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做语文教学的追梦者

  • 投稿Smar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09次
  • 评分4
  • 46
  • 0

陈茜茜

如果有人问我,你现在做一名语文教师幸福吗?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幸福。因为我是一个奔跑在语文教学之路上的追梦者,有梦追是幸福的。在浩瀚的语文世界里,我与学生一起品读,一起想象,一起思考,一起提升。这样的语文教学生活是绚丽而多彩的,也是幸福美满的。

语文教学快乐初体验

事实上,语文教师并不是我最初的职业梦想和追求。师范四年,我的兴趣和长项在写作和文学评论方面。因此,毕业时我的第一选择是去杂志社做编辑,第二选择是考研深造。但命运还是让我回到浙江温州的一个小镇上做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刚工作那几年,当班主任、主编校报、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忙忙碌碌的日子如流水般悄悄飞逝,大学时所学及自己的长项用来应对日常教学,富裕从容。转折出现在1999年。这一年我参加苍南县“教坛新秀”评比,执教的篇目是《米洛斯的维纳斯》。我由宋徽宗的藏画“深山藏古寺”导入,并结合西方美学理论的“缺失性心理体验”和中国传统书画的“留白”艺术,引导学生从东方人的审美自觉去体悟西方雕塑史上的美学典范。这堂课学生感觉很新颖,很兴奋,积极配合,学生熠熠生辉的目光鼓舞了我,课堂上我尽情释放我的才华,成了一个忘情的“表演者”。课后好评如潮,我获得了第一名。这次成功给了我快乐和自信,我也开始慢慢地有点儿喜欢起教师这个职业。

躬耕教改添信心

简单重复的教学工作和繁忙劳碌的学校事务让我对语文教学渐生“倦怠”,我也深深知道:惯性会让人滋生可怕的惰性。我隐约觉得,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外还应该有一个有待探索的更广阔的“空间”,只是这个“空间”具体是什么当时的我还不确定。2000年我报考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在职研究生,有幸师从王嘉良教授,攻读现当代文学专业。三年间我往返于浙江温州和金华两地,边工作边学习,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但这段学习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文艺理论、哲学和美学的论著。王嘉良教授对我说:“学术研究要有生机而不能僵化。”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反思为什么会有“倦怠”感,就是因为我的视野仅限于课本、教参,或者一两本教学杂志,日常教学中缺乏“新意”,这样下去,最终只能做一个“教书匠”。于是,我开始把学到的知识尝试用到教学中,以给我的课堂带来一些新的“生机”。2001年我参加温州市优质课比赛,执教的是《哀江南》。我决定上“研究型阅读”课。课前我精心选取了吕思勉《中国通史》、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的相关语段作为辅助材料印发给学生,课上让学生在研读文本、赏析词曲文辞之美的基础上,讨论明末清初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爱国情怀,并配上学生自己改编排演的视频,以让学生对文本有更直观更真切的理解。这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获得了一等奖。我自得于新颖的课堂学习模式的采用,丰富而极具思想性的阅读材料的引入,以及学生对我的认同和喜爱。

2003年由于家庭生活原因,我调入厦门市集美中学。恰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开始,之前学校开展了“请进来,送出去”的教研活动,曾邀请北京姚家祥老师来校指导。当时我上了一节公开课《荷蓧丈人》,自我感觉不错。课后姚老师做了点评。他首先肯定了我的教学有新意,注重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接着委婉地指出,语文教学不能过分倚重形式多样的活动环节,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不能对师生互动环节过度依赖。姚老师的话给注重课堂形式的我当头一棒。我开始反思,语文教学虽然有很多路径,但无论哪种路径,语言都是不可逾越的“门槛”;语文教学终究要回到语言的原点,细读文本,或吟诵品味,或对话交流,或研读鉴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对语言的敏感性,这才是最朴素的语文教学立场。作为教师,不能过分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气氛、多媒体的运用等外在形式,而应该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得”,否则课堂教学就会顾此而失彼。

2008年,我作为教练带领我校学生“辩论”社团,参加在马来西亚举办的国际中学华语辩论赛。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我意识到“辩论”这一形式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会有帮助。于是在福建省语文学科高一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我采用“头脑风暴”的辩论会形式执教作文公开课《论证如何达到深刻》,让学生就三天前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华南虎”照片造假,结合新华社、新华网等媒体文章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归纳总结出使论证深刻的几种方法。课上我尝试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表达、建构知识。听课老师评价这节课扎实有效,学生学有所得,这种方式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满足了高中生猎奇、好胜、喜欢表达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不再觉得议论文难写。课后我将自己的思考写成一篇论文《在辩论中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发表在2008年第2期《学语文》杂志上。

教而后思无止境

同行都说我是比赛型的语文教师,从教十六年,我执教了近二十次国家级、省市级的公开课。但我知道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该止步于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更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进行科研让自己迈上一个新台阶。因为之前执教过众多公开课,发表过一些论文,所以学校给了我比别人更多的深造机会。2011年我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厦门市骨干教师”的集中培训;2012年至2014年我又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的“厦门市专家型教师”培训。正是这两次“跨界”的进修经历,使我的视野更开阔,对语文教师身份的多元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这些珍贵的学习经历正是我得以成长的阶梯。

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我想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及时的总结和深入反思,其发展就会大受限制。于是,我以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带动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创新。2011年我开始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的实践研究与探索,其间也先后主持了两个关于“文本细读”的市级课题,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文本阅读的现状,并制定相应的阅读行为策略,让自己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回想在教学实践近十六年的长跑中,课堂教学的挑战越来越大,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能驾轻就熟,相反,好像又重新回到了起点的状态。进修学习是我克服职业倦怠超越“滑道”的重要因素,专家名师对我的善意提醒和鼓励引领我走出“弯道”而不至于“误入歧途”,我在加速奔跑的同时也时时提醒自己要慢下来,静下心来反思。

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学生始终是我最忠实的伴侣。他们那殷殷的求知目光,感动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和他们一起多读、多思、多写。我愿意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做一个勤勉的追梦者:畅想语文,丰富人生。

教学语录

◎语文学科所独具的综合性,要求语文教师首先是个“杂家”,在丰富真切而富有韵味的语文生活中,能无所不知,知无不晓,但又不能执其一端,泥于一物。

◎较之数理化等知识类学科注重理真的讲授和研究,语文教学更关注情真的教授与研究,侧重于对学生美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引领。

◎语文教师应建构一个生态、多元、开放的语文课堂,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想”,让他们在品味语言智慧的同时,感受真切的生活情怀和文化意味。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应该是师长、同道、挚友的结合体。师生共同行走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且读且思且行且吟,让言语在“行走”中复活。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361021)

专家点评

寻找拐点 完成转型

赵宪宇

有潜质的老师能够在看似平常的路径里,抓住契机,在拐弯处寻找到拐点,在转变中实现转型。青年教师陈茜茜应该就是一个例证。她的教学历程,虽没有惊涛骇浪,但也不乏微泛波光之处,让我们感到有时虽是一个小的拐弯抹角,她却能促成华丽的转身。

其实,对许多老师来说,做教师可能不是最后的选择,但也几乎可以肯定不是第一选择。陈老师最初也落人了这个俗套,本心并不十分想选择教师职业。但又和很多有追求有成就的老师一样,一旦走上教师岗位,便能散发出蓬勃的生机。我认为,这中间除了个人优良的素质以外,就是教师这个职业特质的育养。陈老师虽没有实现初衷,但她在写作和文学上的深厚功底,对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正好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纵观陈老师的成长经历,显性的线条十分清晰。入门、学步、知困、求进,似乎是每一个普通老师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陈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感性的经历背后却有着优秀教师成功的必然之思,内隐的变化一一可寻。初登讲台,她的得意,显然失之浅显。执教公开课,说是学生配合自己,把学生当成了配角,让教师成为表演者。这明显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不很合拍。尽管理念上确有不当,但她能够抓住公开课的舞台,展示了自己,与同时起步的青年教师相比显然领先了一步,这就是节点、拐点。获得了好评,就会有更多的自信,也会有更多的成长资源。

工作几年之后,陈老师为什么要去寻找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表面上看是职业的倦怠,实际上是职业的困惑。这里面的逻辑顺序就是教学理念还有缺陷,教学视野还需拓宽。陈老师说,教学名家对她的形式主义表演倾向当头一棒,这里又回应了她刚登讲台时候的自我陶醉,也纠正了以我为主的教学理念,她开始走向教学的深处和前沿。在陈老师的追梦中,与名师为伍,以名作为伴,与学生相随,谦虚而不怯场,成功而不知足,让自己在重要的教学活动中逐渐崭露头角,舞台在她面前越来越大。

但一个教师的成熟与成功,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更不仅仅在于公开课的展示和获奖上。正像陈老师所说,教育科研才是优秀语文教师应该迈上的新台阶。她由实践转入反思,由感性渐入理性。开始了由普通老师向科研型老师的转变,由教书匠向教书家的梦想递进。她知道,要实现转型,必须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提炼自己的教学观点和主张。陈老师悟课堂教学之道,研文本细读之奥,慢慢在弯道上行进,在困惑中思索、蜕变,展示了她教学变化和提升的过程。她的成长经历,真实生动,亲切感人,既能够让经历过的人产生共鸣,也会让新入门的教师获得启迪。

教学如人生,在一定时期完成了一个轮回,便又会迅速进入更高层次的阶段。我们要有一个回望,更要有一个展望。在继续追寻中,我们会有新的入门、困惑、拐点和转型。学无止境,教海无涯,这是陈老师的感慨,也是我们大家的共识与共勉。

(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