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瓦兰夫妇的两难选择——莫泊桑小说《在乡下》主题探微

  • 投稿seij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03次
  • 评分4
  • 89
  • 0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理解,正是文学作品蕴涵性和丰富性的表现。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四中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在乡下》,主要写了两对父母和儿子的故事,贯穿始终的对比和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使小说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更是耐人寻味。

一、贵妇人来了,平静的生活乱了

在罗尔波尔海滨浴场不远处的山脚下,住着蒂瓦什夫妇和瓦兰夫妇,他们每家都有四个孩子,孩子们从早到晚在一起玩耍。两家人生活都非常艰难,勉强靠着汤、土豆和新鲜空气活下去,星期日在汤里熬上块牛肉,对他们来说就跟吃酒席一样丰盛。

一天早上,贵妇人亨利·德·于比埃尔太太来到乡下人的茅屋,来到蒂瓦什夫妇家和瓦兰夫妇家,从此,两家人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

他们首先来到蒂瓦什夫妇家。

“我的好心的人们,我来找你们,是因为我想……我想把你们的……你们的顶小的男孩……带走。”

面对贵妇人买孩子的请求,蒂瓦什夫妇的第一反应就是“一惊”,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当确认之后,他们就毫不犹豫的“大怒”、“痛斥”,“气愤”不已,“给我出去,以后别让我再在这儿看见你们”,可以想象,蒂瓦什夫妇是多么地怒不可遏,蒂瓦什大婶更是气愤不平,这不是人做的事呀!可以说,此时此刻,蒂瓦什夫妇的心里既愤又骄,为德·于比埃尔太太要买自己的孩子而愤,为自己坚决不卖自己的孩子而骄。

在蒂瓦什夫妇家碰了一鼻子灰后,亨利·德·于比埃尔夫妇又来到了瓦兰夫妇家。

瓦兰夫妇面对贵妇人抱养孩子的要求时,先是“摇头”,但当听说“每个月可以得到一百法郎”后,立即使眼色互相询问,决心已经有七八分动摇了。但怎么下这个台阶呢?长时间的沉默后,夫妻俩一唱一和的表演开始了,女的首先打破沉静问道:“孩子他爹,你看怎么样?”“我看这并不丢脸”,好一个“不丢脸”,为同意买孩子找到了突破口,找到了理由,于是,开始公开露骨地讨价还价,“我们要一百二十法郎”,亨利·德·于比埃尔爽快的答应了这个价钱,并“又额外送了一百法郎”。于是立字据、请证人,亨利·德·于比埃尔太太欢天喜地,像从铺子里买到一样喜爱的小玩意儿似的,抱着啼哭的小娃娃走了。

看到此,也许读者会指责瓦兰夫妇而赞赏蒂瓦什夫妇,因为不管多么贫穷,在金钱和亲情的较量面前,还是应该选择亲情,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川端康成《父母的心》中有这样一句话: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残酷了。宁愿一家人受冻挨饿,也无法忍受骨肉分离。蒂瓦什夫妇的抉择让读者看见人性的本真,也窥见现实困境中人性的光辉。但人又毕竟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一个以金钱关系组织起来的世界里,每一对父母都不能不首先承担起个人的和家庭的经济重担,都不能不重视金钱的作用,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更何况瓦兰夫妇也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小瓦兰美好的前途作想。

莫泊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从现实社会生活本身思考人的道德发展状况的知识分子。这些,也都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小说中蒂瓦什夫妇和瓦兰夫妇的言行,直接关系到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二、小瓦兰走了,蒂瓦什大婶却变了

小瓦兰被抱走了,他的父母每月可以到公证人那里领一百二十法郎,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他们的物质生活肯定比邻居们好过得多、优越得多,但他们和邻居闹翻了,准确地说,是邻居和他们闹翻了,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当属原来的好邻居蒂瓦什大婶。

蒂瓦什大婶表示自己不满的方式一是骂,二是炫。她骂瓦兰夫妇无耻,光对着瓦兰夫妇骂还不足以“解恨”,还要挨家挨户对人说:“除非是丧失人性才会出卖自己的亲生儿子,这简直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一件卑鄙龉龊的事,一件伤风败俗的事。”?骂得可谓痛快淋漓,畅快过瘾,但作者至始至终没有提到此时此刻瓦兰夫妇的反应,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也许,瓦兰夫妇自知卖孩子理亏,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来;也许,瓦兰夫妇不以为耻,我卖的是我自己的孩子,与你何干?

蒂瓦什大婶骂完以后就是炫,故意地炫。有时候她抱着自己的儿子夏洛大声地说:“我没有卖掉你,我没有卖掉你,我的孩子。我不卖我的孩子。我没有钱,但是我不卖我的孩子”,作者连用四个“卖”,两个“卖”和两个“不卖”形成强烈对比,一气呵成,蒂瓦什大婶那种洋洋自得的神情跃然纸上,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将瓦兰夫妇死死地踩在脚下。这样的道德宣誓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月两月,而是一连多少年天天如此。久而久之,蒂瓦什大婶到最后竟然相信自己比当地任何人都高出一等,因为她没有卖掉夏洛。夏洛也认为自己比他的那些同学都高一等,因为他没有给卖掉。?

至此,不得不深思:蒂瓦什大婶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以至于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她真的是出于对瓦兰夫妇卖掉自己的孩子行为的鄙视?出于对普世道德准则的维护和坚守?抑或是其他原因?文中有以下三句话,或许能给理解这一问题提供答案:

蒂瓦什夫妇立在门口,望着那孩子给抱走,他们一声不响,也许心里有点懊悔不该拒绝吧。

瓦兰夫妇靠了赡养费生活得很舒适。蒂瓦什夫妇无法平息下去的怒火就是从这一点来的,他们一直很贫困。?

他们的长子服兵役去了,第二个儿子死了,剩下夏洛一个人和上了年纪的父亲辛勤劳动,养活她的母亲和两个妹妹。

道德只是一副安慰剂而已,却无法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物质诉求。老子说:“民不患穷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本来是生活贫困的两家人,现在却形成如此大的反差,蒂瓦什夫妇一家是儿子服兵役的服兵役、死去的死去,只剩下夏洛一个人和上了年纪的父亲辛勤劳动,养活她的母亲和两个妹妹。瓦兰夫妇一家是靠卖孩子得到的赡养费生活得很舒适。再说了,这样舒适的生活原本是可以属于蒂瓦什夫妇自己的呀!活生生的现实就在眼前,蒂瓦什夫妇心里的天平一下子倾斜了,后悔、嫉妒、宣泄、仇视随之而来,一句话,蒂瓦什夫妇的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失去了平衡。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蒂瓦什夫妇还会拒绝卖掉自己的孩子吗?当然,时间不会倒流,19年后,小瓦兰回来了。

三、小瓦兰回来了,夏洛却出走了

夏洛二十一岁的那年,有一天早上来了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两间茅屋门口,一位挂着金表链的年轻先生从车上下来,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老太太对他说:?

“那边,我的孩子,第二所房子。”

他走进瓦兰家的茅屋,就像是他自己家一样。  

这位年轻先生就是小瓦兰,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就是贵妇人亨利·德·于比埃尔太太。夏洛看到小瓦兰的富有、修养、彬彬有礼,很明显,小瓦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看看自己十几年来的贫困、劳累、负重,他备受刺激,暴跳如雷,优越感荡然无存,他把这些怨恨一股脑儿地发泄在父母身上,他说自己的父母一定是个傻瓜,才会让人家把瓦兰家的孩子带走,并粗暴、冷酷地责备道:“你们简直是糊涂虫。像你们这样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幸。我要是离开你们,这也是你们自作自受。”“与其像现在这样,还不如不生下来。我刚才看见那一个,肺都要气炸了。我对自己说:瞧,我本来应该是这个样子。”“不行,想到这件事太痛苦了。我宁可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于是夏洛跺了一下脚,朝他的父母转过身来,嚷道:“土包子!”粗鲁、缺少教养、背弃亲情、忘恩负义的夏洛就这样愤然出走,消失在黑夜里。

假如小瓦兰成了乞丐或者是浪荡子,夏洛还会出走么?其实,夏洛只看到了豪华的马车、金灿灿的表链等光鲜的外表,而忽略了这些都是偶然而不可知的结果。再说,这些年来,小瓦兰真的快乐吗?瓦兰夫妇真的能舒适地生活吗?

“我们没有孩子,我和我丈夫很孤独”“年轻女人欢天喜地,像从铺子里买到一样喜爱的小玩意儿似的,抱着啼哭的小娃娃走了。”文章中的“孤独”“小玩意”值得玩味。

“啊!亨利,你看这堆孩子!他们像这样在尘土里打滚,有多么可爱!”

那男的什么也没有回答,他已经听惯了这种赞赏。对他来说这种赞赏是痛苦,甚至可以说是责备。?

贵妇人赞赏别人的小孩,对他丈夫来说是“痛苦”和“责备”。?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在《伊利亚随笔》中写道,兰姆终身未娶,没有孩子。所以有孩子的人常常在他面前炫耀。兰姆说孩子没有什么稀奇,好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随处可见。这多少有些吃不着葡萄便说葡萄酸的意味。但没有孩子,肯定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是没有面子的事情,中国更是多子多福,没孩子会被人家骂着断子绝孙,等等。所以,德?于比埃尔买小瓦兰真是出于爱吗?要打一个问号。

再看看小瓦兰回家时的言行:“他走进瓦兰家的茅屋,就像是他自己的家一样”,“你好,爸爸!你好,妈妈!”本来就是自己的家,此时已变为“好像”,“你好”中的客气与平静,透露出的却是几分陌生,几分凄凉,像在完成一项任务,更像在演戏。

这当儿,老头儿全身哆嗦着,用他那从来没有失去过的平静声调说:“你回来啦?”好像一个月以前还见过他似的。?

这样的相见本应是极不平静的,而小瓦兰的父亲却平静的好像刚刚见过一样,这是一种故作掩饰,内心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好像一个月以前还见过他似的”,可见小瓦兰的父亲一直在想着自己的儿子,儿子一刻也没离开过自己。?19年一见,本应抱头痛哭,但他们不能哭,不能流露真情,因为这个孩子已经不是他的了。19年来,瓦兰夫妇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煎熬、良心的谴责、邻居无休止的谩骂。但儿子回来后,他们不是在家享受亲情,而是迫不及待地“一定要,立刻”去见有身份的人,到处张扬、炫耀,他们要让所有人知道:我没卖错,我儿子很优秀很富有。但不管怎么样,这份亲情已经被完全阻隔,这个孩子已经不属于瓦兰夫妇了。

如此看来,卖和没卖的两个家庭都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蒂瓦什夫妇没卖孩子,也落得自己后悔,孩子埋怨并愤然出走的下场,两家都是痛苦的。莫泊桑到底想要揭示什么呢?

也许,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命运的无常,教育的缺失,世态炎凉,道德与贫穷的较量,环境的重要,穷人的艰难,亲情的重要等等,都不能完全囊括小说《在乡下》的主题。对小说主题的探微,恰恰说明小说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这样的小说,给学生提供多种思维的角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充实其精神生活、完善其自我人格的目标,不正是文学阅读的意义所在吗?

(李 滔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2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