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高段“玩读”小古文探索

  • 投稿来自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55次
  • 评分4
  • 93
  • 0

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坦头镇中心小学(317206) 裴晓娅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不仅文字简约,还寓理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在小学高段学习少量文言文,就好比在小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学生们能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诵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他们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面对浩瀚的文言文世界,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迫切需要做的就是:认真、谨慎地开掘文言文作品中的精品,为学生提供文言文“丰富的营养大餐”,并坚持“授之以渔”的“玩读”教学方法,积极指引学生学会自主识别、选择文言文读物。

一、“玩读”小古文内容的选配

小古文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够吸引小孩子,那些有故事情节、语句特别有韵味,儿童最愿意读。我们可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共编排了四篇文言文,分别在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与六年级下册。我们可结合教材,链接趣味小古文。

1.依据课文内容实施教学内容选配

如从年级单元主题课《小古文教材100课》中选配与教材内容对应的小古文。

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语言的艺术——《杨氏之子》;《小古文教材100课》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第10课《猫捕鱼》、第11课《猫斗》、第12课《龟兔竞走》、第13课《五官争功》。

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小古文教材100课》第八组:那些勤奋的人儿——第31课《欧阳苦读》、第32课《推敲》、第33课《怀素写字》、第34课《王冕好学》、第35课《宋濂嗜学》。

六年级下册第一组:人生感悟—— 《学弈》《两小儿辩日》;《小古文教材100课》 第五组:智慧少年——第18课《称象》、第19课《道边李苦》、第20课《破瓮救友》、第21课《孔融让梨》。

2.依据“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实施多元链接

(1)内容链接:人教版中的很多课文都有文言背景,尤其是历史类文章、寓言故事等,现代白话文也都有相应的文言文,文白对照,相映生辉。

(2)主题链接:人教版课文的编排是单元主题式,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我们可依据主题拓展趣味小古文,实现主题链接。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那么就可以链接一篇相关的古文。

(3)除了内容链接、主题链接之外,还可以是形式链接等,只要符合趣味小古文的研究,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内容。

3.结合成语,拓展小古文

成语是典型的古汉语活化石,它的运用,让现代汉语高贵典雅、铿锵有力。而绝大部分成语都有文言背景。在指导学生积累成语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成语之“源”,来学习文言文。

近些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中国人民都知道一句话:“众志成城,抗灾救灾。”而“众志成城”是多么有力量的一个词,是多么鼓舞人心的一个词。这个词最早就出自先秦的《国语·周语下》:“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二、小古文“玩读”策略

针对不同的小古文、不同的学生,教学时应有所区别,要因文、因生而定。但不管怎么教,我觉得首先要简单,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遵循读是关键的原则,保护学生的兴趣是第一位,尽量做到“好玩”。

1.“玩”小古文

(1)猜故事情节,达到文白对照

猜是一种能力,猜是一种方法,猜能调动思维,猜能产生智慧。引导学生猜,不失为学习小古文的一种好方法。

如教学《笑话一则》,内容如下: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此篇小古文一百来字,果然是“小古文”。如果按照常规的教法,释词解句,理解感悟,学生肯定会感到枯燥,学习氛围单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让学生猜故事情节,一句一句往下猜,“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如果是你看见了怎么办?慢性子怎么办的呢?学生边猜边说,这样就不着痕迹地达到了文白对照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着眼于整体,虽然教得简单,但又通过诵读将人物的性格把握得非常到位。

(2)“玩”出古今对接

文言文质朴之中充满力量,简洁却不失温文尔雅。今天,虽然很多经典文言文都被翻译成白话文,但却很难还原其原来的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貌。

用今天时尚、鲜活的方式来唤醒、激活小古文,用表演、讲笑话等多元的方式来实现与小古文的对接,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文很有用处。

(3)注释理解法

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猜不出的内容怎么办呢?那就看看文后有没有注释。如学生看到了注释(异:奇特;惟:唯独,只),立刻就明白了“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的意思,学生再一次获得了成功后的愉悦。

2.“玩读”小古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悟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读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直到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1)“读—咏结合式”教学,做到读、诵、唱三结合

诵读是小古文学习的基本手段。因此,小古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尽可能地让学生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

古人读文言文,大部分是朗声高诵,而非默读。因为节奏的把握其实就是断句。此所谓“句读”。只有把节奏(句读)弄明白了,文本的意思才能真正理解。因此,文言文特别讲究节奏的规律,尤其到隋唐之后,文风多骈散结合,读起来极具节奏美。

(2)“读—演结合式”教学,在表演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于永正老师对古诗文教学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粗知大意,背下来再说。”“粗知大意”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节省时间诵读记忆,二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孩子对音律节奏天生的敏感,使得他们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意思,而是扑面而来的节奏和音律。而“粗知大意”的方法主要是“文白对读”,即利用学生对白话文故事的熟悉,尽可能地降低理解难度,关注语言,通过各种形式活泼的诵读,达到熟诵或者熟背的程度。熟读之后,反过来又可以“其义自见”“不待解说”。

在小古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尽量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通过亲身体验、表演,加深对文言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读—问探究式”教学,在研究中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在学习文言文时,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树立“问题就在身边”的研究性学习理念,并让每个学生根据阅读兴趣以及爱好,组成兴趣小组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适合本组研究的课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如“之”的研究,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

(4)“读—写促进式”教学,在书写中感受小古文的气息

“文白对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尝试在写中感受、体会,品尝成功的快乐。所以,不论学生写的结果如何,我都给予表扬,并且每一次都不限制学生一定要用文言或白话来写,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自由表达的空间,跟随本身的感觉去创造。

三、小古文学习的积累运用

学生完成趣味小古文的学习后,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展示平台,从而进一步营造趣味小古文学习的浓厚氛围,以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

(1)开展“1234趣味小古文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星期诵读积累1篇文言文、2句古代名人名言、3首古诗词、4个成语。所积累的文言文、名言、古诗和成语要求围绕同一个主题。然后,根据本星期所积累的内容,连词造句、连句成篇,尽量完成一篇运用好词、好句、好诗的小练笔。

(2)出版“趣味小古文”专版黑板报。

(3)排演“趣味小古文”课本剧。

(4)撰写“趣味小古文”专辑日记或作文。

(5)制作“趣味小古文”专题手抄报。

在小古文的教学中,教师不要动则以古文的代言人自居,说古话,写古文,俨然一个“假古董”。教师且充当一座桥梁,一条渡船,将学生引过去,或将文言文渡过来,让古今连接贯通,这就是完成了使命。等到学生和他们的“新朋友”一见如故时,教师只管在一边鼓鼓掌,当当看客就好。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