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问题设计”是指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炼出关于文本学习的提纲挈领的关键性问题,并以此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所谓“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指的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这个“主问题的设计”应是文本研读的抓手,不能简单理解为文章的主题,它是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什么”的高度浓缩,也是教学策略与智慧的集中体现。由于主问题教学设计是从学与教的角度提出的,提炼的方向、重点、层次不同,主问题的设计也不同。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效课堂成为一线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研究的课题,主问题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与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异曲同工。近几年笔者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发现,“主问题设计”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的激发,还是阅读技巧、阅读能力的提炼,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下面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将“主问题设计”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具体策略和显见的效果作概要介绍。
一、主问题设计,让教学设计简约中见高效
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历来为人们所诟病,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不容忽视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冗繁、沉闷有余,简约、灵活不足。反观日常教学,教学内容设计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唯恐讲解不到位,影响考分和评价,以致教学深陷知识到位的泥潭而失去了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解读能力。其实这种面面俱到的设计,往往面面不到,学生的收获甚少。主问题设计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提炼集中和高度浓缩,这一过程是对传统教学设计的优化、精选和重组,它使学与教在简约中走向高效。
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为例,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欣赏人物形象、描摹人物心理,把握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笔者从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角度确定了以下“主问题”:《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主问题是“《林》文中对贾宝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衣着描写,为什么唯独林黛玉没有?”《祝福》一文的主问题是“人们都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你怎样理解?”
《林》文篇幅较长,一般要从小说的情节线索入手,条分缕析剖析人物性格,品味鉴赏人物语言。围绕主问题设计,学生会仔细阅读三个主要人物的描写内容,通过比较、筛选、提炼、归纳、概括出不同人物的描写角度,进而总结出作者对林黛玉不作衣着描写的原因:作者着力刻画的是一个天生丽质、骨气清奇、超凡脱俗的世外仙姝形象,若雷同于大观园穿红着绿、浓妆艳抹的众女子,岂不落入俗套,宝玉焉能见之忘俗,眼前豁然一亮。在《祝福》的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老师的这种看法。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探讨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品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胜春时丈夫病夭,孟春时被迫再嫁,暮春时痛失爱子,春来之时,悲惨死去——消逝在祝福的爆竹声里。同学们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此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整个阅读品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
二、主问题设计,让课堂教学过程节奏明快
首先,“主问题设计”可以给学生明确的预习导向,在课前有针对性地预读思考,使预习有一定深度,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其次,“主问题”可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话题,使教学过程更为简省,教学指向更为明确,教学氛围更为浓厚,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强烈,从而使教学过程更为紧凑、明快。比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以缪贤荐贤时说的一句话“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为“主问题”,梳理出三个故事、两对主要矛盾、两个主要人物的“三二二”叙述结构,同时紧扣住蔺相如性格中智和勇两个主要特点,使整个课堂节奏鲜明,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满堂问、连珠问、碎问碎答,容易把课堂捆绑在教师手里,学生在“是”与“不是”的漫不经心的回答中疲于奔命,整堂课老师、学生貌似忙得不亦乐乎,其实学生并没有进入深思考。主问题设计,可以删繁就简,在简洁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多元、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平台,使学生始终处于愤悱、参与状态中,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感悟,提高课堂效率。
三、主问题设计,以高效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教材,还是拿教材来”,曾是大家争论的话题,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材运用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鉴赏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语文素养的过程。主问题教学设计将学生的语文学习放在一个感知、品味、体验、提炼、归纳的言语情景中,是一种开放性、针对性很强的思维训练,它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多元化认知,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完美渗透其中,是遵循阅读规律,提高阅读能力的高效课堂的必然选择。
“主问题设计”高屋建瓴,执高效学习之牛耳,教师为学生高效学习指明路线图,学生作为自主实践的主体,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的时候,以“赏鉴古典诗词中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切入点组织教学,学生神彩、精妙的感悟超乎预料。学生说:“这首词写于南渡之后,知人论世,李清照经历了亡国之痛、家仇之恨、孀居之悲。此时她寻寻复寻寻,中心无定,恍惚迷离,如有所失;而房栊寂静,独守空帷,冷清寂寥,写尽凄寒;‘凄凄惨惨戚戚’六字,写思妇相思成灰、柔肠寸断的情状。”“七组叠词,分三个层次,曲尽思妇之情,寻而不见故觅也,觅者寻而细察也;‘冷冷’是作者对外在环境的感受,‘清清’是作者的心理感受,由外而内,感受细腻;‘凄凄’是‘清清’的延伸和深化,‘惨惨’是伤怀不能自持,‘戚戚’是伏枕而泣的情状,作者打破古典诗词讳忌叠字的传统,大胆创新,由浅入深,步步惊心,妙不可言。”学生对这首词能有如此精到的理解,源于对清照词的全面赏读,而“主问题设计”设计正是抓住了这首词与众不同的叠字运用,使学生在品读中钩沉积淀,获得了丰富而深刻的阅读感受,这正是语文素养的体现,也是语文思维品质训练的关键。
“主问题设计”从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到教学过程的实践,再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充分展现了其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它始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把教学的高效作为终极目标,既关注学情,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改进教学手段,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有益探索。目前“主问题设计”与高效课堂结合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实践,优化操作,还需要不断改进,但只要真心去改,总会有出路!
(此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GSG30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张 清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 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