].中国职工教育,2006,(12).

[5]陈月霞,张爱华.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及实施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6).

[6]张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J].教育探索,2010,(9).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