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学讲”模式下的七年级文言文教学初探

  • 投稿菜花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35次
  • 评分4
  • 71
  • 0

曹芷熙

“学进去,讲出来”这一教学模式是徐州市推行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学进去”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检测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学进去”的结果;“讲出来”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语文学科本身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现代文教学而言,发挥空间较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设计的中心问题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在教师的点拨下,“讲”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而文言文对于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学生而言还比较陌生,许多老师总是放不开,不放心学生自己去学,笔者在这里谈谈“学讲”模式下自己在七年级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一、食嘉肴,知其旨也——学进去

(一)自主先学知其味

文言文的教学历来都是“教师教,学生记”,把原本鲜美的“嘉肴”嚼碎了,嚼干了,学生根本品尝不到其中真正的美味。“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不是无情物,蕴含在文中美妙的意境、深远的立意、细致的刻画等往往需要反复朗读才能领会。而仅仅简单的朗读又似乎不足以留下深刻印象,笔者认为,在教学之前让学生熟练背诵能够最大程度地熟悉文章,而文章的含义也会在反复诵读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出作者所表达的意境。朱熹也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学前背诵的作用在于把握住了学生对于新课那转瞬即逝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保护了学生最原始、也最可贵的阅读感受。

自主学习一直是教学改革中所倡导的,但在文言文在课堂上,许多老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怕学生理解错误。事实证明,教师是否保持对学生充分的信任,是学生是否能做到自主学习的最大前提。事实上,学生完全可以凭借相关资料,在预习过程中独立解决基本问题。教师在上课伊始便可以“预习检测”的方式梳理、解决文学常识、字词读音、朗读停顿等问题。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为例,笔者在导学案的“预习检测”环节设计了“司马光、《资治通鉴》”2个词条;“卿、孰、遂”等10个汉字注音以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等5个句子的朗读停顿作为预习检测题目。这一环节中,笔者分别在2组(4人一组)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本组交流课前预习成果,并予以点评、订正,其余学生则在组内互相批改。这样一来,既保证每个学生都扫清了障碍,又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合作助学品其甘

新课标中指出,七年级文言文阅读重在考察学生是否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其实,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已经普遍采用了交流合作的方式,但大多限制于文章大意的梳理,流于表面,学生并没有在合作中真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文言文的翻译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老师觉得头痛的问题之一,看似简单的句子往往被学生翻译的五花八门。以往按照老师讲,学生记的方法,虽然翻译得准确,但因为是被动接受,所以学生掌握得不牢,很容易遗忘。

以《咏雪》“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一句为例,原句是省略句,翻译时应加上主语,否则会使文意不通。但即使反复强调,学生依然“我行我素”。因此在合作环节,笔者让学生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诵读、翻译,每人翻译一遍,组内4人比较,选择译得最准、译得最雅的同学在班内交流展示;而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必需面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重要知识点,他们一面翻译,一面要将重要词语整理在学案上。最后老师针对典型的问题予以点评。这样以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比较的对象,都有参与的空间。事实上,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在解决学习中的基本问题时,不要忙于指出问题、给出答案,要“退一步”,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留下“讲出来”的“话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学至道,悟其善也——讲出来

(一)质疑问学思其道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培养审美鉴赏能力,这仅仅靠老师去分析,是远远达不到,须得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咏雪》一文中,对于两种比喻哪个更好这一问题,有的学生给出了标准答案,即“柳絮”一喻更好,因其更有意境。有的学生却提出了问题:什么是意境?笔者顺势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古诗词品味、琢磨。有的学生认为“两行白鹭上青天”的悠闲是一种意境;有的认为“天苍苍,野茫茫”的辽阔是一种意境。虽然不能给意境下个准确的定义,但一来二去中,学生们竟也咂摸出了“意境说不出道不明,就是一种感觉可以让人想象”这个概念,一节课可谓“百家争鸣”。通过自己质疑,自己解决,学生更加乐在其中。

(二)检测促学得其法

“检测反馈”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手段,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就,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当堂课目标达成度。所谓检测,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字词、释义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引导学生整理、总结学习方法,建立知识联系,养成学习习惯。文言文比较阅读在近年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考查学生词语积累、文意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等几个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围绕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如在学完《伤仲永》后,可以让学生比较仲永和《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的形象,并谈谈自己对于“成才”的看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从而提高古文的阅读鉴赏能力。

“学讲”模式与其说是学生的“进”,不如说是老师的“退”,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缓一步”、“退一步”、“让一步”,缓一步给出答案,退一步让出空间,让一步由学生感知、发现问题。尤其在文言文教学上,更应该让学生在乐学的情绪中品尝原汁原味,感受文言文的文辞与文化魅力。

(曹芷熙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