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霞
人文素养的积淀是教育效果的立体体现。人文素养包括历史的、社会的等诸方面的知识和修养,高中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影响到知、情、意、行诸方面。《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和相关资料的综合性学习,就是德育通过智育的手段进行的教化。通过《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学习,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知识系统化
课改之前的教材编排是诸子散文分散于教材各册中,诸子思想集中介绍。此种教学产生的效果是学生对诸子散文缺乏整体性的理解,对诸子思想的感受不深。比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他主张积极入仕做官,提倡因材施教;要求忠君,仁义礼智孝;三人行必有我师,谦虚求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对诸子的性格更无从比较差异。选修课集中内容进行编排,加大了容量,学生有更多的空间了解诸子生活经历和思想甚至触摸诸子情感。引领学生学习此教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会形成体系。
先秦诸子生活的时代分裂战乱,现在乱世涌现了许多英雄,折射出不同灵魂的辉煌,却也成就了伟大的思想家。因为立场观点的迥异和环境时代的变迁,确立了他们各自的思想体系。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人,体察社会众生,思考生存的道理,寻找和外界他人共存的方法。或在寂寞里悲悯众生,或在遥远处独善其身,或想通过王道解救民众,或向百姓宣讲真理,著书立说是最直接的途径。所以按照思想体系编排的诸子散文的教授和综合性学习,消除了时间的隔阂感,强化了感性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们评价孔子时候这样说:“他就像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限制着‘非’的言行”;“而庄子呢,就像心理辅导老师,告诉我们必须珍爱生命”;“孟子是一个精明的政客,很会讲话,他试图在成就‘王’的时候实行仁政”。引导学生走进那个时代,走进思想家的生活年代,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形成体系,为思想的形成和深化奠定基础。
二、丰厚阅历,升华思想
先秦诸子的生活故事和思想发展历程,极具启发性,教育故事更能举一反三,经典的言论浓缩了生存哲理。比如“孟母三迁”、“庄子葬妻”、“韩非子说难”、“公西华侍坐”等等,提炼了多少人生的阅历和启发人深思的故事,那些讲述哲理的话语,千锤百炼,蕴含真知,意味深远。孔子的谆谆教导、墨子的句句号召、韩非子的犀利析理,即使放在今天,也吻合许多处事原则。当学习活动变成经典的还原,阅读著述品味哲人的思想,一言一行印证先哲的远见,古代的文化和现代的思想意识互为注解,传统与当下呼应,这些内容与思想教育结合,并设法激发学生情感,自然而然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那些左右言行的修养成分,比如,诚信从孔子困厄于陈蔡可以感悟其原则;人生的际遇从哀骀它的人际关系可以体会自我的言行;对社会的有用无用,从庄子对山中来的经历可以回味。学生的反应是,有些作文材料以前总是读不懂,或者在审题时候不深刻,现在写作文起来,材料多了,切入点也多了。而且想问题不再是一条道走到黑,辩证地看待问题总会看见意想不到的结果。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吃过它的果实后,再品周遭的社会百态,果然丰富异常而且滋味深厚了。
三、提高认知,增强表达
先秦诸子身为哲人都是社会学家,他们以自己的慧眼看待周遭的社会,衡量自己的力量和外界的关系。或勇于承担社会使命,或于黑暗里寻找自己灵魂的安放之地,或者联系弱小者来呼吁倡导自己感知到的真知灼见。他们要么把自己上演成一个传奇,自身就是一个寓言,如庄子;要么让自己成为一个隐者,飘然离去时口授玄机,如老子;要么让自己充当使者,周游列国传经诵道,如孔子;要么发奋从平凡中凭摇曳的笔触崛起,拿凡人的愚蠢幽凡人一默,如韩非子。这些文字自然合了理带了情,融汇了智慧。让终其一生的思想承载于薄薄书册,那些语言如河岸,思想如喷涌急下的流水,河岸自有其千姿百态,流水自有其波涛汹涌,阅读和学习必然能使学生深受启发。在品读后学习,在理解后说出,在捧腹大笑后总结,与个人行为后反思,那些写作技巧,点到却不点破的幽默,不合常理却合事理的分析,就在学生的积累里落地生根了。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不言而喻了。学生作文里说“那些渐行渐远的身影,告诉我,生命终将而去,我不必追,也追不上,我只能看那些哲人的背影消失在地平线,思想如羽毛般片片洒落。”
四、修正学生言行
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经济快速发展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诱惑,都会让一些人行为出现偏激。其实探究其思想根源,就是因为对生活的认识有偏差,看得太远,杞人忧天,容易得过且过;看得太近,离经叛道,容易鲁莽从事。一旦事情猝不及防的发生,道德的考验又冲击底线,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且不全面,出错在所难免。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学生的精神家园,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掌握国情乡俗,校规人情,理解当代人人生的出发点,明确自己追求什么,恰切掌握“度”,说话恰切,处事平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并将社会责任扛在自己肩上。观察学生在学习诸子散文后的表现,言行中多了些文化的味道,语言措辞交流方式有变,讲话能够引经据典,能够避免犯低级错误,也有同学崇尚诸子中某一人,能以其思想调整自己心态,修正了言行,弘扬了传统文明。
五、激发积极性、提高研究力
中学语文教学和文学研究历来是互不搭界,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基本是以教学大纲要求的实词虚词入手,选一些经典的散文来学习。而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从思想体系入手编排材料,使文学直接走进“人学”,段与段,篇与篇都有内在联系。从经历中了解作者思想,从作品中印证作者思想,学生边学习叙事边议论,边挖掘材料边印证,化深奥为浅显,还不忘联系现实,寻找幽默,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值得提倡推广。同时,大量占有文言文材料,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自然提高不少,有同学已经尝试用文言文来写作文。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需要打通历史的联系,补充史料,加强文学性和教育性,给学生展示一个文化的侧面。及时感悟、挖掘、提炼、总结、印证,才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才会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素养。
(陈美霞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一中学 7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