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课程网络平台效能最大化的思考——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例

  • 投稿陈书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22次
  • 评分4
  • 14
  • 0

耿宝强

2003年以来,教育部不断努力推动高校的课程建设。其目的是推动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建设和教学改革工程,倡导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内容包含建材建设、队伍建设、教材内容建设、实训建设等诸多方面,核心是课程内容建设。毕竟,教学改革要真正取得成效,就必须在强调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之外,强调授课内容的不断更新,努力将相关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迅速、准确、正确地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目前的验收标准,更多集中在课程网站,即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课程网络平台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也就是如何发挥最大的效用,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点和落脚点。

但目前的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共享与应用”的问题,不能使课堂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一体化,不能充分运用课程建设平台来为教学实践服务,不能发挥课程建设的真正功能和最大效能,从而使课程建设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而没有实实在在的意义。无论是重点课程,还是精品课程,无论层次高低,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亦然。某重点大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网站很漂亮,内容也还丰富,但浏览量却只有区区几千人次!

2011年,我们将中国现代文学申报成了校级重点课程。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在三四年的时间里将之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并逐步完善,力求在几年之后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对于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的关系——如何发挥课程网络平台的最大效能——进行了思考。我们认为,要真正建设好课程,让课程建设发挥作用,实现效能最大化,就必须把课程建设和常规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使之一体化。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动态建设过程中的中国现代文学重点课程真正走进课堂,助力于教师的常规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教学中运用课程网络平台而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来不断充实、完善课程建设。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调动和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进而营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氛围,从实质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服务于教学实践。因此,使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实现中国现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平台建设的一体化,是运用课程资源提高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质量的唯一正确途径。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该课程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正在建设中的校级重点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的网络平台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建设过程中。既然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应用,是服务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充分运用课程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来服务现代文学课的常规教学,以实现中国现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一体化,使课程网络平台效能最大化,就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稳健扎实的逐步推进过程。为此,我们在课程建设工作伊始,就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及实施方案。

我们准备在三年内分两个阶段逐步完成课程建设目标。第一阶段贯穿2011-2012、2012-2013两个学年,计划在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现代文学课程的课堂讲授、课外延伸阅读、作业布置与解答、在线答疑、论文指导等融为一体,初步完成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一体化,使学生可以无间隙地学习——无论何时何地,所有学生,只要愿意学习,都能利用课程网络平台取得学习资料,得到学习指导,检验学习效果,并能将学习中获得的经验、信息与老师、同学及时分享。

第二个阶段在2013-2014学年完成,完全实现两者的一体化目标。计划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予以改进,使课程网络平台的资源、技术、版面等得到明显的优化,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使课堂教学质量获得较为明显的提高,实现课程网络平台的效能最大化。

仅有具体目标是不行的。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我们还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

第一阶段内的首要工作是课程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整合课程资源,每个人负责自己相对熟悉的章节,梳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并在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供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典型例题等优质资源,展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最新的科研、教改成果,搭建起全校共享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支撑系统。

在此基础上,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将已搭建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网络资源逐渐落实到教师和学生日常的教与学中,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逐步融合在一起。作为授课教师,课程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要熟悉整个课程网络平台的内容与形式,并能将之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使优质教学资源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发挥最大效益,实现效能最大化。作为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充分认识,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程网络平台,提高学习效果。

完成这两项任务后就进入了计划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内,我们将建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与网络课程平台的具体联系,也就是将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网络平台的某一个或几个模块中,从而建立两者间科学合理的链接点,使之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血肉不分的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高校——无论是研究型、研究教学型,还是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专业型——办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不断修订,教学时数不断减少,课堂教学内容自然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改进。与此相适应,网络课程资源就必须及时充实、完善和优化,使之始终能够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最新的科研成果,以确保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课程建设和常规教学的一体化,也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在此前提下,要逐步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建设理念。任何课程建设,归根结底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同时,要牢记“文科教育是标准的、统一的教育,更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因此无论是精品课程,还是重点课程建设,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并尽最大努力满足之,同时顾及到不同个体学生的口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才是这一平台的真正主人。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口味,就必须先激励学生热情地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甚至把一些工作交给他们去完成。为此,在网络平台建设之前,我们就征求了学生关于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意见,在开始使用后,又鼓励学生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并努力把他们的建议和需求转化为网络课程平台的现实内容。在使用课程建设平台,引导学生向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迈进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使学生认识到,课程建设平台是他们学习不可多得的好助手,从而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注重选用高质量教材。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我们确定的教材选用原则是,尽可能选用教育部推荐的21世纪优秀教材,或重点大学编写的重点教材。之前我们一直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先生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该教材专业性强,是我国北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通用的教材,但我们从学校侧重应用性,以及教学时数减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总时数经历了从144,到90,再到72的变化,十几年来,包括我校在内的许多高校,都是如此)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该教材已经不甚符合教学要求。于是,在对各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细致分析后,我们近年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及配套的作品选本。此外,我们还利用为数不多的课程建设资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购买了一部分的电子书,和一部分该学科专家的讲座视频。我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在不断提升知识层次、开拓学术视野的基础上,自主编写出实用性更强的教材。

第三,发挥课程团队的作用,不断充实网络建设平台内容。任何优秀的课程都不可能靠单个人的力量完成,而必须由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来支撑。课程建设也是如此,课程组成员都能积极投入,教学与科研并重,并能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完成。在这方面,我们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知道,完全不搞科研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人云亦云,在课程建设中自然也只能是东拼西凑。在这方面,我们经常集体讨论,相互砥砺,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以来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科研究项目各一项,省文化厅、教育厅项目和学校科研基金项目各三项,出版专著三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同时,我们特别注意教学与科研的一致性,倡导课程组成员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开设选修课、做学术报告,在重视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内容的同时,注重把现代文学学科最新的研究动态,不断充实到课程建设平台和常规教学中。近年来,我们开设了《网络文学叙事研究》《现代编辑学》《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研究》等专业选修课,还做了五次学术报告,都颇受学生的欢迎。

第四,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推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和主要方式的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但研究性学习除了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以外,还要求内容的开放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比较丰富的图书资料、能够相对方便地上网查找资料等等。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一般普通本科院校,都能基本具备这些条件。我校的图书馆藏书150多万册,刊物2400余种,国内外数据库7个,具有查阅纸质与网络资料的便利条件,有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讨论,我们形成了“指导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的理念,争做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运用课程网络平台资源,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现代文学课的兴趣。

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和课堂常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一体化。这是一项琐碎而繁重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学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我们这个课程建设团队的六位老师不仅职称、学历、年龄搭配合理,有副教授四人,讲师二人,博士一人,硕士五人,四十岁上下的各三人,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时间,六位教师平均十五年,最短的也已经八个年头了。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行的时代,我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能潜心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且都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是完成这一教改课题的坚实基础和关键。

就像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必须走向开放一样,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也不可能关起门来进行,而必须像鲁迅先生所说,实行“拿来主义”。任何一所高校的任何一门课程建设都是如此。我们在努力实现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网络平台效能最大化的实践中,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向其他高校相同学科的专家学习,也借鉴、吸收其它学科这方面的成功做法。2010年以来,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方面的专家来校交流五次,做学术报告五次,参加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年会八人次。同时,我们结合本校现代文学课的教学实际,进行探索和创新,并将取得的成果及时体现在课程网络平台上,渗透、运用于教与学的每个环节,从而使课程建设真正起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及时归纳、总结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经验教训,并将之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并发表实践性、理论性兼备的教研论文,从而为课程网络平台效能最大化,也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为滨州学院课程建设项目“现代文学”、滨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的一体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勇,李春雨.现代文学大学课程教学的几项考察及思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

[2]钱少武.常规教学与网络精品课程一体化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3)

[3]陈娇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多重主体性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

[4]宋扬.研究型教学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

[5]杨鼎川.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学应走向开放[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耿宝强 滨州学院中文系 25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