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借力联想让课堂灵动飞扬

  • 投稿简谱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61次
  • 评分4
  • 26
  • 0

吕凤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在的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和谐。学生不再单纯地盲从附和,而是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挑战。课堂上,学生一旦出现随机冒出的思想火花,教师应因势利导,以成就课堂预料之外的精彩。教学《游山西村》这首诗时,我就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教学片段:

师:通过朗诵,我们对《游山西村》这首诗已经比较熟悉了。下面请大家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这个美丽的村庄。

生:这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有重重叠叠的山,有回环的溪水,有茂盛的柳树,还有鲜艳的花朵。

生:这里的人们都很好客。拿出足够多的腊酒、鸡肉、猪肉招待客人,很大方。

生:人们的衣着古朴简单,生活幸福安宁,很多古老的风俗还没有消失。

(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生活幸福)

生:老师,从刚才的交流中,我忽然想到前不久我们学过的《桃花源记》。

师(一怔,继而微笑鼓励):请接着说。

生:这首诗里的“足鸡豚”,是山西村人热情好客的表现;在《桃花源记》中桃花源里的人“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也是热情好客的。还有,桃花源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而且,桃花源里的人们生活幸福祥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大家看,它们多么相似啊!

师(竖起大拇指):你善于由此及彼进行联想,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这一点老师都没有想到。你特别爱动脑筋,让大家钦佩!

(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受这位同学的启发,我忽然想到我们学过的七年级上册的《过故人庄》,大家齐背一下,然后前后桌的同学讨论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看看有无新发现。

(前后桌同学分组讨论)

生:我们组发现这两首诗简直太像了。《过故人庄》写朋友对“我”的盛情款待,也是“喝酒吃鸡”;故人庄里也是远处青山斜立、绿树环绕,环境幽静;还有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达出就是喜欢这里,还会再来,这和“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的意思相同。

生:我们组补充,《过故人庄》中虽然没明写农民的生活,但面对场圃,肯定能看到农民们劳动的场景,而且诗人和朋友谈论的也是农业生产,这里人们的生活也是安宁幸福的。

师:你已经读出了文字的深层含义。真好!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孟浩然、宋代的陆游都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理想的农村生活画卷。那么,大家再想想,近现代有没有这样的作家作品?提示一下:山西村位于浙江绍兴。

生:有,鲁迅先生的《社戏》。因为鲁迅是浙江绍兴人,《社戏》里的“鲁镇”就是绍兴。“社戏”的“社”就是“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春社”。

师:联想得好。春社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就是在春季祭祀土地神。但更正一下:鲁镇并不是确有其名,它是鲁迅以绍兴附近几个村子为原型创作的一个地名。请大家回忆一下,《社戏》里的平桥村与山西村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生:平桥村的人们也是热情好客的。你看双喜和阿发,还有六一公公。他们都那么慷慨大方。

生:《社戏》中的景色多美啊!月夜行船、看戏、归航,如诗如画。还有那里的生活也很舒适惬意。孩子们钓虾.放牛,看戏,生活有滋有味;大人们干完活还能看戏。

师:今天,我们学习《游山西村》,由此文联想到了《桃花源记》《过故人庄》《社戏》,通过温故知新,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景色美,人好客,生活幸福。我们揣测一下,也许后来的诗人、作家正是受了陶渊明的影响,才有意无意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那么,它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发呢?

生:如果要写一个地方的美,比如故乡,比如旅游胜地,我们可以从自然美景、当地人的热情好客、生活幸福等方面来表现。

师:如果这样,我们文章的主旨更鲜明,感染力也会更强。

(总结板书:景色美、人情美、人性美)

师:布置一篇小作文:请你描写一个地方,它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存在于你的想象中,建议从景色美、人情美、人性美等方面去表现主旨。

这堂课与我课前的设计有很大出入。尽管预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但师生都从中获益更多。

在学生突如其来地提到《桃花源记》时,我的内心是有矛盾的:是对学生独立的阅读体验敷衍塞责,然后按部就班地继续我下面的预设;还是“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以此为契机,促成相关课文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呢?虽然我知道选择后者会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但为了学生的发展,我决定去挑战它。

于是,我适时地引出《过故人庄》,意在进一步扩大课文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思维的星星之火真正形成燎原之势。在两首诗的比较中,学生回顾了《过故人庄》诗句的含义,并且有了自己的心得和发现:这两首律诗的内容和写法竟是如此相同。这种收获的喜悦使他们信心倍增。这时,我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把话题从古典诗文迁移到现代文作品《社戏》,目的是想让学生明白优秀文化之间的传承,并且为后面布置作文做好铺垫。但这一迁移,在难度和深度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原因有二:学生学过的现代文很多,漫无目的地去联想,会有大海捞针的感觉;《社戏》篇幅较长,不容易从中抽丝剥茧。为了给学生搭上一个扶手,我巧妙地给予了“山西村位于浙江绍兴”的提示。果然,通过绍兴这一相同的地域,迁移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学生借助刚才比较的结论,从景、人、事三个角度去体会平桥村的美,从而对“乐土”这一文章主旨的领悟水到渠成。这样,师生通过联想,使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四篇课文,紧密地串在了一起。

将联想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人或事物的某一特征出发,依据人或事物彼此间的相似点,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链接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最直接作用是帮助学生温故知新。这节课上,由短短的一首《游山西村》,学生们回顾了七年级上册的《过故人庄》、七年级下册的《社戏》、八年级上册的《桃花源记》,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已有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联想之后,众多的感性材料摆在面前,还需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理性的结论。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余映潮老师把它称之为“提炼升华式研究”,即“这是一种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集聚精华、抽取规律的研究方法”。这节课上,在学生联想达成横向思维迁移的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提炼、归纳出了山西村、桃花源、故人庄和平桥村几个地域的相似点:景色优美、人们热情好客、生活淳朴安宁,揭示了这一类文章内容上共性的东西。这时,学生思维已经向纵深处发展。而正是横向的迁移与纵向的深入,使课堂成为立体化的课堂。毫无疑问,这种做法实现了双赢:对教师而言,避免了教学的零敲碎打;对学生而言,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正像余映潮老师所言:“将‘提炼’用于语文学习,则是一种终身受用的语文学习方法与研究的方法。”

最后采用模仿的形式,让学生学写作文,从而达到以写促渎、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北宋文学家司马光在《答孔文仲司户书》中曾说:“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④如果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会和掌握一种创作的规律,并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往往比教师说些空洞的作文理论要有效得多。课堂上,我按照这几篇作品的共性,指导学生从景色、人情、人性三个角度表现一个地方的美好,学生可操作性强,易于写出成功的作品。

课堂上,要真正做到在迅捷的学情变化中创新,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教师要钻研,真正做到将教材烂熟于心,使课文如出己之心,如出己之口。这节课,正因为我储备了丰厚的知识,课堂上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其次,教师不仅要善于联想,更要善于归纳,并能够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因为联想是一个放的过程,也就是寻求知识间相互联系的过程;归纳是一个收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综合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试想,如果只是从一篇课文到另一篇课文地漫天联想,表面上,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学生忙忙碌碌却浑浑噩噩,根本无法把握其中的规律。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这节课中,教师从始至终都在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既有热情的赞扬、人格的尊重,又有相机的启发诱导;师生智慧不断地交锋、碰撞、融合、升华,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也在不断增强。如果坚持训练下去,学生慢慢地会由需要教师带领进行联想、归纳,发展到在教学拓展上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这样,教学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河北省沧州市第十五中学 0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