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
近年来,新课改高歌猛进,课改实践在基层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我校在2007年就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学习东庐中学的先进经验,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科研成果。当新一轮课改来临之际,我校又大力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形成高效、富有个性的教学。它的基本原则是:“以学定教”原则、“以教导研”原则、“以合作促发展”原则。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活动的空间,提倡合作学习,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培养合作意识,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曾听说过在宝岛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如果教室脏了,没有学生说这是某某某没有打扫,他们会说:“对不起,老师,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这全得力于他们学校的一个好的办学理念:重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而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可是我们这一代孩子都是在蜜罐里泡大的,少些紧迫感,也少些责任感。孔子曾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阶段,就是孔子所说的“修身”。“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我们的责任。可是,我们却越来越多的听到一些家长和老师的抱怨,说现在的孩子缺乏责任感,对学习不负责,上课不认真,作业马虎、拖拉;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同学,不关心集体,同学间不会相互合作;不懂得对父母、师长表示感恩等现象。这些现象若任其发展,将使学生成为缺乏责任感的新一代。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在学习中成长,成为有责任心的新一代少年呢?在新课改的带动下,笔者做如下尝试:
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日复一日,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时时都在变化,个性在迅速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文本资源的教育作用,要求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做好每一次作业,甚至写好每一个字,把培养责任感的目标与语文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无痕地结合起来,使德育目标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这样的责任感培养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如在教学《始终眷恋着祖国》一课时,笔者激情地讲解着课文:1955年9月17日,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经过长达五年多的斗争,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颗强烈的爱国心,看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学生们默默地耳濡目染时笔者适时地提出,那么,我们在社会提供的良好环境中学习,要为自己的祖国作出怎样的贡献呢?而《幽径悲剧》的作者季羡林面对北大燕园幽径上一条古藤的悲剧时,面对众人的无动于衷时,他说:“我是一个没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我愿意把这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因为自己的敏感和多情,因为自己的良知和爱心,季老才会看到更多的悲剧,才会承受更多的痛苦,为了维护世间的这份宝贵的真、善、美,季老愿意永远永远地痛苦下去,愿意永远永远地为此承担呼号和拯救的义务,从中我们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责任和勇气,那么,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的悲剧,我们应当怎么做呢?《都市精灵》作者有感于许多现代都市中鸟、鱼、兽日渐稀少乃至灭绝的现状,以高度的责任感,呼吁人们善待自然,优化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应尽自己所能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二、合作展示,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新课改要求课堂模式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可检测性、可操作性;要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过程,特别是在合作交流板块要求学生先自主后合作再展示。所以新课改理念认为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是一种存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通过相互交流、讨论能够产生巨大影响力和教育作用的心理因素和精神力量。比如:在教学散文诗《海燕》时,笔者要求学生“如果为这篇文章画几幅插图,你认为该画几幅,画些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可作为依据?”时,同学们小组合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拿笔在纸上作画,有的忙着在课文中找依据,忙的不亦乐乎。而在接下来的朗读展示中,他们更是全员参与,就连平时怕读书、声音小、腼腆的学生也在组长的指导下声情并茂地朗读,因为他们都想在展示时脱颖而出,为小组争光,加分。这一活动一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三增强了他们的小组责任感。在以后的多篇课文学习中,如《紫藤萝瀑布》《石榴》,同学们更是把小组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课堂气氛活泼、自由、平等,使得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督促学习,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当然,小组合作的形式不只在课堂,它还体现在课后的每一个环节中。比如:课前的预习,作业的完成,每一次的默写、订正等等。语文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
但是目前轻视语文的现象非常严重。就拿默写订正来说,以往这些孩子没竞争意识,默写好默写差一个样,老师的批评也当耳边风,老师在其旁,他就敷衍一下;老师一离开,语文书也撤离了战场,马上换成了数理化。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要求学生6人一小组紧紧捆绑在一起,采取组长负责制,好学生督促后进生,默写之前一起复习,一起背诵;默写之后,针对错误一起修改,一起订正,争取做到吃透、理解。表现好一起加分,表现差一起扣分。如果某一个学生因偷懒而导致整个小组扣分的话,他会产生歉意,自责之心,那是他缺乏对他人的责任,对小组的责任,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如果他的努力换来了小组的荣誉,笔者将适时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尝到甜头,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学生一定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一定还会对学习产生责任感,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责任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追求;是一种他律,更是一种自律。作为一线教师,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这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陈丽君 南通市小海中学 22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