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议论文写作怎样去浅表化

  • 投稿礼部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688次
  • 评分4
  • 25
  • 0

郑桂华

聚 焦

高中生的逻辑思维正处于快速建构的阶段,他们开始尝试思考比较抽象、复杂的问题,并喜欢用概念推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抓不住问题的实质,表现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是逻辑性不强,分析问题比较肤浅;论证的时候,不是靠证据和推论阐明道理,而是大量堆积材料来证明观点,或者滥用抒情,有时甚至凭空下判断;一些学生提出的证据也不能很好地支持自己的观点,等等。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写作训练帮助他们改进。

下面这则教学案例是白丽老师的一次有益尝试,她抓住一次学生作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把目光聚焦于一处:帮助学生突破议论浅表化的局限,把分析引向较深的层次。

实 验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白 丽

“说理肤浅,议论流于表面”是不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通病,也是长期困扰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说理不深入”表面上看是“文”的问题,实质上还是“人”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的思维有局限,不能用逻辑推理对问题做深入分析。

分析能力的提升与其他语文能力的获得一样,同然需要多阅读、多写作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不过,教师在思维方法、写作策略方而给予一些指导,对学生的思维从肤浅走向纵深会有一定的帮助。下而是我在这方面做的一次教学尝试。

一、发现学生的真实问题

这是高三年级的一次议论文写作,任务是根据如下材料,由学生当堂完成一篇作文。

一位名叫索克曼的基督教牧师曾说:“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评阅学生的习作,我发现这次作文中有一类问题比较普遍:为数不少的学生作文从材料中单独抽取了“勇气”“宽容”等词语,然后围绕该词语的一般含义写文章。例如一个学生写《老舍的勇气与宽容》:“老舍先生对批评他文风的人一笑了之,他对这些批评宽容,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文字有信心。”一位学生写《呼唤宽容》,有这样的文字:“诸子百家在宽容政策的滋润下敢于发表意见,带来了百花齐放的局而。”一位学生写《为这样的宽容叫好》,其中有:“著名歌手丛飞宽容了那些不来看望自己的受助者,他这才是真正的宽容。”显然,这几篇作文中写的“勇气”或“宽容”,与材料中索克曼所言,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因为他们忽略了“少数”“多数”等关键性的限制词语,没有注意这段材料所设定的特殊情境下“勇气”及“宽容”的含义,更看不到“勇气”与“宽容”背后复杂的社会与人性,从而导致了文章立意的浮泛,说理难以深入。

以上这几篇作文看似差别很大,但其症结一样——对材料理解肤浅,说理浮于表面。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如何让学生看到自己议论文问题的症结,并引导他们的思考从肤浅走向深入。

二、对症下药,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其实,在知识层面上,多数学生是知道应该对问题做深入分析的,只是限于经验和能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做到深入分析。因此,教学应该做的,不仅是给他们指出一个日标或提出一项要求——诸如“说理要深入”之类,更重要的是提供一条引导他们通往目标的路径。

教学中,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活动来解决问题:

第一个环节:展示实例,发现问题。

课前,我把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大体了解这几篇作文的观点和思路。上课开始,出示第一张PPT,内容是这次作文中的几个典型片段,请学生思考讨论。

师:从“索克曼”这则材料及作文要求看,这几篇作文写得好不好?

生(很快做出判断):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或者说,这几篇作文问题出在哪里?

生:没有新意。

生:写偏了,没有扣住关键。

生:材料的完整意思是“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而这几个片段所讲的“宽容”都不是当主人公身处“多数”时,与“多数”无关。

师:很有道理。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当时在审题的时候,有没有仔细阅读材料?有没有注意到“多数”“少数”这几个关键词?

生:读到了,也想过,但是……

师:为什么没有写出来?

生:一写就变了。

师:你们几位是不是也是这样?还有其他同学,你这一篇作文虽然没有这样的问题,但以前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心里很想写,但就是写不出来,或者一下笔就跑偏了。(学生点头)看来,今天我们有一个发现:不少同学忽略与“勇气”匹配的“少数”,与“宽容”匹配的“多数”,并不是没有看到,很可能是缺少一种“分析技术”,没有把想到的表达出来,才造成了你的议论比较浅,

第二个环节:锁定焦点,学会追问。

问题找到以后,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通过一步步追问,让思维环环相扣,把议论导向更深的层次。我认为,首先需要给学生的思维链条建立一个支点,就是根据材料提供的观点追问其所针对的社会现象。即分析的时候从这个观点出发,去设想这种观点所针对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需求。比如,2013年全国课标卷的作文题是谈同学关系,其内在的社会指向,就是近年来媒体时常报道的同学之间关系冷淡甚至紧张的问题。2014年北京卷的作文题谈的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也指向近年来讨论颇多的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师:如果你的观点是从索克曼的“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提炼出来的“少数人需要勇气”。想一想,这个观点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

生:很多人处于少数群体时,缺乏勇气。

师:为什么人在处于少数群体时缺乏勇气?

生:害怕。

师:害怕什么?不说明白就等于没有回答、。

生:害怕被别人嘲笑。

生:害怕被守旧老人(《(宽容)序言》中的人物)处死。

师:说得好!联系了课内所学,很好。还有吗?

生:担心自己做得不对。

师:你说的是自我怀疑,不够自信吗?

生:是的。

师:同学们的思考越来越深入了。因为害怕被别人嘲笑;被守旧老人处死,失去利益甚至生命;也因为自我怀疑,不够自信,怕失去面子;所以一个人处于少数群体时往往缺乏勇气。这有没有合理性?

生(众):有。

师:对,情有可原。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处于少数的时候?

(生思考。)

师:前途未卜、,胜败难料时,依然坚持,这才看出是有勇气。小偷已经抓住了,你上去踢他一脚,这算不算有勇气?你在网上吐槽起哄算不算?

生:不算。

师:对,因为没有任何风险。这里的勇气,内涵是什么?

生:冒风险。

师:那有风险的是不是都有“勇气”,持刀抢劫算不算?一意孤行算不算?炫富露傻算不算?(生大笑)你们说呢?

生:这里的勇气应该是追求真理的勇气。

生:我觉得见义勇为也对。

生:捍卫正义也可以。

生:维护尊严也是。

师:总之,此处的勇气应该有两个:一是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事情都缺乏的那种勇气;二是有正面意义的,如临危不惧,在错误占统治地位时坚持真理,在强敌面前捍卫正义。来,我们举例说明——

生:哥伦布探索新大陆,詹天佑顶住压力。

师:很好,思路打开了。我们的社会需不需要有这样勇气的少数人?

生:需要。

师:为什么需要?

生:不敢见义勇为。

生:社会上有很多保守的人。

生:中国人不愿意冒险。

师:说得很好,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守旧的因素特别浓厚,特别喜欢随大流,容不得另类。比如现在成绩好的学生,都要报理科,你要报文科,大家都觉得你有问题。同样的道理,材料里说的“宽容”内涵是什么?是不是一开始提到的“老舍的宽容”“丛飞的宽容”?

生:不是。这里的“宽容”应该是像房龙《(宽容)序言》中所说的“宽容”,就是对异己者的包容,对不同意见的包容。

师:纵观人类文明史,多数人通常情况下“宽容”吗?

生:不宽容。

师:为什么人们处于“多数”群体时往往“不宽容”?

生:因为无知和愚昧。

生:因为害怕被别人孤立。

生:因为怕改变。

师:分析得很好。看来,房龙的《(宽容)序言》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学生笑)社会需不需要“多数人”“宽容”?为什么?

生:需要。因为少数人往往是真理的探索者,他们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师:毛主席还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呢,你们怎么说?

生: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社会发展往往是由少数人引领的。

师:不错。世界因多元而精彩,思想的碰撞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往往是由少数有勇气的人引领的。但只有多数人能包容异己,才能有更多有勇气的少数人带领我们一起前行。(生点头认同)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从索克曼的第一句话切入,通过不断地追问,发现一一

生:因为“少数”是与“多数”相对而言的,说“少数”,会把“多数”带进来。

师:还有吗?

生:“少数”与“勇气”相连,“多数”与“宽容”相连,只要前一组不拆开,自然会把后一组带进来。

师:有悟性。能否试试看,从第二句话切入,通过不断追问,把第一句话也带进来。试着写一写提纲。

(大部分学牛开始主动与同伴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模仿以上的演绎方式,从第二句话切入,通过不断追问,把第一句活也带进来,并能完成一篇较完整的议论文提纲。

第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总结使议论由浅入深的基本思路,并把这种思路用到另外一则材料作文题上,使学生尝试通过不断追问把思维引向深入的可能性。(具体过程略)

由于本节课是针对学生的真实问题开展研究与解决,为他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路径,所以学生研讨的积极性很高。在之后的练习中,学生能有意识地借助这条路径,通过不断追问把思维推向纵深。通过几篇作文的训练巩固,学生普遍觉得说理不像以前那样无从下手,常常也能写出有层次和深度的议论文了。

(上海市延安中学200336)

策 略

白丽老师的这个教学案例有4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基于真实写作问题的教学。即以一次写作实践为研究样本,从学生的作文中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围绕一个具体而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紧紧抓住影响议论文写作的思维问题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是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关键问题,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严密与否、深入与否根本上都是思维品质的问题。第三,重视思维策略的学习。这则案例中白丽老师较好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问题,并探索展开议论的逻辑思路。最后,布置课外作业拓展实现迁移。这些努力,都指向一个任务,就是使学生的议论文减少一点浅表化,写得更实在一些,更深入一些。

议论文写作中怎样避免议论的浅表化,涉及的训练当然很多,下面的几个策略有助于将议论文写得深入一些。

策略1:把该说的话说出来

初学写议论文,学生在解题、立意、分析等方面常常都拿捏不准,一些老师在评阅学生作文的时候,喜欢用“偏题”作判词,来给这些作文下判决书,这是很简单的做法。

以案例中提到的几篇习作为例,这几篇作文只是就材料中的重要词语——“勇气”或“宽容”,做泛泛议论,没有重点分析“少数人”与“勇气”等几个重要词语之间的关系。如果白丽老师判其为“有些偏题”,给它们打一个“及格”左右的分数,再写几句诸如“审题要仔细,立意要紧扣材料”等无关痛痒的评语,似乎也可以。不过,这样的处理方式教师固然省力气,被判学生的心里却不一定服气。更为重要的是,这类评语不但不能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反而还会严重挫伤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因此,从教师的角度说,不要轻易给一篇学生作文判“偏题”,这有点像给一篇作文判“极刑”,而一旦判了极刑,往往就无法挽救了。

白丽老师对待有偏题倾向的作文的做法很值得称道。她没有用“偏题”这样带有强烈负能量的词语为这几篇不够好的作文贴标签,而是把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偏题”倾向加以转化,巧妙地说成是学生想到了却没有表达出来的“技术问题”,这种策略看上去是教学技巧,但教学技巧的背后有先进的学生观、学习观做支撑,也符合学生学写议论文的实际情况,因而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实际上,有些常被判为“偏题”的作文之所以“偏题”,并不是学生审题不清,可能仅仅是“没有把该说的话说出来”。这就属于写作中的某个“技术问题”,而不是“写作的能力和水平问题”。那么,在修改的时候,只要把该说的话补上就可以了。以此类推,若下次再写类似的议论文,只要把应该写的想清楚,写出来也就是了。至于哪些话比较容易被学生忽视或“说不出来”,这需要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技术性地解决。

这是一个阿Q式的自欺欺人的花招吗?其实不是,不要小看这一点的影响力,因为一个时刻担心自己作文偏题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无法集中注意力于题目本身,也常常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需要提示他写作时重点检查以下问题:

1.针对这则材料,我的观点是什么,如果把材料(或题目)中那些没有被提到或被重视的词语与我确定的关键词联系起来,我的观点或主旨会有什么变化。

2.我有没有对核心词加以界定,不仅是这个同的一般意义,还要注意它在材料中的特殊含义。

3.我有没有分析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如内部原因,包括主观原因、事物本身的复杂性等。还有外部原因,如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特别需要注意哪些原因起主导作用,哪个原因是别人没有提到的。

4.我的观点有没有漏洞,比如极端的、过头的、没有经过论证的结论等。

诸如此类的失误,都应该在平时让学生多做修改训练,并达到熟练的程度。

策略2:设置一个思维起点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两个人在一起一谈起来就没完,越说越深入,直到谈话结束还意犹未尽,有时则半天里说不了几句话,双方都觉得尴尬。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前一次谈话两个人碰巧找到了一个好话题,而这个好话题的诞生,则很可能是其中某个人所问的一个问题。

逻辑思维的依据是事物之间清晰的因果关系,其中的“起因”就是使一组逻辑推理得以展开的“种子”。如果缺少这粒种子,一个逻辑过程就无从诞生,更不用说深入展开了。西方传播学理论中有一个“议题设置”理论,说的是现代大众媒体经常借助自己的媒体阵地,制造一个话题,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并进而影响全社会。今天某些“炒作”事件,利用的就是议题设置原理。

高中生面对一则材料,其思维触角不能及时打开并深入发展,有一个重要原因不能忽视,这就是不少作文题目看上去混沌一体,往往没有一个具体的、与“我”(学生)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能激发“我”的辩论欲、表达欲的由头。而对写议论文来说,十分重要的就是第一个问题往往无从问起。而一些国外的高考题目,在这方面设计得就好一些。例如2008年美国某校的作文题:

1.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2.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上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

3.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著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

相对来说,这样的题目,其议论点就与“我”有关,且比较清晰。

在不能改变作文题目“混沌一片”的现实背景下,你能不能为自己设计一个议论的南头呢?白丽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中有一个亮点,就是给学生的议论设一个“起因”——问一问“这个观点针对什么现实需要”,这个“第一问”一提出,无疑启动了一篇议论文逻辑链条中的“因”,作者一旦回答了“第一问”,后面的问题往往能不请自来、源源不断。

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做“第一问”呢?除了“问题应与材料有密切关系”这个当然要求以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能与“我”建立关联的。例如“材料中的这几个人,我最欣赏(或痛恨)谁?”“我赞成他的说法吗?”“这件事如果换成我会怎么做?会比当事人表现更好吗?”

2.指向社会现实需求的问题。目前高中生写作的议论文题目,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衡量标准,就是看看这则材料能不能有指向现实问题的可能,正如白丽老师认为的那样,几乎所有命题,都不是让你空对空地去阐发一个抽象的道理,而是引导你思考现实问题。那么,按照这一思路,白丽老师设置的“这个观点针对哪些现实问题”就是一个可行的“第一问”,与此相似的问题是“他说的是哪些人?”“这种情况有多严重?”“(材料中的)这种情况是个别的吗?”

有了这第一问,接下来“为什么”,“应该怎么评价他”,“这件事给我们什么启发或警示”等问题便接踵而来,这篇作文自然就不用发愁写不深写不长了。

策略3:列一个采访提纲

在议论文写作构思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思路既关乎材料的核心,又能步步深入具有连贯性,我们可以借鉴新闻记者作采访准备的模式,拟一份自问自答的采访提纲。拿白丽老师的这则教学案例来说,在教学活动中她虽然问了四五十个问题,但据白老师总结,核心问题只有这样几个:

1.针对这则材料,我的观点是什么?

2.我如何界定自己观点中的核心词?

3.我的观点是针对当今社会上哪些现象提出的?

4.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5.这则材料的讨论给我们哪些启发?

把这几个问题排列出来,看上去很像新闻记者提交给被采访对象的采访提纲。如果在议论文的构思阶段,模仿一下新闻记者的做法,先列出几个与这个话题有关又十分重要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为自己拟定一份“采访”的清单,写作文的时候对这些问题一一回答,然后再把“提问”删去,剩下的就是一篇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的议论文了。

策略4:梳理一下作文的层次

以前,很多语文教师教课文,喜欢对课文作逐段分析,目的是为课文理出大概的思路,用这种方法教现代文阅读显然有些机械而枯燥,现在已经不大用了。但是,逐段分析这种方法,对理解文章的思路的确很有用。比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因其写作时间距今天的时代较久,鲁迅的文风又多用曲笔,致使学生觉得这篇文章结构散漫,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是用逐段阅读方法分析这篇文章,不难理出它的层次:

1.提出问题:中国对外文化交往的观念值得反思。

2.梳理中国错误的交往史:从无知的“闭关主义”,到愚昧的“送去主义”,再到一厢情愿的“礼尚往来”,以及病态的怕“被送来”。

3.“我”主张的正确交往态度:拿来主义。

4.怎样才能拿来:有勇气,有辨别,有创新

显然,在略显晦涩的文字下面,应是一篇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议论文。

针对不少高中生的议论文存在写作思路不清晰、说理不深入的问题,就可以指导学生在修改自己议论文的时候,不妨将段落分析的老方法也“拿来”一用,为文章做一个诊断:

1.每一段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

2.前后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3.全文共写了几层意思?层次间的关系是否顺畅?

4.还有哪些重要问题没有讨论到?需要补充什么?

经过一番这样的诊治训练,学生在议论文方面的眼界、修改功夫以及写作水平,相信都会有明显提高。

指导学生写出一篇条理清晰、说理严密的议论文,是高中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而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从“偏、浅、杂”转向“准确、深入、集中”则是其中的关键。以上主要谈了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去浅表化,从而走向深入地分析说理,至于怎样解决思考的“偏”与“杂”,则不在此文展开了。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