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也谈大语文教学的“大”

  • 投稿雪歌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39次
  • 评分4
  • 17
  • 0

孙阳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国著名期刊《语文学习》曾连续地在封面上印上了这句话。这也是我们通常认同的大语文观。今天再谈大语文教育,读者不能不对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实验有所了解。对张孝纯的主张,温钧陶作过很好的概括:“‘大语文教育’的主张体现在一个‘大’字上,其指导思想就是通过‘一体两翼’的教学结构,以语文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张孝纯作为语文教育改革家,其着眼点是学校的语文教学。他的“大”主要体现在全面性、系统性上,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他“大”中的一个因素。笔者认为大语文教学的“大”远不只这。本文从大背景、大感悟、大技巧三个方面对大语文教育进行浅析,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大背景

“知识就是力量”,语言的背景是包括知识在内的对象世界。对象世界把握越多越深刻,主体的气就越充盈,力就更强劲,因此经由学习语言而对语言背景的充分把握,亦即背景经验积淀,是搞好“大语文”的基本前提。

掌握语言就可以说掌握了该语言的背景。所谓语言的背景就是语言赖以抽象的对象世界。“语言是世界的一面镜子”,世界有多么丰富语言就有多么丰富;对象世界是语言的内容。人类习得语言并不是以记下了多少语言符号为标准,因为我可以认识某个符号或者某句话,但却不知道这个符号这句话的意思。举个例子,《人民日报》刊登过某一国家领导人关于庆贺香港回归XX周年的讲话,其中一句:“香港在中国政府的鼎力相助下获得了健康繁荣的发展”。众所周知,“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学习语言要重视背景,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说。“行万里路”的意义在于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等,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地体验与感悟,从而获得书本里所没有的东西,印证、加深对书中已有东西的认识,建构起良好.的语言背景。苏东坡曾因语言背景的无知犯了个小小的错误。一次,苏轼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不在,苏轼发现王安石桌上有两句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轼看了看,不屑。提笔将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阴。后来,苏轼被贬放到合浦,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孩子在一堆花丛前叫:“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苏轼出于好奇心,凑到孩子跟前看,见几条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问小孩是什么。孩子告诉他是黄狗虫黑狗虫。苏轼来到一棵树下,听见一阵悦耳的鸟鸣,问旁人是什么鸟,旁人告诉他是明月鸟。苏轼方知改错了王安石的诗。语言背景的重要性,在这则轶事中可见一斑。

其次,所谓语感就是与作者语言背景经验的接近。通常谈语感注意力多集中在语言文字本身,对语言文字本身经验性的体悟感受无疑是语感的重要因素,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将语感表述为与作者语言背景经验的接近,是从叶圣陶那里得到的启示。七十多年前,叶圣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能接近作者的旨趣了。”叶圣陶关于“深切的语感”是“生活所得”积累的见解,可惜,没有得到后来者应有的阐释和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生活所得”之“得”是语言背景的掌握。在西方阐释学看来,理解以前理解为基础,这里的前理解就是理解得以实现的阅历,即语言背景经验。可以说,有人意在弄清“语感是什么”时所作的知性分析使语感神秘化了,因为语感这东西蕴含的成分虽十分复杂,却并不神秘。知性分析者希望把语感的内涵弄清楚并分解成可资训练的单个项目,从而培养语感、训练“语感”技能,尽管用心良苦却收效不大,结果倒成了一厢情愿。

鉴于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关注并提高学生对语言背景的体认。这种语言背景既包括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人生阅历、文化积累;同时也应包括学生对经典篇章透过语言的物质层面所能领悟到的关于另一个“世界”的思想和经验。这样,让语感超越一种语言直觉而进入思维和精神活动的深层,从而形成稳定的语言判断和把握能力。语感能力的高低,由此可一见端倪;语感的“感”也就褪去了瞬间领悟飘浮神秘的外衣,变得实在可信起来。

之所以认为语言背景的把握是做好“大语文”的前提,是因为教师把积淀语言背景理解为一种“养气”。书橱型咬文嚼宇的孔乙已是书呆子,他对语言背景隔膜得可笑,满身“窄气”、“酸气”、“小气”。这正是叶圣陶所指的“单靠翻查字典”的一类。光注意语言却忘记语言的背景世界,是不足取的。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尽管“浩然之气”是精神的追求,但存民——点是肯定的,精神产生依托着对世界的认识和体悟。学习语言的人对语言及语言背景的大量拥有,就会变得“财大气粗”起来,化为一种气势和力量。如果是读者就更易接近作者或超越作者;如果是作者就能厚积薄发,文笔凝重而深邃。正如清代学者姚莹所言:善为诗文者,“必有囊括古今之识,胞与民物之量,博遍乎经史子集以深其理,遍览乎名山大川以尽其状,而以一浩然之气行之,然后可以传天下也”

二、大感悟

语言背景的复杂性以及主体语言背景经验的特殊性使语文教学具有无限丰富性和个性化特质。这对语文教师来说,真是个难题,因为一个语文教师也仅仅是一个个体,他要对几十个学生的语言背景经验了解个遍,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也许一堂语文课下来,恐怕一些学生感到有用,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觉得所得平平,浪费了光阴。

钱梦龙讲课文,首先让学生写出他所要问的问题,有时一篇课文多达百余个问题。钱先生将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去同存异,往往留下来也是几十个。钱先生高明之处,也是他作为语文教育家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这几十个问题消化在课堂里:学生互相解决,教师引导解决。有人对钱梦龙的教法深感惶恐:课堂教学目标怎么实现呢?教学要点怎么完成呢?或者说目标与要点之外的问题管它干什么呢?恐怕这已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学观的问题了。钱梦龙先生尊重主体也就是尊重个性,大家不是赞成因材施教吗?可在钱先生的因材施教课面前又把因材施教原则给忘了。

语文教学积弊甚多,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千篇一律地不针对学生语言背景经验个性化的那种教学。目标单一、一课一得教学思想的兴起,使语文教学走向简单片面而变得枯燥乏味起来。这种教学思想含有这样的前提:一个班的学生在一节课里所得是相同的。笔者曾在某个场合讲语文教学可以离开教学要点,一堂课不能拘于几个目标。当时就引起一片反诘:“教师不教要点,学生没有学要点,一堂课怎么教?”当时笔者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是夜笔者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脑子里冒出《围城》中的一句话来,就是说方鸿渐读书是“兴趣颇广,了无心得”,顿时心里一片亮堂。对,心得,学生读书应该“心得”。教学要点是“心得”的内容,教学要点之外也可以是“心得”的内容。孔子讲“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吾不为也”,不正是要学生“心得”吗?笔者认为,看一堂课效果如何,主要看是不是“心得”了。既然是“心得”,管它是教学要点还是非教学要点呢?既然是“心得”,教学还能是几十个学生得一个“得”吗?既然是“心得”,教学“散”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心”是每个学生的心,每颗心都是一块沃土,只要把适应那块沃土的种子撒在上面,就能长出茂盛的枝叶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感悟,这就是“大感悟”。

三、大技巧

笔者始终坚信这一点:学习语文没有捷径可走。对诸如读法、写法、教读法、教写法等方法、技巧的青睐,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就是“学习语文可以找到捷径”。随着讲方法讲技巧的书到处飞扬,语文教学中“技巧依赖”逐渐代替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进行语言背景经验积淀的苦行。如果技巧真有如此能耐,既便捷又轻松,于教于学当然是求之不得的;然而方法、技巧日多,语文水平反倒日降,这就值得认真反思了。每年高考,阅读题失分严重,作文得分不高。就阅读方法、技巧而言,恐怕已被总结提炼得差不多了,学生接触恐怕也是八九不离十,可就是读不好,分上不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说明问题呢?有理由说,方法技术是“小巧”,既是“小巧”其作用当然因“小”而有限,真正的语文教育家,并不在小巧上费心思,而是努力追求“大巧”。“大巧若拙”,大巧虽拙朴,但却是真正的教育艺术。

(一)实趣为美

现在流行把公开课叫作秀课、表演课。既是表演课,就必须追求演技;既为演技,就时时有新花招。于是乎语文课多了花招少了朴实,多了虚浮少了凝重。

“大巧”不喜欢表面上的热闹与活跃,因为课堂的热闹并不等于学生思维已被激活。相反,课堂的热闹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浅表状态,因得不到强力刺激而被抑制,比如问问答答之课堂上的有口无心,闹闹嚷嚷的课堂上无法思考。学语文多是阅读深思的事,不能重玩趣而应重实趣,这也是兴趣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二)苦读为美

语文不读或快餐式阅读的现象日趋严重。古人读书“头悬梁,锥刺股”、口舌成疮。“读万卷书”,从量上来看也得花大力气,何况还要“熟读深思”呢?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就给读书人提出了这条要求:一读书求知,书中间接生活、路上直接生活。当间接与直接沟通,书就读活了。但要沟通谈何容易,非下苦功夫没有别的出路;二是读书求味,语言较之于世界是抽象的,正是抽象就舍去了世界的具体、丰富性,因此语言无味而世界有味。有味的世界不在字典里,只有语言与语言背景经验接通了,语言才活才有韵味。要达到有味境界谈何容易,非下苦功夫不可。

语文课不背的现象也日渐严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从一个必要的角度衍括了对经典名篇熟读乃至成诵的重要性,可惜已被教师的语文教学当作了毫不入心的耳边风。从心理学的知识得知,外界对象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次在大脑里重复加深印象的过程。通过背诵,学生可以有意无意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背诵,学生对作者彼时彼境的语言背景更容易深切地进入;通过背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潜意识,复现、串连历史文化知识;通过背诵,经由语言表层到语言背景的深层透视及把握,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并且,通过对典范篇章的背诵,无疑将有效地规范学生用语,使学生语言从习惯的生活口语来一个去粗存精的升华。笔者想,所谓“出口成章”当并非满口“粗言俚语”,而是与典范标准书面语的接近甚至就是“口写”的书面语言。学语言是脱胎换骨的事,历史上许多大作家大学者都能出口成篇,但大凡能出口成篇的大家也是都能出口成诵的。所有背诵所能达到的效果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且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语文学习想简化这个过程将是省料成反倒会付出双倍的代价,语言学习要把这一过程变成轻松惬意同样也是非分之想。

(三)以愚为美

以愚为美是对教师而言的,这个愚乃大智若愚之愚。正是每个学生都带有自己的语言背景经验坐在教室里,教师面对的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自信能为这个世界浓墨重彩,但却不能认为自己能完全塑造或改变这个世界。此外,每个学生除了面对教科书,还更多地是面对课本之外的书籍和生活,在这里学生自我学习变得十分重要。教师曾经把学生与学语文的学生加以区别,因为学其他学科与学语文是很不同的,学语文的学生受着学校与学校之外的广泛浸润。正如前述,也许教师正充满自信地讲述某个词语时,某些学生早巳懂得甚至比教师懂得更多。

语文教师的确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魏书生先生的成功,就在于他讲求遇事与学生商量,商量教学什么,商量怎么教学,商量怎么考,正是这样“商量”下来,学生学得好,他这一介书生也因此而闻名天下。愚至于此,何乐而不为?

笔者认为,就目前国内语文教育现状来说,大语文教学观念更为重要,而且应该只作为观念的撞击而不应作操作模式的框定。观念正确了,启发式和满堂灌都能得到正确地运用,一切写法、读法、教法、学法都不会违背以习得语言为归宿的语文学习要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薛艳.农村中学应走大语文之路[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1.

[3]赵克明.少一点浮夸,多一点朴素[J].北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9).

(孙 阳 安徽阜南县阜南一中 23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