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 涛
一直以来,回族学生有着突出的民族特性和民族心理,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不去研究这些特点,也不去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和生活习性;纵使教师在教学中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产生“教”与“学”的良好互动,课堂上师生关系紧张,严重时还会出现师生关系的对立,从而引发家庭与学校的矛盾。那么,回族学生在普通小学阶段具体存在哪些教育现状?
现状一:学生和家长以伊斯兰文化为主的意识
在课堂上,我曾听到过教师劝学时学生回答“老师,学不会数学知识没关系,大不了我去念经”,也曾在和学生交谈时看到过学生在谈论起朝见归来的人们时满眼心生向往和敬仰,更不用说手捧从朝圣地带来的礼物时的欣喜若狂;虽然只是些浅显的表象,但从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教义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学生看来学会经文,去往圣地是一生中最荣耀的,最值得向往的事情。
回族学生在儿童时期同时接受着两种教育方式:一种是从学龄儿童开始就一直进行的传统伊斯兰文化的教育(念经);另一种是普通的小学义务教育。两种教育在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伊斯兰文化教育让学生具备突出的民族特点,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生以保护者的姿态面对普通的小学教育,必然会在学习中发生价值观的碰撞,不断的在小学教育中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在经堂教育中,讲经的老师会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会给学生派发钱物,这就造成学生宁可完不成家庭作业也一定要去经堂学习念经的现象发生。因为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学生智力开发和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面广且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这对于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来说便会产生厌学心理;而念经对学习者的要求不高,这会让许多高年级的学生产生“大不了不读书,去念经”的心理,也造成许多中学生学习成绩不行变成经堂念经的现象发生。
现状二:学生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
学生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不是个性问题而是共性问题,且在回族学校更为突出。读书无用论在高年级学生间很有市场,我们老师在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经常会说出“国家又是发免费教科书,又是发营养餐,还补助你们文具费;你这个样也叫读书,不读就回去得啦!不要影响其他同学。”殊不知学生表面不吭声,心里却直嘀咕:“你以为我爱读呀!我也是被逼的。”教师刚批评完,气都还未平顺,学生出门就笑呵呵玩去了。究其原因:许多回族学生家长从事运输行业,家境也很殷实,即使不读书,混到初中毕业后学个汽车驾照,也能子承父业,拥有不低的收入;学生有了这样的见闻,便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想法,在课堂中不听、不看、不练,老师批评也敢反驳,总是一副不思进取,无所谓的样子。
现状三:父母的高流动性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
回族学生大多是从事交通运输业者子女,外来务工的回族子女,阿文学校的教师子女,父母外出做生意的子女等。这些学生往往一年甚至半年就会流动到新的学校,频繁的流动会造成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变化,同时也让学生成绩很不稳定。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父母的高流动性会造成学生家庭教育的真空,失去监管的学生会像墙头的稻草,失去判断,得不到纠正,难免在思想上和行为习惯上产生不良影响。
现状四:“重男轻女”的思想让男孩骄纵
众所周知,回族一直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男孩过多溺爱,学生却大多缺乏爱心和责任心;重养轻教,对孩子的爱已经有悖初衷,思想上放任,使孩子骄横跋扈;物质上优越,使孩子养尊处优,比富比阔;导致了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调和品德问题等。在学校中处理学生矛盾时,明明是学生自己犯了错误,家长却袒护说出这样那样的理由,还有一些家庭,孩子在外面惹事生非,已经触及到道德品质问题,父母却夸孩子有本事、好样的等等。
面对农村小学回族教育中的种种现状,结合学生实际我开展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走进学生、了解学生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了解方能让教师“驾轻就熟”。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针对一些个别学生的问题,利用课后时间找学生谈心,真诚地与之沟通,倾听学生心声,尽情地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待事情的看法和自己的见解,教师在知道这一切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告诉给学生,给他们讲解道理,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事情作为好的例子或反例耐心的讲给学生听,打动学生的心,用真心去感化学生。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学生情况一定能大有好转,这样的话,学生会听从教师的教导,也会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努力学习,不辜负教师的期望。
二、关注学生需求、启发学生兴趣
每位学生都渴望成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珍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为他们创设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让他们感觉到“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转变家长观念,落实家庭教育
我们可喜地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回族学生家长在寻求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成长,我们的教师也要抓住契机,利用好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等途径,在与家长沟通中不断渗透教育优先发展意识,指导家长在家中辅导好学生,特别是处理好经堂教育与普通小学教育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互补与延伸,家长要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并严格检查,保证质量,对孩子不懂的问题,要引导他自己思考、独立完成,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及时反馈,找出差距,真正使学校和家庭有机结合,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
回族教育具有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但从内容和形式上又有着独特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宗教色彩。我们不能因为回族使用汉语汉文而忽视她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心理,而应该从实际出发,注意研究回族教育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以促使回族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作者单位:云南峨山县小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