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中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形成自然过程中的逻辑偏差

  • 投稿小鱼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523次
  • 评分4
  • 33
  • 0

徐 宁 肖祥彪

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与人类社会和整个宇宙建立起广泛的感官交流的、精神融合的、敏感而又坚韧的生命。坚韧的生命表明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受教育者生存下来;与宇宙自然融合则为使个体更有质量的生存。而要想达到这两个目的,必须实现自我物质与精神利益的最大化。个体受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是取得保持利益最大化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客体的认知、适应环境的最优原则、信念与方法等。因此让学生树立实现其个体与社会幸福的价值观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的。

中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为封闭式课堂教育,其实践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其价值观的形成起始阶段为教育所提供的现成价值观而非实践。与一般理性观念形成过程一样,其形成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价值观指导——实践检验——认可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反馈。中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根源于这四个阶段。

一、价值观载体的偏差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承载既定价值观,因此中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与选文有密切关系。如果选文的价值观得到中学生的初步认可,则会内化为中学生的个体价值观并被运用于实践当中得到检验与调整,进而得到认可,反之,则会遭到排斥,无法内化为中学生价值观并指导其实践。

中学教材中的课文是语文学科知识与人文思想意识的载体,在一定观念指导下筛选出的选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建构向学生传输编者指定的思想观念。作为价值观工具性偏差具体表现在:1.中学语文选文在题材,思想内容,尤其是篇幅上都有着严格的限制。中学语文教材企图选取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篇目来进行教化,但是由于选文本身篇幅太小无法充分发挥文学的教化功能。选文缺乏细节与人物丰富其内容,使语文选文的形象性、趣味性与可信性减弱。小说在选文类型中趣味性与形象性最强,然而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所占篇幅较少,而重要的是节选,在容量与表现力上大大被削弱,小说的主题思想内容不能被读者领略,文学的教化力自然随之减弱。2.选文对客观世界的刻意净化,尤其是对社会的片面展示。选文主题包括表现爱情完美、家庭幸福、友情真挚、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等,即使偶尔出现消极悲伤主题的课文也极度隐晦。

由于中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的限制,教育必须采取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但是方式的简单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的简化,对人性中不可避免的自私与社会丑恶都应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

二、价值逻辑论证的缺乏

人性是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根源,人性首先是自我的,其次才是社会的,人的一切终极价值指向都是自我,即保障自我利益,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任何价值观必须以尊重个体价值为前提,未能保障个体合理价值实现的价值观都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对于人性的全面了解,是赋予友情、爱情等个体价值观合理性的前提,同时也是爱国主义等价值观的内在逻辑支撑。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篇幅与选文标准的限制,导致许多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补充。选文中所呈现的价值观是显性的价值观,而实践要求的价值观由显性的集体利他主义价值观与隐性的合理利己主义价值观构成。

价值观合理性逻辑论证被忽略,对人性本质与社会性关系的误导。社会性是在人性基础上发展而来,人性的本质特性必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这就决定了作为个体的人在面对自然社会时首先是为个体的,其次才是为社会集体的,而且根本上是为个体的,人性的首要特征是个体性。这一特征是导致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根源,也是一切价值观被接受的前提。然而中学语文学科的主导价值观是带有道德虚无主义的利他主义价值观,由于学生思辨能力限制,再加上学科性质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语文教学都具有唯利他主义至上,而批判合理利己主义思想的特点。语文选文中大部分的人物形象都分别有着勇敢、无私奉献、爱国、勤奋、智慧等完人倾向。语文选文教学对人性的误读就是以社会性代替人性。

人结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建立是功利性的,威胁社会利益的行为必定遭到禁止。而维护社会利益的主要准则即为道德与法律,这是集体利益至上的理论基础;同时维护社会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个体利益,因此,在法律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个体有追求利益的自由。遵循功利原则的市场经济突显利己主义,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利益。人性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市场经济种种现象的阐释基础。

价值观泛指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看法和评价标准,价值的大小即为利益的大小,感情则是利益大小的主观反映。感情建立于客体对以主体的利益以及随之带来的精神愉悦。感情往往倾向于喜爱给自己带来利益大的事物,而厌恶损害自己利益的事物。因此价值观决定情感观。感情是人性的最集中体现,没有人性作逻辑支撑的感情便失去了可阐释性。

逻辑合理性的遮蔽使中学语文选文的价值观蒙上了浓重的虚无道德主义色彩,在实践中导致其中学语文教学价值观不能初步内化为学生自我价值观的一部分,使价值观的传播在初始阶段即遭遇失败。

三、实践反馈检验的缺点

实践对价值观与能力同时进行双重建构,而价值观又是能力形成的前提与基础。能力是在一个人的实践当中体现出来的,能力的意义就是实践,没有实践的能力是不存在的。因为实践不但是能力的来源,同时也是能力的检验者与显现方式。从本质上来讲,能力是执行实践,即应该怎么做,以便主体能更快地驾驭客体的一种人的力量。而知识又是人类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即知识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前人在实践过程中,经过尝试有些行为作用于客体不会取得预期效果,而有些行为作用于客体则会快速,省时,省力地取得预期效果,正是以这种方式才产生了知识。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只是对当时经验的总结,而知识拥有者只能再次遇到相似的情况而不能完全重现知识产生的场景,因此知识运用得越熟练,人越能在客体发生一定程度变化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变通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达到自己的目的,当一个人不管客观情况如何变化,都能变通知识而解决问题的时候,便形成了能力。

由此可见,能力的形成要求以价值观为基础,包括对客体认知,主体想当然的预期等,而实践是价值成熟稳定的唯一介质通过多次实践反馈使价值观得到修正。但是如果环境处于非常态状态,则会因此影响实践,使价值观的成熟发生偏差。

由于中学生实践活动的限制,其价值观的检验途径只能以间接为主,亲身体验为辅。具体途径有两种,其一是语文选文及教师的肯定与强调,以选文中人物及作者的实践检验代替中学生个体的实践检验,这种检验往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另一种途径是社会实践的直接检验,包括中学生个体对社会的观察、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等。

社会的直接检验与中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近,更容易被中学生所认可,当语文课堂价值观与社会直接检验所得到的价值观反馈不一致时,中学生更倾向于社会直接检验所得到的价值观。再加上中学语文教材选文脱离现实,无论是教师还是教材选文的影响力都不及贴近中学生的社会直接检验。此时,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与语文选文中所内含的价值观一致时,语文学科的价值观就会内化为中学生的价值观,对中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一致时,中学生的价值观就会相异于中学语文学科引导的价值观。

任何价值观都会化为能力的一部分,必须经历主体的实践检验与反馈过程。中学生价值观问题要求教育一方面展示官方价值观的高尚,另一方面展示社会功利性与合理性的一面。在缺乏实践检验的情况下,价值观的影响力取决于自身逻辑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必须遵从人性基本规律。惟有如此,才可能在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环境下,通过一定媒介占据主流价值观位置。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