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谈谈如何减少中学生对小说文本的误读误解

  • 投稿马遥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70次
  • 评分4
  • 51
  • 0

◎巫正利

文学作品教学的目的在于借助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抨击,熏陶、感染、打动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小说是中学生在课堂内外接触得比较多的文学样式,如果学生在阅读小说文本过程中充斥着各种误读误解,阅读目的就很难达成。

通过一定量的课堂观察和亲身教学实践,笔者对如何减少中学生对小说文本的误读误解?怎样在小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有如下的思考和感受:

一、备课时注意分析学生阅读该小说文本的实际困惑与需求

以《孔乙己》为例,教师备课时应该设想一下:1.学生自己阅读这篇小说可能会有哪些疑惑或者误解?他们会认为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预想:各种各样答案都可能有)?他们会不会认为小伙计和酒客们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没什么不妥(预想:有些学生会觉得他们的态度并无不妥)?他们会不会觉得这个小说是一个好笑的闹剧(预想: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会觉得它是个很好笑的闹剧)?2.学生的疑惑可能来自哪些故事情节或者词语、句子理解,或是对某处细节的忽视、对某个重要词语、句子的忽略(预想:需要老师引导对文化背景的认知以及点拨的关键点大致有:“孔乙己是站着……唯一的人”,分茴香豆给小孩子的情节。偷书与窃书的辩解,“我”与酒客们的“笑”等细节)?

为了尽量减少甚至清除学生对小说的误读误解,教师要梳理自己的小说学科知识,寻找适合文本和学生阅读需求的核心知识,并根据自我积淀的教学经验,选择恰切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上好小说阅读课。对学生阅读小说文本的实际困惑与需求心中有数,教师就能真正让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的思维有碰撞、有交点,很自然地贴近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至高点。

二、教学时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与自修能力的发挥

文学作品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的接受鉴赏也属于人们精神领域的活动,教师的讲授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只有合理引导学生思维,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小说《孔乙己》,老师给学生七八分钟,带着“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这个问题充分阅读文本,后同桌交流一分钟左右,然后全班交流。“爱钱、好吃懒做、好面子、有学识、乐观、善良、奇怪”等等,学生的答案会显示他们各种各样的思考和理解,最后在老师引导下形成共识:孔乙己是一个矛盾的人尴尬的人。进而师生一起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孔乙己“尴尬”“矛盾”“多余人”的身份体现在哪些地方。而后讨论“是否孔乙己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就可以靠近或归属某一个团体、不尴尬了?”和“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孔乙己呢?”两个问题,学生会在思考领悟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社会人生的启示、精神境界的提升,教学目的水到渠成。最后还可以让学生仿照“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的人”句式写一写孔乙己的说话特点带给他的尴尬,以及“假如孔乙己在你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话”的练习,加深巩固本课的阅读成果。

整堂课学生自读自悟,自己思考自主分析,师生间、学生间真正有思维火花的激烈碰撞,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是触及灵魂的深刻。

又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教师可以先收集并筛选各小组自读自悟中提出的不能解决的疑问,然后进行全班交流。问题都来自学生自身,在讨论解答的过程中,学生的热情度会很高。环环相连的问题,在教师有意识的启发点拨下又可以生发出一些相当有价值的新问题,进而引发讨论向纵深发展,促成学生对小说文本的透彻解读。

解读小说,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自我纠错中向前迈进,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补充、肯定、启发。学生既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又互相交流、共同切磋,既体验到积极思维的快乐,又分享了互相帮助、相互合作的快乐。

三、教给学生适量的叙事学知识

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小说的叙述层面包括小说中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叙述结构、叙事线索等方面。叙述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叙述者”进行分类。根据叙述者是否参与到故事以及参与故事的程度,分为故事外叙述者与故事内人物叙述者;根据叙述者与作者的关系,分为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的叙述者。叙述者的选择往往涉及作者精心安排的叙事策略,这种策略的安排又往往透射着作者的创作宗旨和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小说教学关注文本的叙事策略,也是引导学生的思维与作家们大碰撞的良好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不必像叙述学那样对每个文本的叙述者叙述视角进行详细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相互比较中讲述教材选文所涉及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

《孔乙己》能如此成功地刻画人物,突显主题,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者独特的叙述艺术技巧。小说以小伙计“我”作为叙述人。从表面看,“我”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次要人物,孔乙己的出场、经历、遭遇以及悲惨结局,都通过“我”的耳闻目见和追忆写出来。在“我”眼中,孔乙己只是一个可笑的对象,他的故事是“我”灰色生活的一种点缀。但随着小说的演进,“我”逐渐被“掌柜”“短衣帮”同化,最终也参与到“嘲讽”孔乙己的队伍中去。引导学生弄明白作者选择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目的在于对世俗的批判。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以引领学生从思考“谁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最合适”这个角度,进一步探究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魅力,并在与《最后一课》、《孔乙己》的比较中给学生更多的启发。

(巫正利 江苏省启东市开发区中学 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