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研究现状与教学

  • 投稿陈书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76次
  • 评分4
  • 29
  • 0

孔令元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被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选入。几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中学语文教师在语言艺术、人物形象、文本结构和写作特点、文意理解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众多,有特色的教学设计也层出不穷。在此笔者试对它们进行简单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

一、《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现状

1.语言艺术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作为代表性篇目之一,《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成就得到了研究者的厂一泛关注。

烛之武的劝说之辞仅有125字,却能从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诸方面,把秦晋之间的矛盾全部揭示出来,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他的论辩具有权衡利弊、以利诱导、设身处地、层次清晰等特点。从内容看,说辞简短而一波三折。句句击中要害,语语打动人心,使郑国转危为安,得以保全。劝说之辞“其最得力处,在行李往来数语”,他“晓之以利害,理出两端。先从亡郑说起,亡郑无益于秦;然后从存郑剖析,存郑于秦无害反而有利。两者比较,利害自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近年来,一些研究从新的角度进行阐释。宋娟从对话本体角度检视《烛之武退秦师》的对话艺术,认为贯透在对话中的叙述激情、凸现于词锋间的政治理性、凝聚在对话背后的人格力量是主要艺术特色。黄朝猛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认为烛之武准确把握修辞情境、恰当构筑话题内容、巧妙挖掘话语资源是其智慧的三种表现。c慷淑芬将本文和《触龙说赵太后》比较,认为“欲进先退,消除戒备”“理利相济,诱发共鸣”“引史为例,水到渠成”三招是烛之武、触龙共同的说辞策略。烛之武的劝说辞有着周密的言语策略,它表现在:以退为进,柔中有刚;循循善诱,娓娓说理;移花接木,巧用“激将”。这正如金圣叹所言:“分明一段写舍郑之无害,一段写陪晋之有害,而其文皆作连锁不断之句,一似读之急不得断者。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也有研究指出《烛之武退秦师》记录行人辞令时,既表现了美的一面,又表现了虚伪、狡诈、霸气的一面。烛之武是成功了,但同时又失败了,而且败得相当危险。对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成功”,绝不能看作是他的外交辞令有多美,相反他在游说中自作聪明地给敌人当上了高级参谋,从而几乎给郑国带来亡国的惨祸。曲对这种观点我们应持辩证态度去认识,拓宽教学视野。

细心的研究者还捕捉到了烛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对话中的奥妙,并窥见《左传》的文学语言特色。“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连用“也”“矣”“也己”几个语气词,写出了烛之武对朝廷不能重用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公日”几句,则少用语气词,表现出急促的口气。从语气词的使用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心态的描摹是很讲究的,所谓声口毕肖是也。

除了烛之武,郑伯在危难之间也显示出“能屈能伸”的驭人艺术,郑伯的屈人语言艺术也掌握得很有分寸,不愠不火,不卑不亢。

2.人物形象

刘大杰说《左传》“我们现在读了,还能亲切地感受到当日政治舞台的状况,和舞台人物的种种面貌动作和性情”,这精辟地概括了《左传》人物塑造的高超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形象众多,既有国君,又有大臣和谋士。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中很多虽然社会地位低,但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们身上都有那种为国为民的无畏的“士人精神”,为了理想英勇献身的精神。此种群像分析符合时代特点。

烛之武作为主要人物备受研究者关注。周振甫认为:“烛之武听了郑文公的话,就去了,表现了其爱国心。从利害关系打动秦穆公,显出他的智慧学识和辩才。”有研究者将烛之武和触龙比较,指出本文塑造了一个不计前嫌、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形象。用语言描写突出了烛之武的不卑不亢、张弛有度;用细节描写与侧面衬托,表现了他“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超人智慧。这种通过比较法得出的结论富有新意。

很多人往往把退秦师的功劳算在烛之武身上,而忽略了佚之狐。其实他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描写他的文字仅有14个,但蕴含很多内容:“师必退”表明他是一个具有军事智慧的预言家,“见秦君”表明他是在复杂斗争形势下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决策者,从“使烛之武”看出他是一个积极主张进行政治对话的政治家。这个研究关注到了次要人物的性格和重要作用。

晋文公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不肯去攻击秦军,做了多方面的考虑,是有识见的君主。”他乘人之危的不义之举固然会招致非议,烛之武的巧言退敌也功不可没,兵戎相见的几方战事最终没有爆发。这虽然主要归功于烛之武如簧的巧舌,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晋文公的为人品性和非凡的君王气度。他有知恩必报的仁者气度、谙熟韬略的武者风采,更有求同存异的智者典范。

3.文本结构与写作特点

宇文所安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指出《左传》的叙事“跨越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各种叙事线索常常扭合在一起,并且在历史人物自己的思想、言语中反映出来”。这一点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文章“涉及春秋时期秦、晋、郑、楚等过去数十年的关系”。

本文虽短但结构严密,吴楚材、吴调侯指出:“篇中前段写亡郑乃以陪晋,后段写亡郑即以亡秦,中间引晋背秦一证。”这已经开始关注本文的结构问题。全文在叙述故事时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开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事件背景,为全文的发展做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它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代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徐昌才发现文章情节结构里应外合,前呼后应,一线贯穿,叙事张弛有度,圆美隽逸。具有两起两收的对称美、离合变幻的对比美、不露痕迹的对应美等结构之美。

用笔精练而重点突出是又一个写作特点。全文仅294个字,却把《春秋》上的一句话“晋人、秦入围郑”做了全面具体的描述。围郑缘由、军事布置、外交活动以及解围撤军,都一一交代清楚,还突出描绘了三方主要人物的关键言行。出场人物共9人,烛之武是中心人物,着墨最多。可也并未大肆铺写,而是着重记述他游说秦伯,用了125个字,接近全文的一半。之狐的荐举、郑伯的致歉,都只是铺垫,用简笔勾勒写。围晋的主谋是晋文公,撤军时多写了几笔。秦穆公则不做重点描述。子犯仅仅是晋文公的陪衬。祀子三将戍郑,是下文伏笔,这里只交代。

虽然篇幅不长,但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一场风波接着一场风波,在紧张中又不断平息。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心弦,增强作品感染力。

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述评

1.串讲法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大多遵循“背景介绍一整体感知一诵读体会一梳理结构一分析人物和语言一鉴赏评价”的教学模式。但一些设计敢于突破,进行大胆尝试,在教学程序的安排、总体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重难点的选取、教学环节的设置方式上有所创新

理解文意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朱新敏将教学重点定位在扫清文章障碍,加强古汉语积累上,用填写关键词法整体把握文意,用加点词的语境义填成语,了解古今汉语的联系。此教法能加强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积累,“文言”层面教学目标实现,但“文章”“文学”“文化”层面似乎关注不够,未能做到四者的有机结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是大家熟知的基本理念。一些教法以“读”贯穿教学,回归传统。韩素霞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反复诵读,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的精神实质。课文主体部分即第三段的教学分四个环节展开:①朗读第三段,结合注释疏通文意。②小组合作揣摩探讨朗读的停顿语气,抽小组代表朗读,教师点评。③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模仿朗读,教师巡视指导。④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学生再按照教师指导的语气停顿,反复朗读每一层,充分理解文意,体会主人公的勇气和智慧。潘晓婷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因声求气,以读带言,采取自由朗读、对比品读、角色扮演等方式重点品读烛之武的“怨词”“屈词”和“劝辞”。这些教法将指导诵读和文章阅读理解结合在一起,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不很深刻,对文化的理解也可能不到位。如何合理有效使用诵读法,需要认真思考。

善于写行人辞令是《左传>重要文学成就之一,《烛之武退秦师》在这方面有突出表现,把它的论辩艺术作为教学重点,出现了很多新颖的设计。陈小兰将教学重点放在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和手段上,从“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设置问题,并加入学生模仿烛之武读说辞,深入体会语言的表现力。此设计在分析中贯穿着语言的诵读和体悟,将读、评、析三者融为一体。高秀莲的设计更加独特。先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出谈话的成功与否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公司或集团的存亡,进而通过研读课文第三段,比较并归纳课文和故事之间的相似之处。在此基础上给第三段划分层次结构。最后点拨并指导学生总结烛之武的劝说艺术。有了前面的铺垫,再总结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自然水到渠成。这样的教法做到了学以致用,使学生对劝说艺术有了浓厚的兴趣,这一课的教学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徐樑则先画地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服秦国,再和课本对比,学生的分析非常接近课本的原文。这种教法将切身体悟与课文学习结合在一起,过渡自然,学生兴趣浓厚。

文言文教学应在分析文本的同时落实文言字词,这就需要找到突破口。王学东仅设计三大问题:烛之武是个什么人?烛之武为什么选择秦师作为劝说的对象?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学生每研究一个问题,就在课文相关的词语下面画横线,教师再对画线的内容设置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个设计涵盖了文本的所有文句,步步推进、问问相连;并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言词句,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文言字词的落实融合在一起。

“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四方面: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学,四是文化。当然,这四者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而是自然的融合。”在教学中能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并付诸实践并不容易。顾乐波尝试将四者有机统一,进行教学:以感受士人文化为主题,以重视诵读、品味语言文体特色为“两项原则”,设置揣摩烛之武与郑伯的对话、揣摩秦穆公的心理、探讨烛之武说服秦伯的原因三个环节。设计兼顾了“文”与“言”、预设与生成,将诵读体会、梳理结构、分析人物、鉴赏评价等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收到了较好效果。这种教法实现了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自然融合,理应作为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努力的方向与路径。

2.主线贯穿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围绕一个“点”来展开,这个“点”就像是这节课的眼睛,既让人眼前一亮,又让人咀嚼有味。教师可以借此组织教学,使之成为贯穿教学的线索,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课眼”。《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出现了很多以“课眼”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李朝抓住学生对“以乱易整,不武”中“武”字意义理解的问题展开教学,挖掘“武”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讨烛之武的谋略艺术及其形象。此设计“一点突破,遍及其余”让学生真正成了问题的主人。但以“武”为核心统摄全篇略显勉强。李军在教学中抓住既是题眼又是文眼的“退”字,组织学生通过听、读、问、评、写等环节分析每一段如何围绕“退”字展开,既学习了内容又分析了人物,目标完成较好。但“退”字似乎并不适合做“课眼”,围绕“退”只能讲清楚基本情节却无法深入分析文章内涵,有以偏概全流于浅显之嫌。蔡维君提出应该把“利”作为课眼进行教学设计。因为从秦晋围郑的原因、郑伯说服烛之武去见秦君、烛之武说退秦师、晋文公撤军来看,都与“利”字密切相关。

3.探究法

串讲法讲授知识系统完整,但教学预设过多,不能充分注意对学生生成性内容的解决,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有一定局限。烛之武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委婉曲折、层层深入的说辩艺术以及文本跌宕起伏的情节等都可以作为探究点展开。一些教师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形成很多创新设计。

徐江提出掌握比较方法、认清因果关系的教学目标。设置了四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是分别用成语概括文中郑国面临的形势、郑伯的行为和烛之武的行为,意在锻炼学生用成语概括文本中事物的性质。后两个问题分别是分析烛之武为什么在“夜”里“缒”而出并到“秦营”的原因、分析烛之武说秦伯的思维方式。后两个问题结合文本深入研讨烛之武面对严峻的现实,冷静认识,采取得当行动,争取到好的结果。本设计将教学重点放在思维品格的培养上,对思维能力的发掘非常深入。

马超俊以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方法的设计,将探究点放在诵读指导和写作艺术的鉴赏上。诵读环节设置多种读法,诵读指导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诵读指导和学生的活动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这是本课最大的一个亮点。

还有采取“评点式分析”的方法。教学设置两个主问题:①本段中哪些词句最能表达烛之武高超的说理艺术?②再次自由散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师生挑选紧扣课文并有挑战性的问题共同解决。教学将重点放在掌握本文说理、写人艺术上,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不断对话逐渐达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提倡的研究性学习,也在教学中得到运用。钱朝霞、王卫东将课内教材的《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读本中的《崤之战》《晋公子重耳之亡》《郑伯克段于鄢》六篇文言文放在一起学习。把学生带入阅览室,从《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中查找资料,选择一两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就其某一方面立论,写成一篇小论文。教师在研究方法和写作方面给予一定指导,并组织交流成果,论文答辩。此种方法大胆创新,但课题研究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意深刻理解基础之上进行赏析的,具体操作程序还可优化、细化,在现有情况下课时安排也要斟酌。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建议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教学时应从语言入手,通过诵读感悟和语言品味的途径进行设计。

1.在诵读中感悟人物精神品质、加深情感内容理解

本文人物对话较多,在教学时多会采用诵读法。但诵读不是孤立的诵读,也不能仅仅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设置,“诵读应既是文义理解的重要方法,也是体验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可通过诵读重点分析烛之武和郑伯、秦伯的对话:

①通过自由诵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②同桌合作再次诵读,进一步体会重音、节奏、停顿和情感。教师发挥示范作用,范读文章中重点对话,做具体的诵读指导,并让学生初步感悟人物形象和情感。

③学生再读体会并梳理层次,通过分角色诵读进一步感悟并按层次分析烛之武和郑伯、秦伯的对话,提出关于人物理解和情感分析的问题,小组讨论。

④在前三环节基础上分析归纳说理特点,进一步感悟人物精神品格,理解情感特点。再读对话。

2.在品味中揣摩丰富的言外之意

《烛之武退秦师》语言含蓄,潜台词丰富。可设置如下几类品味语言的问题:

①补充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心理感受的词语,品味言外之意。如在第二段烛之武和郑伯的对话中,补充烛之武开始推辞和最后接受时的情感态度,补充晋文公的心理,从而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不同性格。

②抓住关键词语,仔细品味。如“阙秦以利晋”中的“阙”和“利”字,看似平常,仔细分析却大有深意。

③删减、增加或调换句子顺序,品味说理特点。如第三段中烛之武的说理可谓逻辑严密,层层深入,直接讲解效果未必理想。可将几个层次打乱顺序,进行重新组合;或对说理的内容进行删减,再和原文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对文章说理逻辑的安排和烛之武的才能会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④结合语境和时代特点,品味平常语言中不平常的言外之意。如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己”、晋文公“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