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颖
一部史家绝唱,一曲无韵离骚。《史记》作为我国史学的典范之作和不朽的文学经典,一直被后世所欣赏、阅读和研究。但它似乎并不受语文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每年高二时都会在“选”与“不选”中纠结,“选”是为了分数,“不选”是为了舒服。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老师们在教授《史记》时,没有能够挖掘出《史记》独特的美。
如果教师能够突破常规,进行个性教学,是否可以突显《史记》之美呢?为此,笔者做了一些思考与尝试。本文以教授《淮阴侯列传》时采用的方法为例,谈谈淮阴侯之不得不“反”,其所有的妙处便在这一“反”字上。
一、不得不“反”之反向阅读:环环相扣,激发兴趣
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不愿意听,自是白讲。久而久之,老师累了,学生烦了,《史记》便成鸡肋了。既然如此,教师为何不想个办法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去读,甚至反复去读呢?
于是,教授《淮阴侯列传》时,笔者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阅读全文,也没有让学生听任何课文朗读,而是从文章结尾韩信谋反开始,提了个简单的问题:请大家阅读第9段,看看韩信是怎么谋反的?如果你是韩信,你会这么做吗?这段文字学生曾经在阅读理解中读过,又因为只是短短的一段,学生并不排斥,又因为可以结合自身自由发挥,因此兴趣很大,课堂气氛立刻就活起来了。
生:教唆陈豨
师:(引导学生思考)陈豨当时是刘邦的宠臣,如果你是韩信,你会去策反君王的宠臣吗?
生:谋反大计轻易透露
师:(顺着学生的回答)是啊,真是太轻易地就透露了,甚至连门客的弟弟都知道。
生:轻信萧何,单身进宫。
师:(反问)你会怎么做?
生:(各抒己见)坚持装病不进宫。带兵逼宫。扣押萧何……
师:(顺势板书)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连高中生都不如的韩信,一个为人鲁莽、冲动、不谨慎、不识人、不懂兵法的韩信,一个早该在战场上死了千回的韩信。可是,为什么韩信非但没死,反而被拜为大将军,还当上了齐王呢?
生:(思考)韩信应该不是这样吧?当年他可是忍得住“胯下之辱”的啊……
师:(顺势引导,并提出第二个问题)对啊,要不你们读一读1—8段,看看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个韩信?
学生在引导中返回文章开始阅读,虽然这次要求读八个自然段,但难度并不大,因为其中记载的故事学生都比较熟悉:如,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之辱、井陉之战。再加上学生一心想要寻找答案,因而很快便投入到新一轮阅读中去。当他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很明显我们读到了两个“不一样”的韩信,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出“两个韩信”呢?引导学生阅读了10、11段。如此,笔者一共设置了四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并且这四个问题正好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全部段落。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便认真读完了整篇文章。正所谓反向阅读,突破常规,环环相扣,激发兴趣。
二、不得不“反”之反复研究:抽丝剥茧,请君入瓮
这节课不仅课上学生乐滋滋地读完了整篇课文,甚至课后他们还主动查找资料,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究其原因,其实还在这四个问题上。笔者提出的这四个问题,不仅形式上相互衔接,环环相扣,其实质更是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韩信真的是被逼而不得不反吗?
通过寻找每个问题的答案,学生逐渐堆积了很多疑点:
1.为何太史公前后描写的韩信形象如此迥异?韩信谋反的文字真的是太史公写的吗?
2.“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那么韩信的志向到底是什么?是想谋反称帝吗?
3.“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是韩信真得这么傻,还是太史公想暗示我们什么呢?
4.“且喜且怜之”,刘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
……
这些疑点引发了学生浓烈的阅读兴趣,很显然一篇《淮阴侯列传》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笔者便给了他们三天时间进行研究,学生心甘情愿地进入了笔者预设的情境。他们阅读了《淮阴侯列传》全文、与之相关的《史记》其他篇目、甚至《史记评林》等研究《史记》的书籍。最后学生的执着与智慧让笔者震惊了,以下为整合过的学生提出的部分理由和依据。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韩信没有谋反。
1.韩信之志:韩信和项羽、刘邦不同,他的志向虽远远高于普通人,但也仅限于称王分地。依据为: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固陵,与淮阴侯期会而击楚军,而信之兵不会。汉王谓张良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未有分地,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使者至,韩信乃从齐往,会垓下。
2.刘邦为人:虽不像项羽一般喜好屠戮,但也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韩信功高盖主,刘邦心中自然是存有芥蒂的。虽然没有直接的依据,但可以参照刘邦想杀樊哙的情节,进行推断。依据为:“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3.甚至有同学指出,关于韩信谋反的描写根本就不是司马迁所写。其实陈豨才是真正的反叛者,只是真相被掩埋了。
……
那么,司马迁又为何要这样写呢?或者又是谁不得不补写了韩信谋反的章节呢?笔者想这必将引发学生的又一轮研究,而且是心甘情愿地进行研究。正所谓抽丝剥茧,请君入瓮,反复研究,质疑创新。
三、不得不“反”之反思教学:独特《史记》,个性教学
很显然,这堂课是比较成功的,它激发了学生读书与研究的兴趣,在反复阅读与质疑中,学生欣然掌握了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并深入理解了其思想内涵。但这堂课的准备却是耗费时间的,需要老师前期反复阅读思考整合。因此,如果某些老师认为学生不愿意学习《史记》,那么一定是这些老师思考不够,无法突显“史记之美”。《史记》是独特的,所以教授《史记》也应该是独特的、具有个性的。除了《淮阴侯列传》,笔者还进行了一些尝试,努力寻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口。如:
(一)整合《史记》中的“论赞”,引导学生理解司马迁的写史独特处。其中笔者将《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的论赞进行了整合,并补充了《高祖本纪》的论赞,作为一个完整的“楚汉争霸”系列。
(二)整合《史记》中的“小人物”,引导学生理解司马迁笔下“小人物”所具有的“大情怀”。其中,笔者整合了《滑稽列传》和《刺客列传》,表面看来,这两组人物一组偏文,一组偏武,但其内在是否具有相同点呢?课后,学生又自觉阅读了《刺客列传》全文。
(三)寻找《史记》中的各大疑点,坚持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如:
1.“白起何时死去?”《太史公自序》第二段中有一句话为: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长平一战,秦坑杀赵军四十余万,彻底击溃了赵军主力,作为指挥者的白起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回来后又为什么会被赐死呢?
2.“余”是谁?《刺客列传》最后一段: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在这里,我们很自然地认为“余”是太史公。但太史公真的听说过与夏无且有交往的公孙季功、董生说荆轲刺秦王的事吗?这点令人怀疑。如果他没有听过,那这里的“余”又指谁呢?
其实,《史记》中值得探究的疑点很多,如“楚王疏远屈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刘邦的名字什么时候起的?”“商鞅谋反了吗?”……如果能引导学生寻找并探究分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史记》是一本重要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其中有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有着精彩纷呈的写作手法,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想法设法地带着学生读之、赏之、赞之。否则,怕是有负太史公当年“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一番苦心啊!
参考文献:
[1]王俊杰.《史记选读》的疑点与分析[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01).
(曹颖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2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