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课堂教学可否也论“中庸”——听滕世群老师教学《诲人不倦》有感

  • 投稿九毛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70次
  • 评分4
  • 41
  • 0

这是省坛滕世群老师教学《诲人不倦》中的一个片断:

师:“如切如磋”这个意思要苦读,像什么?像加工牛角玉石一样反复切磋,“之谓”这个结构译得很好,应该翻译成什么?“大概”是相对于哪个词,是“其”,不是代词,而是表示猜测的语气词,相当于“大概”。“斯”是这,“之谓”呢,就要译成“说”“就是说”“说的就是”,这个含有固定的翻译的格式。我们换一个内容译一下,“滕老师之谓也”怎么讲?

生齐声:就是说的滕老师或说的就是滕老师。

师:语文课代表之谓也。

生(齐声):说的就是语文课代表。

类似这样的一种师生对话贯穿了滕老师的整个课堂教学,这令笔者想起现在教学领域中流行的一个词——课改。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也在大张旗鼓地开展。新课程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在各科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很重要,也很正确。但是大方向的正确,教学理念的先进,并不代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就像宋秋前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中所说的:“有些教师常常对此作出绝对化的片面理解,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只求形似不求神似,只求形式不重实质,不能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继承发展关系,常常是一提倡新的,就彻底否定旧的。”因此,如何处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便成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这不禁使笔者想起《论语·庸也》中的“中庸之道”。“中庸”原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也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此,笔者取其要义,即凡事皆要有“度”,过犹不及即是此意。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否也应遵循儒家的“中庸之道”呢?笔者想,传统教学方式并非一无是处,而现代教学方式也并非适应于所有的课型。如果说一成不变为“不及”,那么不做分析地完全变革便成了“过”,因此两者之间何不“中庸”一下呢?

记得在一堂中级职称评审课中,一位年轻教师在进入教学环节以后,不到十分钟时间,就抛给学生一个所谓的探究题。于是,这堂课便在寥寥无几的几个学生的发言中结束了。这其实是一堂“华而不实”的课。在课堂上教师机械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形式,学生的合作探究是架空的,他们的“接受学习时间”几乎为零,而所谓的“探究学习时间”则充斥了整个课堂。而且发言的学生不是“张三”“李四”就是“王五”“赵六”,而绝大部分的学生成了只是在看几个人表演的观众,这些学生在课堂中成了“局外人”。这样的一堂课,学生作为课堂的学习主体这一理念完全被湮没,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说起。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固然有其不可忽视的弊病,但一味追求形式化的改革创新也同样失去了它应有的教学实效性。所以,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之间,我们应采取“折中调和”的中庸原则,但这个“中庸”并非是无原则的两者简单地相加。结合《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一书给笔者的启示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教学方式,并根据课型有选择地加以应用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最经典的莫过于“串讲式”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真正的串讲模式,并不等同于“字字翻译逐句落实”的灌疏式教学,而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使“文”与“言”在教学过程中水乳交融,并使目标的达成在串讲、在师生的对话中水到渠成。请看省坛滕世群老师教学《诲人不倦》中的一个片断:

师:先看第8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注意一下,“愤”和“悱”都是竖心旁,它是人的心灵一块,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灵的过程,所以做老师的要尊重学生的心。这是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可能像《天龙八部》中逍遥派的掌门人,叫谁啦?无崖子(生)。无崖子怎么把内功传给虚竹的?直接地把它灌下去,电视里是怎么拍的,就是按住他的头顶,倒立,然后“嘘嘘嘘”……

生笑。

师:经常是这样拍的,但实际上做得做不到?

生:做不到。

师:我很多年前读《天龙八部》,就很希望自己能够遇到一个无崖子,结果二十几年过去了,有没有遇到呢?没有。这是金大侠的想象。我也不可能把我身上的语文(素养),按住他的头顶,灌注到他身上,灌不灌注得下去啊?灌注法,恰恰是我们许多老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孔子这里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呢?不是灌注,而是诱导,启导。他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请同学说说看,这个不复有什么好处啊?

生:老师不再三重复的话,是有利于同学自己的思考,开动脑筋,有最好的理解和记忆。

滕老师的串讲没有变成个人的“演讲”,也没有成为僵硬的“讲解——接受的填空模式”,“言”与“文”巧妙结合,学生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就是在教师有趣的串讲和对话中完成的。看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并非一无是处,但我们要做的是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加以选择性的运用。只要是合适的,便是正确的。

二、要准确地理解“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不可使其流于形式化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固然是考虑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在教学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开展具有一定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这是必须的。但笔者以为,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也并非“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一定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

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中显然会有架构性问题的设计,这些问题当然是有疑而问。但如果教师无论问题的难易,无论问题是否有值得探究的意义,都要在小组里进行形式化的讨论,而且成为每节课必需的一个环节,这势必会导致探究性学习的形式化、浅层化、无效化。这就如同那堂职称评审课,为了符合课改理念而生硬地进行合作探究,这对于课堂教学的高效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是合作探究的时机选择与时间分配。探究性问题的出现应该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出现的,这固然和教师的预设紧密相关,但同时又要结合教学实际。如果教师在没有达成前一目标的前提下,硬生生地将预设的探究题拿出来给学生探究,显然是无意义的。而且既然是到了需要学生合作探究的阶段,那么这个探究的内容应该是深层次的,或者说是通过有争议的内容,使学生在争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深层解读。这便意味着在此环节之前应该会有铺垫出现,也就是说必须体现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但在有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最基础的部分草草了事,而将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所谓的探究上,造成讨论时间的分配极不合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造成的结果却是使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这两者也可在教学中结合得“天衣无缝”

其实,任何事物都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传统教学方式当然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理念需要更新,教学方式同样也需要改革。但是继承与改革之间并不矛盾,只要是处理得当,便能相得益彰,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同样摘录滕世群老师教学《诲人不倦》一课中的一个片断:

师:我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就是学会做人。这个可以对应为哪两个字,“忠信”;学会做事,对应的是“行”;学会学习,对应“文”。联系你自己所接受的教育,请对这句话做点评价。

生思考。

生①:我觉得孔子的教学内容非常全面,它包括人的个人修养,也有些待人接物的方面,还有些社会实践动手和动脑的。

师:还有哪位?

生②:孔子教学内容比较全面,不过有些方面也有些欠缺。内容上好像只学习历史文献,没有科学的东西。

师:这的确可能是孔子教学内容上的一些局限。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孔子的崇拜,并不是盲目的崇拜,古为今用也同样要辩证地看待。滕老师在设问时并没有要求学生行进小组讨论,而是留给学生独立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而从学生②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再加上教师恰当的肯定,无需进行热闹的讨论,但效果已经达成。因此,“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并不一定是小组讨论,而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形成的看法在各自的陈述中相互结合,逐步完善,这应该是另一种形式的“合作”吧。

传统与现代,改革与发展,并不是单纯的舍弃与择取的关系。过犹不及,只要是改革的步伐迈得太大太形式化,那么就与保守传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只有辩证地看待传统,合理地运用现代,两者保持“中庸”,有“度”地结合,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性才能得到真正地保障。

(周 芳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