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几年,可以说课改焕发了学校、教师、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改探究过程中,我们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使语文教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改观,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满堂灌、重道轻文、教师中心、肢解课文等现象正在淡出课堂,而配乐朗诵、朗读感悟、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异彩纷呈,按理说,这种教学背景下的孩子,应该个个会学语文、爱学语文,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就这几年自己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课堂只是少数孩子展示的舞台,到了六年级,能把字写好、书读好、文章写通并养成良好读写习惯的孩子少之又少,每班就那么几个“领头羊”,而谈起语文在大多数的孩子心中,依然是不停地写生字,不停地做卷子,丝毫不进步的大难科,周记更是他们每周的一大头疼事。面对在语文学习中艰难行走或得过且过的孩子们,我们必须得反思我们的教学。
根据近些年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现状分析,我觉得当前我校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识字而忽视了写字。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小学生要“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正确书写汉字”这一点,每个语文老师都特别重视,上课教,下课写,完了之后再抽考,大部分孩子都能够正确书写生字新词,可是,再看写的质量,今年我校六年级学生能够把字写得很漂亮,乐于写字的孩子不到10%,能够工整地书写汉字的孩子不到40%,近几年,我接的班级书写一级不如一级,几乎都是“小染匠”。语文教学识字固然重要,但写字也不容忽视,教孩子们写好字的过程,是孩子们变得文明、变得有条理、变得讲卫生、变得耐心认真的一个过程,是提升生命质量的一个过程。与其让孩子们三遍五遍抄字,不如教他们写好一遍,在教的过程中字也识下了,习惯也变好了,何乐而不为呢?“字如其人”,写好字是我们人生的一张重要名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儿童写字的启蒙老师,我们一定要帮孩子书写好这张名片,这将使孩子们受益一生。
2.重讲解而忽视了朗读。
朗读是我国几千年来母语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从有文字记载起朗读就已经存在,历代名家与朗读结下不解之缘的又不乏其人。唐朝的白居易小时侯昼夜苦读,以至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宋朝的朱熹有“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的说法。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一生从事教学,极力主张朗读的方法,推崇姚鼐“放声疾读,久之自悟”的观点。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夫人家的祖传教育秘诀竟然是家庭朗读。因此,语文课堂,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充分地朗读课文尤为重要。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班级当中,那些课文读得好的同学,也是语感好的同学,也是语文能力较强的同学。所以呀,我们为什么要绞尽脑汁去思考,批注满满一课本,然后在课堂中硬牵着孩子的鼻子让他们去谈感受,孩子们没有感受,就大发雷霆:“你们真笨!”,其实,离开了教学用书,你不反复读教材,你和孩子一样笨。在看我们的孩子,六年级的学生,给一首简单的古诗,能够通顺地读下去的没有几个人,有韵味地读出来,更是寥寥无几,这样的学生,语感从哪里来?体会又从哪里来?我们不妨忍痛割舍那些我们对文本的“高深”的讲解,然后,教孩子们读课文,读好课文,我想,到那时,孩子们收获的是比“理解”更为重要的语感与能力了。
3.重说话而忽视了倾听。
有人说:“会说话那叫能力,会倾听那叫修养。”而我们现在的孩子太不会倾听了,课堂上不会听老师讲,也不去听同学说,以致于课堂上很多有效的生成白白浪费,课堂讨论也无法深入展开,无法达到生命的成长与激扬,思维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经常听老师们议论,现在的孩子们太自我,想法太幼稚,乱喊太厉害,这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怎样说,而不去教怎样听有很大关系。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学会倾听”的课程目标,在三个学段中分别提出“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复述。”对小学生来说,“倾听”“请教”“商讨”“复述”,是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对学生发展口语和交际能力有好处,只有“认真倾听”才能了解对方“讲话的内容”,弄清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才能向对方请教,请教时,如果出不同意见,就要“与人商讨”,以求问题的解决。所以,倾听至关重要,它是一种能力,积极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尊重他人,欣赏他人,虚心求教,与人合作的心态。倾听的能力、态度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互相促进,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教孩子们怎样听。
4.重练习而忽视了阅读。
大量的作业负担几乎成了我们语文教学的诟病,因为我们奉行“熟能生巧”,可是语文学习并非技术活,熟练末必能生巧,而语文学习的“巧”从哪里来?唯有大量的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自己的知识有三成是听老师讲的,七成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以前老师讲给我们的大都忘了,但读书所得的知识永记于心。而我们的学生呢,不是他们不爱读,他们没有时间读,也不知道读什么书,这本书有什么长处,那本书有什么缺点,他们一概不知。他们知道的就是每天完成家庭作业中的练习,给父母考个好成绩,就万事大吉了。到了六年级,你问他们,你们读过小说吗?什么名字,是谁写的?写的是什么?保准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说不上。
所以,优秀的语文老师,有远见卓识的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他们的眼睛绝不只盯着一本语文课本,只有在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又“海选”一些经典诵读,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水平。
5.重课堂而忽视了生活。
生活是一个潜在的不容忽视的大语文教育课堂,而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却忘记了它的存在,埋头抓学校课堂,而走出学校的孩子们却把课堂上学的什么礼仪、什么感恩、什么环保统统还给了老师,这样的他们能不无知,能不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