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一个“挞”字起波澜

  • 投稿熊伟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71次
  • 评分4
  • 40
  • 0

刘可翔

在学习鲁人版《(史记)选读》中的《荆轲》一文时,有学生对文中“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中的“揕”字提出疑问。

请看教学片段:

生:我觉得司马迁写的有些问题,“持匕首揕之”跟“欲生劫之”是自相矛盾的。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荆轲那把匕首非常锋利!前文写道:“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所以,只要荆轲一“揕”到位,秦王必死无疑。

师:我也觉得有矛盾,是不是司马迁这位史学家出现了纰漏?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咱们的“智慧教学平台”查阅相关材料,小组之间讨论一下,力争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翻书、搜索、思考、讨论后,发言。)

生:太子丹将国之大事托付于荆轲时,说:“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这句话表明太子丹并不想要秦王的命,他的目的是让秦王答应全部归还侵占各国的土地,停止对六国,尤其是对燕国的进攻。刺杀秦王其实是下策。

生:我也认为,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不是想杀死秦王,而是一种威慑,是要挟秦王答应“悉反诸侯侵地”。

生:可是,荆轲如果只是为了威慑秦王的话,原文应改为“而右手持匕首‘慑’之”才准确,司马迁却用了一个“揕”字,“椹”就是刺杀之意。

生:我同意这种观点。如果非要用“揕”字,应改为“‘佯’揕之”,这样才不会自相矛盾。

师:若将“揕”字改为“慑”字,或在“椹”字之前加一个“佯”字,从字面上看,确实避免了前后矛盾,可是司马迁这样一位大史学家为什么没有这样描述呢?

(学生或“交头接耳”,或热烈讨论。)

生:这样改,意思是准确了,可易水送别时表现出的那种“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的慷慨与怒气就被淡化了,总觉着缺点什么。

生:我也有这种感觉,易水边,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的。改“揕”字为“慑”字后,就缺少了那种剑拔弩张的气势,而改为“佯揕之”,那种气势就更显不出来了。

师:这两位同学分析了修改“揕”字的利和弊。好处是表达似乎准确了,弊端是那种特定氛围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就无法生动地体现了。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为荆轲、曹沫、专诸、豫让、聂政五人作传时,将五分之三的篇幅放在了荆轲身上,可见他对荆轲这位英雄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因此,他写《荆轲》一定是字斟句酌的,他坚持使用“揕”字会是什么道理呢?

生(抢着发言):我跟同桌讨论后觉得,按照当时泰国大殿上的座次,荆轲与秦王应是隔案相对席地而坐,是有一定距离的,当“图穷而匕首见”时,荆轲一定早就准备好用右手迅速抢到匕首,然后快速地“左手把秦王之袖”,以便拽过秦王将其控制住,“揕”这一动作是下意识的,并不是想一刀毙其命!

生:我认为荆轲当时可能突然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因为他判断秦舞阳的“色变振恐”使多疑的秦王产生了怀疑,于是秦王不让秦舞阳上大殿进献地图,而是命令荆轲“取舞阳所持地图”。荆轲意识到计划败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秦王刺死算了!因而不必将“揕”改为“慑”,也不必加“佯”字。

生:秦王命令荆轲登殿进献地图,这符合当时的礼仪,因为秦舞阳是副手,没有资格上大殿。这一细节并不能完全证明秦王对秦舞阳的怀疑。

师:很好,都说得有理有据,值得表扬呀!大家的讨论进入“深水区”了。

生:从荆轲沉稳的性格来看,他应该不会轻易改变对太子丹的许诺。田光向太子丹推荐荆轲,在太子丹。“顿首,固请毋让”的情况下,荆轲才终于许诺,这表明他的许诺不是轻率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尤其是从荆轲答应太子丹之后的周密准备来看,他是要尽全力完成太子丹的重托的。

生:荆轲在“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时,应该没有改变既定的主意。秦王因“惶急”“剑坚”而“不可立拔”之时,“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在这种混乱情况下,荆轲掌握着主动,应该有很多机会从背后用匕首刺杀秦王,可他却没有做,这正说明荆轲还是想要“生劫之”。

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前文也有一处用了“揕”字?大家找一下。

(生查找回答)

生:荆轲在精心准备给秦王的信物,为得到樊将军之首而“私见樊於期”时,也用了一个“揕”字。他对樊於期说:“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椹其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岂有意乎?”这里,荆轲使用了“揕”字,显然他并不是要刺杀秦王,而是表达对秦王的无比痛恨之情,并以此激励樊将军!从这个角度看,在泰国大殿之上的“揕”也不是要秦王的命,而是一种威慑,刺杀秦王应是退而求其次的事。所以说,司马迁前后两次使用“揕”字,不是随意而为,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师:很好!本节课有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质量的问题——“‘持匕首椹之’跟‘欲生劫之’自相矛盾”,讨论过程令人欣慰。

如果大家还有别的看法,我们课后可以进一步讨论,或写成一篇小文。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已教授过多次《荆轲》这篇文章,由于在所有的参考书中,没有哪个版本对这一“椹”字展开过分析,我也就忽略了它。这次备课时,我撇开所有的参考资料,独立地对文本进行探讨,忽然眼前一亮:司马迁的这一“揕”字大有研究之处!因为之前学习这篇课文时也从来没有学生对这一问题提出疑问,所以我事先做好了教学设计,准备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到一定火候时,将这一问题抛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学生和我“心有灵犀”,对“椹”字提出疑问,这令我喜出望外。

一个“揕”字著精魂。《荆轲》一文在人物刻画、细节描述、遣词造句等方面具有相当高超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深入研读。因此,课堂上我有意引导学生对是否要改动“椹”字进行研讨,让学生准确把握荆轲这一人物特性,感悟其不朽的精魂。当时燕国国力衰弱,国家危如累卵,面对虎狼一样的秦国,荆轲敢于慷慨前往,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在戒备森严的秦国大殿上,荆轲胆大心细,无所畏惧,“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一个“揕”字掀起惊涛巨浪,逐步将情节推向高潮。荆轲与秦王短兵相接,白刃相见。让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奏、发、把、持、揕”,果断冷静,干脆利索。刹那问,森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下“尽失其度”。情势逆转后,荆轲被秦王“断其左股”,虽身受重伤,瘫倒在地,已“自知事不就”,但他仍拼死一搏,“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是荆轲最后留给读者的英雄形象,作者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重然诺、讲信用、重义轻生的人格魅力。将荆轲的精魂植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的人生增添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是这节课力求达到的教学目的之一。

一个“揕”字留悬念。秦国大殿之上,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一个“揕”字形神毕肖,将荆轲的临危不惧、凛然正气和雷霆之威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反映了荆轲的无限懊悔。生劫未遂,刺杀不成,功败垂成,悔之极矣!而学生正是从“持匕首撼之”和“欲生劫之”中发现了“矛盾”,由此对“揕”字产生疑问。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有不少地方采用了“曲笔”的写法。针对荆轲刺秦王这一看似矛盾的描写,或许正是他故意给后人留下的悬念,让读者去用心思索。当学生出人意料地提出这一疑问时,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前后文勾连,展开讨论,从而使问题在思考与辩论中得到解决。尽管一些学者对荆轲是否要刺死秦王存在不同的看法,但结合全文分析,我的观点跟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文中的“揕”字应当不是直刺秦王,而是“生劫”秦王的手段。

一个“揕”字促深读。我认为,针对文本的讨论探究,应以文本为依托,不能离开文本去作宽泛的、漫无边际的拓展。这节课围绕一个“揕”字紧扣文本,不仅将“太子重托”“谋取首级”“易水送别”“图穷匕见”“倚柱痛骂”等主要情节串联起来,而且将这些内容激活了,通过回读学生们切切实实地走进文本主人公的心灵深处,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感悟荆轲,更好地培养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意识。

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文本读深读透,又要在思考与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这节课围绕一个“揕”字,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表达热情,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体验自我的存在价值。同时,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个“揕”字引反思。这节课也促使我思索,多次教这篇课文,难道当时真就没有一个学生对这一“揕”字产生过怀疑?我想,很可能有学生对此萌生过一些看法,可是,因为老师没有涉及这一问题,或者没有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这样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也就“随风而逝”了!由此想开去,我们在教学其他课文的时候,是否也有因教师受参考书的影响,或是教师本身对文本研究不深不透,而将一些颇有价值的“亮点”忽略的现象呢?熟悉的地方往往有着更美的风景,作为教师,决不能因为自己已教过几遍,就躺在经验上吃老本,而不用新的眼光去发现。教师应当以探索者的姿态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挖掘,课文才能常教常新,学生才能有新鲜而切实的收获。

因此,教师要想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自己要有能力先走向文本深处。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2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