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云
课堂活动设计是教师为了达成课堂目标而设计的活动方案。良好的课堂活动设计必将促进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激发学习兴趣。真正的活动设计应该从学生出发、考虑学生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十分重视课堂活动设计,重视将“教的设计”转向“学的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活动更加完整,让学习方式更加丰富。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活动设计呢?
1.适当引入资料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难点突破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成败,教学难点突破的适时、教学方法选择的适当无不体现教师的学养和智慧。设计合适的活动需要教师既要深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李琳老师在执教《白莽作(孩儿塔)序》时,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活动:通过比对鲁迅先生手稿影印件,从细微的修改痕迹中体会先生在创作时字斟句酌的良苦用心及其背后的复杂情感。在原稿中,“他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这一句,鲁迅先生修改的时候改成“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李琳老师抓住这一个“却”字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用意。结合背景资料,白莽的哥哥是当时的航空署长叫徐培根,白莽并不愿意倚仗他过优游的生活,选择了与兄长不一样的道路,一个“却”字,把白莽的决绝与作者的赞许表现出来了。
因为时代差别与语言隔膜,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并不深刻,对革命者的坚定决绝以及鲁迅先生的复杂情感把握不准,感受不深。鲁迅手稿的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在文本比较中领悟到鲁迅在给已故的黑发人写序时独特的言说方式和情感状态,这样的活动设计比教师单纯地讲解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要深刻得多。再比如一名教师在上《失街亭》时,将京剧唱词与文本进行比较,讨论的是“失街亭是谁之过”的核心问题,显然,京剧唱词和文本的观点相异,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探究,发言质量很高。
课外资料的引入会引发学生的关注,引入时应注意几点原则:一是准确性,资料来源可靠,内容真实;二是启发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和探究能力;三是简洁性,不宜冲淡课文内容,本末倒置。同时资料引入要把握火候,即在突破重难点内容时引入,其内容必须与课堂讨论内容有关。
2.多角度整体引导精读
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文的时候,整体设计系列活动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审美水平。如余映潮老师执教《济南的冬天》,整体设计了“说读”“品读”和“练读”系列活动。余老师根据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要求学生选择课文内容和组合课文文句,用________,是冬天的济南”的段落形式来进行“说读”活动。他首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济南的冬天进行表述,如:
城之美: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是冬天的济南。
在“品读”活动中,教师选取四个不同段落中的比喻,由学生分组讨论其妙处,而“练读”活动则是让学生选择课文中最美的一段,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划分层次,点出色彩词、动词”等活动。
“说读”“练读”的活动设计,不仅是学习方式的丰富,更是将学生思维引向课文深处,“说读”活动是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筛选、整合课文信息,并能够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而“练读”活动则是实实在在精读课文,将学生的视角引向语言的“点”,琢磨课文深意内涵,提高阅读水平。余老师的三个活动,一以贯之,构成一个整体。如果说第一个“说读”活动是从宏观角度、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引导学生来理解课文内容的话,那么,“品读”活动就是从“中观”角度、从课文重要内容的角度引导学生品读。而“练读”活动则是从微观角度,从课文精彩内容角度引导学生体味。
3.改写主旨段古文新读
有的大家文言作品朴实无华却暗含深刻的道理,即使放在现代社会也有其意义和价值。让经典名篇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对于文本隐藏意蕴的挖掘往往让学生心头一震,难以忘怀。例如,黄厚江老师在讲授《阿房官赋》时,设计这样一个活动,他将课文的最后一段进行改写,让学生思考:
观古今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生:原文前面一半写道“谁得而族灭也”,是单指秦国破灭这件事,而您写的范围更大一些,所以前一半您写得好,而您最后“得失之故,归之于天”,只是对前面再来一个总说,而他写的思想更上一个层次。
师:这位同学从语言、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评说,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杜牧写得好。因为这篇文章前面写的都是阿房宫和秦始皇的奢侈,目的是要后人以史为鉴;而您写的是关于成功和失败。
师:就是和前面描写不太紧密?哦,她是从文章的章法进行比较的。③
这个活动设计,让学生从语言、思想、章法等方面关注原文中杜牧关于秦亡的教训总结,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忧患之情,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其实,这个活动还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既让学生认识到杜牧文章的妙处,又把学生的古文学习带到一个新的境界——古文可以新读,而且应该新读。黄厚江老师在随后的课堂中提出,杜牧要告诫以后的君主以此为戒,而这局限了历史的意义,普通人自然不能去做君王,但成功总要追求的。这样的活动,也许只有名师才敢为之,但实际上,每一个教师只要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提炼文本的核心价值观,也可以“古文新说”。
4.巧妙设置主问题激疑
我在执教《鸿门宴》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质疑,在组内先交流,交流仍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我。如:“樊哙不是主要人物,为什么作者用那么多笔墨来写他,而项羽作为传主,说话却很少?”,“文章最后范增说‘竖子不足与之谋……吾属今为之虏矣’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和感情?”等。这些问题有的可以归类,有的则是个人的盲点,有的则不能算是问题。但是,绝大多数问题在于难以理解刘、项两大集团及其内部人物关系。根据学生质疑,我与学生将本节课学习主题确定为语言、情感、关系。为了使问题讨论更加深入,我打破了原来的小组,让学生根据文中人物自行选择加入“刘邦组”“项羽组…‘樊哙组”“张良组”等七个小组,每个小组主要研读一个人物,并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来自课本,来自学生内心。先交流、后质疑、再确定学习主题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够让学生把真正的困惑说出来并大面积地参加到活动中来。
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是零散的,不可能逐一地回答。为了更加便于讨论,我设置一个贯穿性的问题:刘邦从鸿门宴脱险究竟应该感谢谁?这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争辩。
这个主问题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既是具体的又是开放的。具体在于问题来自课文,学生只要结合文本加以思考就能够得出答案;开放在于其答案是多样的,学生只要结合文本找出文证,经过分析推理,自圆其说即可。有的学生认为是张良,因为张良总是关键时候勇担重任;有的学生认为是樊哙,因为樊哙的出现,打破了范增的“舞剑局”,加强了项羽对刘邦的认可;有的学生认为是项羽,因为他是主帅,具有决定权,等等。在课堂上,一名学生指出,刘邦得感谢他自己,这一下子又派生出一个新问题:刘邦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其实,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与其自身性格、阅读理解方式有关,正是因为这样的主问题的出现,激发了学生思考、倾听,主动重构课文内容,加深了立体认识。
学习主题来自学生质疑,学生质疑来自阅读体验。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和价值取向,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体验进行探索、交流并有所得,这样使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达成度自然会上升很多。课堂活动设计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机会,而学习动机是学习持久之源。让学生思考、说话、交流,这本身就是对他们的欣赏与尊重,思考可以带来愉悦,说话可以带来自信,交流可以共同成长。当学生在交流中将自己的思考、观点侃侃而谈时,那种自信和独立的体验是不可取代的。而这样促进学生成长的活跃课堂,正是课堂活动设计所带来的。美国教育学者也曾指出,教师为了驱动学生学习,做两件事:一是通过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提高学习之于他们的兴趣值,把课堂带给他们;二是通过要求学生思考和使用材料,支持他们的努力,把学生带入课堂。
课堂活动设计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文本研习更加透彻,教学预设更加全面。教师备课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可能遇到的疑难点和兴趣点,并对这些疑难点和兴趣点进行梳理,梳理出可能需要的知识点和解决思路,设计出能够牵引教学内容的主问题,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再设计两三个简洁的教学环节,推动“学的活动”充分展开,在展开的过程中适当辅以即时反馈的课堂作业,以便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总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出富有活力的课堂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使学生学得有效,这是一线语文老师的应有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